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根治切除 D2后胃肠 ROUX- Y吻合术 24例分析

苏光建;吴光铸;赵士全;陶中原;杜桂英;陈建福

关键词:胃癌, 胃肠ROUX-Y吻合, 抗返流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肠 ROUX- Y吻合的效果 . 方法: D2后在距 Treitz韧带 20cm处切断空肠 , 长臂与残胃侧端吻合 , 短臂与长臂端侧吻合 , 上下两个吻合口相距 40cm. 结果: 经随访有明显的抗胆汁、胰液及十二指肠液返流作用 ; 有效防止高压造成的吻合口漏和残端漏及倾倒综合征等 . 预防返流性胃炎 , 可降低或延缓残胃癌的发生 . 结论: 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 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 , 值得推广应用 .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氟、镧对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的影响

    目的: 对氟和镧对牙釉质的脱矿和再矿化进行文献综述 , 探讨氟和镧对于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的机理 . 方法: 电子期利文献查阅检索 . 结果: 氟离子在牙釉质形成以及破坏后牙釉质重组中起重要作用 ; 镧可以与牙釉质中的钙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更耐酸的牙釉质 , 使牙齿外环境中的钙饱和度上升而阻止牙齿脱矿 , 并可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 , 从而提高牙齿的防龋能力 . 结论: 低浓度氟有利于使脱矿向再矿化方向转化 , 从而使龋齿得以修复 . 在适宜的 PH条件下 , 用含镧的制剂处理牙表面 , 改变了牙釉质的结构 , 提高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

    作者:蓝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影响脑出血预后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 . 方法: 对近 3a收治的 26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在有意识障碍患者中 , 浅、中、深度昏迷病人的病死率分别为 12% 、 48% 和 83% . 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 203例 , 急性期高血压达 240mmHg/150mmHg, 血压持续高于 210mmHg/135mmHg者病死率达 37.1% . 不同部位死亡分别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 9例 , 基底节区 31例、丘脑 10例、内囊区 8例、外囊区 7例、小脑 2例、脑干 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 2例 . 出血量 40ml者死亡 37例 . 结论: 意识障碍越深、血压越高 , 则病死率越高 . 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对脑出血预后有较大影响 , 同一部位 , 出血速度越快 , 出血量越大 , 脑疝发生越早 , 则抢救越困难 , 预后越差 .

    作者:邓元友;王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头孢唑啉治疗伤寒和恙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 为减少长期使用氯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耐氯霉素、氨苄西林、磺胺类耐药菌株的流行 , 观察头孢唑啉治疗伤寒和恙虫病的疗效 . 方法: 以肥达外斐试验和临床症状及体征为诊断依据和用药后疗效观察 , 对 234伤寒和恙虫病病例 , 使用头孢唑啉治疗 . 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 肥达外斐试验正常 . 结论: 头孢唑啉治疗伤寒和恙虫病具有治愈率高、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快 , 不良反应小和复发率低的疗效 .

    作者:时学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丽珠肠乐治疗慢性肝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1年11月,对代谢紊乱所致的肝性脑病病人,使用丽珠肠乐治疗6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惠平;谷祥富;尹成芳;马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诊断隐睾症 120例分析

    目的: 提高 B超对隐睾症的诊断率 . 方法: 对 120例 (131个 )经 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隐睾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131个隐睾 B超共检出 109个 , 符合率为 83 .21% . 结论: B超对隐睾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的诊断确切 , 而且超声检查无损伤、无痛苦、简便、经济、可重复 , 可作为隐睾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作者:张艳华;王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褐家鼠体表吸虱超寄生现象 1例

    在进行吸虱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研究的过程中 , 发现一只褐家鼠体表寄生有大量的吸虱昆虫 , 本文对此超寄生现象报道如下 .

    作者:钱体军;董文鸽;郭宪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氢化麦角碱治疗眩晕症临床观察

    目的: 验证氢化麦角碱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方法: 设立氢化麦角碱治疗组和山莨菪碱对照组 ,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和副作用 . 结果: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 (p<0.05). 结论: 氢化麦角碱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 , 疗程短 , 副作用少 .

    作者:杨桂鲜;刘子梦;傅金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主要侵及下颌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附 1例报告 )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疾病 , 是恶性浆细胞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1].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 , 病变又多发生在扁骨的骨髓部位 , 而主要侵犯颌面部的下颌骨者较为少见 , 发生在颌骨的 Mm的 X线影像形态表现复杂 , 与造釉细胞瘤 , 骨巨细胞瘤 , 转移性肿瘤 , 尤文氏肉瘤等较为相似 , 因此 , 对本病缺乏认识 , 临床中易发生误诊 , 了解 Mm的临床表现特点对诊断 Mm可提供帮助 . 我科于 2000年 6月 11日以下颌骨造釉细胞瘤误诊收治 1例 , 本文通过对下颌骨 Mm误诊病例的分析 , 增加对 Mm疾病的临床特征认识 , 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 . 分析如下 :

    作者:何一川;汪湛;沈绍莹;杨卫东;何杰儒;肖剑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银汞合金充填后牙体折裂 34例分析

    目的: 探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相关因素 . 方法: 分析 34例经牙髓治疗的后牙采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可能因素 . 结果: 本组牙折 34例病例均为死髓牙经髓治疗后 , 13例牙合面洞 , 充填体厚度大 , 未调牙合 ; 21例邻牙合洞 , 牙体缺损大 , 牙合面超过中分达 2/3处 , 未调牙合 . 结论: 牙髓活力丧失 , 缺损范围大 , 充填体厚度大和咬牙合创伤均可导致牙体折裂 .

    作者:韩金屏;赵勤;张俐;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甲型副伤寒 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 . 方法:分析 29例病例资料的临床表现 , 实验室资料、发病特点、诊断、治疗要点及其流行特征 . 结果:本组病例以农村儿童为多发病例 ,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2~ 10岁之间 , 临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 呈稽留热和驰张热型 ; 消化道症状较轻 ; 感染中毒症状 , 相对缓脉 , 玫瑰疹少见 ; 外周血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血培养是明确诊断主要的方法之一 . 头孢类和氨基糖甙类为敏感药物 . 结论:甲型副伤寒 , 临床未显现典型的消化道症状及体征 , 用药应以药物敏感试验为指导 , 避免滥用抗生素 .

    作者:杨丽萍;柯岫恩;朱丽明;马蕾;张志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43例智力低下和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探讨智力低下和发育异常的遗传学原因 . 方法: 对 43例智力低下和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 . 结果: 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 14例 , 异常检出率为 32.56% . 结论: 结果表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智力低下和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

    作者:马志敏;张励;陈玲;阿周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正常成人全血锌卟啉测定正常值探讨

    目的: 确定本地区成人锌卟啉 (ZPP)正常值 . 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 100名 , 采用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全血锌卟啉值 . 结果: ZPP1.91± 0.7, 年龄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 , 95% 上限 3.2μ g/gHb, 99% 上限为 3.7μ g/gHb, 结论: 该地区成人 ZPP值定为 3.5μ g/gHb是科学合理的 . 即当 ZPP3.5μ g/gHb可考虑有铁缺乏症 .

    作者:顾凤兰;杨跃煌;李永萍;杨新源;沈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肌肌钙蛋白 I在心肌梗塞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时的检测意义 ; 方法: 通过比较 102例冠心病患者和 30例对照的 cTnI和心肌酶谱的测定结果 ; 结果: AMI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cTnI- 87.5% 、 CK- MB- 62.5% 、 CK- 56.3% 、 AST- 46.9% 、 LDH- 40.6% ; 结论: AMI患者胸痛后 10h血清 cTnI的敏感性高 , 血清 cTnI对 AMI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心肌酶谱 (CK、 CK- MB、 AST和 LDH), 对诊断 AMI有重大临床价值 .

    作者:刘智勇;杨雨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侧隔升压反应参与中央杏仁核升压系统的机制

    目的: 本实验在于分析外侧隔 (SL)升压的中枢机制 , 及 SL在中央杏仁核 (AC)的情绪升压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 . 方法: 脑内核团微量注射不同的药物 , 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 结果: 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或 P物质 (SP)注射入 SL可引起升压反应 ;②微量注射 L- 谷氨酸钠 (Glu)到 AC的升压反应均可被 SL内注入 CRF或 SP的拮抗剂所减弱 . 结论: AC的升压反应可通过 SL实现 , 并由 CRF和 SP为递质 , 说明 SL升压机制参与中央杏仁核情绪升压反应 .

    作者:李耀华;顾蕴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脾结核 1例报道

    肝脾结核在临床上十分罕见 , 肝结核和脾结核系指肝脏脾脏的结核杆菌感染 , 临床发现缺乏特异性 , 且常被肝、脾结核外的症状所掩盖 , 临床诊断十分困难 , 易被误诊、漏诊 . 我院 2001年 3月收治 1例 , 现报道如下 :

    作者:吴丽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端粒酶与肿瘤临床研究新进展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生物学关系 . 方法: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 , 分析和总结 . 结果: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卵巢肿瘤等肿瘤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有重要进展 . 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 , 良、恶性鉴别 , 肿瘤术后复发和预后及治疗等多方面有重要价值 , 是重要的临床肿瘤标记物之一 .

    作者:杨继武;彭锡安;尹光芬;谭云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边疆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边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资料 .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对大理学院本科一年级、四年级 , 专科二年级普通班和成人班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周进行测查 , 用 PEMS软件包比较分析各层次医学生的各项得分 . 结果: 本科一年级学生总均分为 0. 9542, 四年级学生为 0. 5903; 专科二年级普通班学生总均分为 0 .7499, 成人班学生为 0. 6560, 各层次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男生总均分为 0. 7863, 女生为 0. 6968, 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各层次医学生 SCL- 90的 10个因子分排序前三位的是: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或焦虑、抑郁 . 结论: 随着大学教育的升级 ,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提高 , 有必要采取不同方法对不同层次边疆医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作者:陈萍;施冰;杨林;任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 60例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原体 . 方法: 取气管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 同时检测病毒 , 并查血中的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IgM(MP- IgM). 结果: 痰培养阳性 16例 , 病毒检测阳性 13例 , MP- IgM检测均为阴性 . 结论: 新生儿肺炎以细菌性肺炎为多见 , 病毒性肺炎亦较多 .

    作者:杜琨;李杨方;蔡芝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ART)治疗后牙龋坏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ART)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发展前景 . 方法: 对 3~ 70岁后牙龋坏 (Ⅰ、Ⅱ、Ⅴ类洞 )共 78例 189牙 , 采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 , 用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充填龋洞 . 结果: 6mo后复查单面洞成功率为 97.1% , 邻牙合洞成功率为 92. 6% , 总成功率为 95. 1% . 结论: ART作为一种新技术 , 符合现代预防和修复的观点 ,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作者:杨体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噻唑蓝法测定免疫偶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噻唑蓝法应用于测定免疫偶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的可能性 . 方法 : 将被测试物与肿瘤细胞共同孵育 2h后撤去测试物 , 加入新鲜培养液培养 48h, 然后加入噻唑蓝染液 , 4h后酶标仪测定 . 结果 : 所测试的两种免疫偶合物对靶肿瘤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 这种作用明显强于对非靶细胞的作用 . 结论 : 噻唑蓝法是一种敏感、简单、客观性强的测定免疫偶合物细胞毒作用的方法 . 所测定的两种免疫偶合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作者:白丽;王晶;王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大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