学术投稿

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护理

张芮;刘明荃;武秀君

关键词:骨水泥, 人工全髋置换术, 护理
摘要:目前临床对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部骨肿瘤多采用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鉴于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同时患者又多为高龄,所以术中的监测与处理尤为重要.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护理中的几种特殊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是护士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科病人在思维、意识及行为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其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要求精神科护士在掌握一般人际沟通技巧的基础上,还要精通以下几种特殊的沟通技巧.

    作者:雷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路手术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26例经后路手术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护理观察要点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6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对18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采取相应及时的护理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后,出现并发症的18例患者均在出院前获得治愈.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后路手术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防治关键是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正确合理的护理对策,才能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金小青;张晓萍;万昌丽;王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

    随着对医院院内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于刚刚失去母体的保护,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1].

    作者:李静;孙建伟;孙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

    髌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占全身骨折的1%~2%,以往多采用前正中纵形或横弧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术后较多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甚至有少数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直或发生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1].

    作者:钟梅艳;金先跃;王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制颈肩垫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头环牵引是脊柱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为了更有效地适应头环牵引,对颈椎骨折或脱位起到牵引作用,增加固定稳定性与舒适感,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式颈肩垫,2004年4月~2005年12月应用于临床,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桂虹;谢菲;宋国敏;马乃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两种类型儿童肢体外固定架的应用与护理

    因严重创伤所致开放骨折、骨外露、骨缺损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短肢畸形,是采用外固定术稳定骨折或对肢体短缩进行延长的佳适应症.这种外固定技术属于微创手术范畴,特点是出血少,对局部影响较小.

    作者:李燕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湿润烧伤膏在急性皮肤擦伤中治疗效果的观察

    急性皮肤擦伤一般为多处合并伤,虽不危及生命,但如果处理不当,造成感染,会给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后呼吸支持的监护

    目前,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ventilation,NIPPV)治疗呼吸衰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近几年NIPPV在外科ICU的应用,如心脏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支持治疗[1],胸心外科术后呼吸支持治疗[2]等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

    作者:李松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掰玻璃安瓿新招

    护士每天都要掰大量的玻璃安瓿,特别像维生素C注射液,瓶大、坚固,虽然在操作中垫用无菌棉球,但两者之间摩擦力小,易滑,有时也难免将手划伤,护士对此总是心有余悸.为此,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自制一种掰玻璃安瓿的小用具,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效果满意.

    作者:费璐竑;王翠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L袋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各类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妇科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术中均需要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无菌液体连续灌注以起到冲洗、扩张和清晰视野的作用.能否持续不断地按需要灌注一定量的无菌液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者:张淑芳;俞梅芬;王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记录单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手术室的应用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新加坡大的公立医院,拥有病床1 600多张,住院部有22间手术间,年手术量约6万例.病人多,手术多,工作量大,人员短缺.

    作者:文红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成人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感染所致的脑膜与脑室质的炎性病变,是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由于乙脑疫苗的广泛接种,儿童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成人发病率相对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有所增加.

    作者:覃植芳;范兴菊;田锦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分娩期护理看日本降低剖宫产率的途径

    WHO多年来呼吁,把剖宫产率降到15%以下.可是,世界各国的剖宫产率却居高不下.日本的剖宫产率为17%~18%,是剖宫产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作者:刘贤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护理

    目前临床对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部骨肿瘤多采用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鉴于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同时患者又多为高龄,所以术中的监测与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芮;刘明荃;武秀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道冲洗吸痰法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清理气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是治疗吸入性损伤贯穿始终的重要措施,其目的不但要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肺不张,维护良好的通气功能,而且在于清洁气道,减轻感染,促进糜烂的黏膜和溃疡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作者:陈义连;黄晓辉;黄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消毒液及消毒方式对低通透量透析器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对透析器的影响.方法 对23例患者使用的透析器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处理,检测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计算出其下降率;对透析器使用后的容积进行对比;对同一个患者使用的两个透析器(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处理)进行电镜观察;记录透析器复用过程中的过敏反应、透析器有无破膜以及丢弃的原因.结果 透析器重复使用5次,两种消毒剂对清除率的影响无差异,7次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伦拿灵消毒处理的透析器使用容积明显大于过氧乙酸,破膜发生率低;电镜下明显可见过氧乙酸消毒处理第6次使用后的透析器血室腔内有血液成分残留.结论 伦拿灵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清除透析器血室腔内残留的血液成分,在透析器重复使用10次时仍可维持有效的血室腔容积,对透析器清除率无影响(P>0.05).

    作者:邓志强;陈红;王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例婴儿大动脉调转术成功的护理体会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同左、右心室的连接异常,该病预后凶险,出生后一年存活率仅有10%.

    作者:黄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的护理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是将体循环静脉血直接引流到肺动脉的一种右心旁路手术,为生理性矫治,该术式在治疗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等不能解剖矫治的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心脏病患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

    作者:李静;张慧;郭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例婴儿术后应激性胃溃疡大出血引起胃肠梗阻的护理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机体在应激状况下出现的一种以胃黏膜糜烂或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当溃疡发展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

    作者:胡梅英;谭秀萍;郭丽;朱玉风;张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唇裂术后伤口护理的方法探讨

    唇裂术后患儿月龄较小,使用传统伤口护理方法(TM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时,往往伴随着患儿的大声哭喊,哭喊会导致伤口张力过大,护理人员情绪紧张,患儿家属焦虑情绪增加等不良反应.

    作者:何亚会;曹长娟;侯欣;何英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