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近况

鲁伟;高玉萍

关键词:颌面部, 肿瘤, 治疗进展
摘要:目的:综述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有关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近年的研究资料加以综合归纳.结果:对治疗方法的种类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治疗效果等作了阐述.结论:综合治疗或多种疗法已成为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基本方法.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检测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各种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率及心肌梗塞部位,室性心律失常与VLP的关系.方法:采用CASE15型系统VLP检测仪对31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并选健康人54例作对照组.结果:心肌梗塞及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组VLP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下壁心肌梗塞高于前壁心肌梗塞(P<0.05),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高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VLP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洪浩;普平;刘琼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对预防产后出血374例观察

    目的:探讨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1993年7月至12月分娩后的产妇249例(未进行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为B组(对照组),1999年7月至12月分娩后的产妇374例(进行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为A组(研究组),观察A组与B组产后2h内出血量.产后2h内的出血量估计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测量法.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A组为26.74%;B组为40.1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吸吮、母子皮肤早接触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后出血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华;王秀华;李频;肖菊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 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因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常被患者忽视,一且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使得到较好的治疗,常已造成难以逆转的病理改变(肾功能衰竭、骨外形的改变).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损害,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范一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从学生就业形势论我院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与此相关的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的问题,主要内容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法上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文章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作者:张华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糖尿病并金葡菌化脓性肌炎1例报导

    患者男,46岁,因烦渴多饮多尿1月,右上臂双小腿肌肉肿痛6d于1998年11月4日人院.患者人院前1mo出现烦渴多饮,每天饮水16磅,多尿,每天尿量约5000ml,无明显多食及消瘦,病后未治疗.6d前出现右上臂外侧,双小腿内外侧多处肌肉疼痛,局部肿胀发红,肢体活动时疼痛加剧.病史中无寒颤高热,关节红肿,肌肉萎缩肌无力症状.

    作者:王昆兰;沙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谈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者:王红武;李芸芸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我院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专业英语教学作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专业英语教学被列为必修课.本文从教学内容、方法、测试、师资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我院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路,并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的专业英语师资队伍.

    作者:尹曼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我院六年科技论文被CBMdiSC光盘收录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院科技论文发表交流概况、选用1994年1月~1999年12月CBMdisc光盘数据库对我院六年来被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与同期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我院六年来共发表论文121表,其中被CBMdisc光盘收录46篇,录用率为38%,被收录的论文均有较高水平和一定的特色.

    作者:刘兰秀;和宏莲;邓晶晶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阿耳茨海默病的护理

    目的:探索阿耳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近年国内有关AD护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家庭护理等措施,可延续AD患者的智能衰退进程.结论:做好护理工作是治疗AD的有效措施.

    作者:薛登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心律失常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常见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主要诱因.方法:对126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126例中,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占85.71%.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诱因以期控制心律失常,否则应适当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张继华;张乃芬;马坚;王兰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民族传统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效益

    为适应新世纪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目前体育课教学教材安排上的局限性,充分发挥民族传统项目的功效和特点,将它与体育课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实践证明,传统项目大多不受场地限制,且很受同学欢迎,在快乐的活动中,使其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它在体育教学中的效益得到充分显现.

    作者:彭春江;王建中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试论网络环境下复制权的合理限制

    在网络环境下,复制权作为著作权人一项基本的权利在不断扩张,若任其发展将会妨碍社会公众对信息的获取,束缚科技文化的发展.作者对网络环境下复制权合理限制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和立法完善进行了论证,并指出当务之急是使我国的著作权制度与国际条约接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时代需求.

    作者:杨冠锋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Graves病伴发Evans综合征1例

    患者女性,38岁,住院号3972.因多食、易饥、乏力la余,加重伴心悸、气促1w于2000年11月29日入院.体检:贫血貌,巩腊黄染,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双手细震颤,心率110次/min.律齐,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余(一).ECG:窦性心动过速.B超: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功能测定:FT,53.2pmol/L,FT482.5pmol/L, TT3、TT4、rT3、TGab、TMab均升高.血液检验:WBC3.1×109/L,RBC2.09×1012/2,Hb54g/L, PLt39×109/L,Ret0.031.肝功:TB133umol/L,DB1O@lumol/Lo coomh'sTest(-),Ham'sTest(-)RousTest(-),ANA(-).

    作者:何丽娟;李永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主动脉夹层4例诊治体会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严重的血管急症之一.由于发病急剧,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故迄今仍有相当病例因漏、误诊而死亡.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4例主动脉夹层,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唐思举;赵文胜;钟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所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就健康教育的内容,以集体、小组、个人三种方式进行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明为提高,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护理工作者应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教育.

    作者:钟惠;郭如琴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食管胃机械吻合治疗食管癌43例

    目的:总结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胃机械吻合的应用方法及使用要点.方法:分析43例食管癌常规手术切除病灶后使用管状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4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方法的使用,与常规手工吻合相比,降低了吻合口瘘、狭窄、出血的发生率,并使胸膜顶吻合变得相对容易,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张勇;宋元龙;张长弓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宫外孕术后3年,再次宫内、外同时妊娠1例

    患者26岁,因人流术后2d,下腹阵痛1d,于1995年5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d因停经49d要求人流在门诊行人流术.术前化验尿HCG(+).妇检宫颈着色,宫体前位、饱满,增大如孕50d大小,质软.术后常规检查吸出物见绒毛及蜕膜样组织约30g,术后2d阴道流血止,但感下腹阵痛,复查B超见右侧输卵管有二孕囊,内有胚芽回声.入院后行保守治疗.给予5%GS500ml+5-Fu500mg静滴ttQ.d×5南同时口服活血化瘀、杀胚之中药.5d后再次复查B超示右侧输卵管妊娠,相当于孕8W大小,可见原始心管搏动,且绒毛后血窦已侵噬到浆膜层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明显增粗,局部破溃有少量活动性出血,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既往病史:1992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张文瑾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上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患肉切除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对39例病人在内镜引导直视下患肉切除前后的治疗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结论:护士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08例雌激素替代疗法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雌激素替代疗法(Eestv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988年~2000年行子宫切除术448例患者中有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并有临床症状的108例患者应用ERT.结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9人,临床症状改善57人,临床症状无改变12人.结论: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患者可不分疗程,长期应用ERT,治疗效果良好,发生副作用停药后即消失.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痛证的临床一得

    痛证为临床所常见.大致包括头痛、胸痛、胃脘痛、腹痛、胁痛、腰痛、四肢痛等.临床上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治疗以消除疼痛为目的.其不包括其它疾病中出现的疼痛表现,如咳嗽中的胸痛、泄泻痢疾中的腹痛,伤寒中的头痛身痛,热性病中的咽痛等.中医对痛证有一个基本概念“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不通”是指机体的气血在某种因素作用下,运行障碍,产生郁滞、冲逆,瘀滞等病变,因而形成内脏、器官或肢体局部的疼痛.对痛证的治疗,历代均以“通”为原则辩证施治.根据临床观察,在诊治痛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辩证上全身情况的八纲辩证与痛证局部上表现的不一致性[1];二是治疗时疼痛消除缓慢,病人痛苦较大.本文的通过复习文献资料,认真分析,结合临床得到的体会.

    作者:杜世辉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大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