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 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临床分析

范一华

关键词: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肾功能衰竭
摘要: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因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常被患者忽视,一且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使得到较好的治疗,常已造成难以逆转的病理改变(肾功能衰竭、骨外形的改变).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损害,带来极大的痛苦.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新形势下后勤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当前,作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在向全国推开,必然给高校后勤职工思想带来较大影响;深化后勤职工对社会化的认识,增强职工的市场经济意识、服务意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做好“三服务两育人”工作,是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熊继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药学有机实验微型化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们对药学有机实验进行了微型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龙星;何正春;陈光勇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强心甙的强心作用实验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观察强心甙强心作用的实验方法.方法:应用蛙心在体实验方法,就强心甙对正常功能心脏及衰竭的强心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强心甙对功能正常心脏的强心作用不显著,不宜用于学生实验;强心甙对衰竭心脏的强心作用极为显著,适宜用于学生实验.造成心衰的方法可选择心室内注射戊巴比妥钠或心室内抽血法.结论:心室内注射戊巴比妥钠或心室内抽血法均可造成心衰模型,可用于教学实验.

    作者:张华明;李辉;方春生;杨再康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导向作用初探

    校报作为高校的党政机关报,如何结合其新闻舆论特性,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它的导向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校园生活主流,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造成一个有利于教育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抓好典型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和正气激励读者.寓宣传引导于信息传播之中,潜移默化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校报的舆论导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力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可乐必妥与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可乐必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可乐必妥治疗组50例,罗红霉素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6%.结论:可乐必妥和罗红霉素是呼吸道感染患者较理想、方便的口服药.

    作者:李树明;刘亮平;何连福;竺越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从学生就业形势论我院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与此相关的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的问题,主要内容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法上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文章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作者:张华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谈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者:王红武;李芸芸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

    目的:探讨抢救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护理对策.方法:调动各科室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结果:使所有中毒患者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是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关键.

    作者:董淑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糖尿病并金葡菌化脓性肌炎1例报导

    患者男,46岁,因烦渴多饮多尿1月,右上臂双小腿肌肉肿痛6d于1998年11月4日人院.患者人院前1mo出现烦渴多饮,每天饮水16磅,多尿,每天尿量约5000ml,无明显多食及消瘦,病后未治疗.6d前出现右上臂外侧,双小腿内外侧多处肌肉疼痛,局部肿胀发红,肢体活动时疼痛加剧.病史中无寒颤高热,关节红肿,肌肉萎缩肌无力症状.

    作者:王昆兰;沙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0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04例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占63.46%;出血性胃炎占17.3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占7.69%;胃癌占5.77%.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为常见;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和出血性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

    作者:岳发荣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外耳道金属、塑料球形异物取除13例

    外耳道异物在耳、鼻、喉科诊治中经常遇到,小的异物可通过钳夹、冲洗及钩取较易取出.有些较大的球形异物常嵌顿于外耳道中,加之球形异物表面光滑,与外耳道壁紧帖无缝隙,给异物取出造成困难.我们在处理这类异物时,发现可以用胶水粘接取除,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贺永刚;张致鳌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心功能、尿蛋白的影响83例分析

    目的:评价苯那普利降压、改善心功能、减少尿蛋白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83例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每日一次10mg苯那普利,连服4w.结果:4w后血压明显下降,尿蛋白显著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68.4%.结论:苯那普利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改善心功能的有效药物.

    作者:沙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三尖瓣下移畸形超声影像分析(附7例)

    目的:观察三尖瓣下移畸形隔瓣下移程度、合并畸形及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Acuson Aspen型及Hp15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7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三尖瓣下移程度越重,或隔瓣附着点越靠近12点位置,引起的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越明显,瓣膜返流量越大,临床症状也相对较重.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查心脏具有无痛苦、无损伤、易复查的特点,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心内结构的异常改变及随之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是目前诊断先心病的可靠方法.

    作者:林建兵;金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阶段式教学,开设设计性实验是加强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教学手段.

    作者:郑晓虹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49例虫咬性皮炎误诊为高蛋白过敏

    目的:警示患者或家属及医务人员勿将虫咬性皮炎误认为高蛋白过敏而忌食高蛋白饮食,引致营养不良.方法:对149例虫咬性皮炎患者门诊诊治作总结.结果:误诊患者忌食蛋白饮食,皮疹仍呈现,但灭虫处理后皮疹未见新发.结论:不能轻易将虫咬性皮炎诊断为高蛋白过敏,而致不良后果.

    作者:张存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1例

    患者,男,63岁,因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2mo于1999年7月12日收住昆医附一院心内科.人院后经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全心扩大,相对'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Ⅲ~Ⅳ级”.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心衰控制不满意而作心脏起搏治疗.于7月28日行双室右房三腔起搏器安装术,起搏器型号为DDD,intermedics Inc 294-03,起搏A-V间期160ms.术前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Ⅰ°房室传导阻滞(AVB).,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径43.3mm,左室舒张末径84mm,右房径50.7mm,右室径30.9mm,EF26%,Fs12%.术后1mo监测起搏器功能正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善,Ⅰ°AVB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房径缩小为35mm,左室舒张末径缩小为78mm,右房径缩小为42mm,右室径缩小为25mm,EF上升为36%,Fs升为22%.胸片前后对比心脏有缩小.随访至今未发现异常情况.

    作者:左家祥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浅议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而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这门语言则是英语教学的终目的.本文拟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一探析.

    作者:杨翠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我院内分泌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内分泌科2000年1年内资料完整的70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患者均为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其中男25例,女45例.年龄25~69岁.病程1~27a,平均9.6a.Ⅰ型糖尿病6例,Ⅱ型糖尿病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参照白蒂[1]诊断标准.根据神经病变的程度临床分为三度,轻度:27例,肢体远端末稍麻木感,蚁行感,袜套感等;中度:32例,麻木伴疼痛,间断腹泻,视力下降等,对生活工作有一定影响;重度:11例,日夜疼痛,尿潴溜,严重影响生活工作.

    作者:都宏;林斌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胶体金标试条与酶联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是1997年采用胶体金标记MC抗HBs,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进行层析检测HBsAg的技术[1],它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的优点,已在免疫检验中广泛应用[1,2].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采用GICA试纸条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8Ag)[3].为进一步弄清GICA与EIA的阳性符合率.作者对10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和55份确诊为乙肝患者的血清同时用EIA与GICA进行了检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玲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误诊1例报告

    患者,女,18岁,农民.因低热、咳嗽、乏力、盗汗20余d,加重伴呼吸困难5d,于2000年11月10日疑为“Ⅲ型肺结核活动期”收入我科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8.4℃,P162次/min,R78次/min,BP80/50mmHg,由他人送入病房,被动体位,能对答,气喘貌,呼吸急促,口唇、肢端轻度发绀,口唇干燥,呼吸三凹征(+),四肢湿冷,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及肺尖均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界不大,HR16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水征阴性.

    作者:杨智彬;李安稳;刘妹惠;缪新权 刊期: 2001年第z1期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大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