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
目的: 探讨小鼠急性脑缺血后免疫功能状况 . 方法: 将 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 , 在乙醚麻醉下阻断单侧颈总动脉 , 建立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 于缺血后第 3、 6、 10d测定白细胞介素 2(IL- 2)水平 , 第 10d脱臼处死小鼠 , 取脾、胸腺称重 . 结果: 实验组小鼠 IL- 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 实验组小鼠于缺血不同天数间 IL- 2水平有显著差异 ; 实验组小鼠脾脏的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急性脑缺血可使小鼠免疫功能下降 .
作者:赵丽娟;韦启后;黄干荣;秦静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脾结核在临床上十分罕见 , 肝结核和脾结核系指肝脏脾脏的结核杆菌感染 , 临床发现缺乏特异性 , 且常被肝、脾结核外的症状所掩盖 , 临床诊断十分困难 , 易被误诊、漏诊 . 我院 2001年 3月收治 1例 , 现报道如下 :
作者:吴丽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体内 HBV- DNA含量 ,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方法: 本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和 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 822份血清 , 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 结果: 266例 HBsAg(+ )、 HBeAg(+ )、 HBcAg(+ )组的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87. 22% (232例 ), 平均拷贝数为 1. 72× 109.ml; 211例 HBsAg(+ )、 HBeAb(+ )、 HBvAb(+ )组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21. 27% (47例 ), 平均拷贝数为 6. 66× 108/ml, 190例 HBsAg(+ )、 HBcAb(+ )组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37.37% (71例 ), 平均拷贝数为 4.56× 108/ml; 47例 HBVm全阴性组血清 HBV- DNA检出率为 8.51% (4例 ), 平均拷贝数为 1.54× 108/ml. 结论: HBVm阴性的病人也可能有 HBV- DNA阳性 , 因此为临床提供 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指导治疗 , HBV- DNA定量 PCR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作者:赵建勤;刘丽;雷学忠;丁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了解龙街乡小兽类哺乳动物分布及蠕虫寄生情况 . 方法: 鼠笼、鼠夹或投药捕获小兽分类鉴定 , 解剖检查蠕虫寄生情况 . 结果: 共捕获小兽 475只 , 小兽以黄胸鼠为优势种 (44. 84% ), 蠕虫总感染率为 53.89% . 结论: 该乡小兽蠕虫感染普遍 .
作者:李伟;申丽洁;罗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阐述对梅毒诊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 方法: 对本院检出的 72例梅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 结果: 72例中 44% (39/72)的患者未进行正规治疗及定期复查 , 51 3% . (16/39)的患者确诊后和治疗前未做滴度测定 . 结论: 对可疑病人常规行梅毒血清学试验 , 早期诊断 , 正规足量治疗 , 治疗前行滴度测定 , 定期复查是诊治的关键 .
作者:卜浪蔚;李兴;彭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平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 . 方法: 随机选择 54例宫颈炎患者用奥平治疗并与同期 56例宫颈炎患者用康妇特栓治疗作对照观察疗效 . 结果: 奥平与康妇特栓治疗宫颈炎疗效有显著差异 (P<0.01), 结论: 奥平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
作者:段淑英;刘佳;和亚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边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资料 .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对大理学院本科一年级、四年级 , 专科二年级普通班和成人班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周进行测查 , 用 PEMS软件包比较分析各层次医学生的各项得分 . 结果: 本科一年级学生总均分为 0. 9542, 四年级学生为 0. 5903; 专科二年级普通班学生总均分为 0 .7499, 成人班学生为 0. 6560, 各层次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男生总均分为 0. 7863, 女生为 0. 6968, 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各层次医学生 SCL- 90的 10个因子分排序前三位的是: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或焦虑、抑郁 . 结论: 随着大学教育的升级 ,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提高 , 有必要采取不同方法对不同层次边疆医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作者:陈萍;施冰;杨林;任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本实验在于分析外侧隔 (SL)升压的中枢机制 , 及 SL在中央杏仁核 (AC)的情绪升压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 . 方法: 脑内核团微量注射不同的药物 , 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 结果: 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或 P物质 (SP)注射入 SL可引起升压反应 ;②微量注射 L- 谷氨酸钠 (Glu)到 AC的升压反应均可被 SL内注入 CRF或 SP的拮抗剂所减弱 . 结论: AC的升压反应可通过 SL实现 , 并由 CRF和 SP为递质 , 说明 SL升压机制参与中央杏仁核情绪升压反应 .
作者:李耀华;顾蕴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相关因素 . 方法: 分析 34例经牙髓治疗的后牙采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可能因素 . 结果: 本组牙折 34例病例均为死髓牙经髓治疗后 , 13例牙合面洞 , 充填体厚度大 , 未调牙合 ; 21例邻牙合洞 , 牙体缺损大 , 牙合面超过中分达 2/3处 , 未调牙合 . 结论: 牙髓活力丧失 , 缺损范围大 , 充填体厚度大和咬牙合创伤均可导致牙体折裂 .
作者:韩金屏;赵勤;张俐;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恶性疾病 , 是恶性浆细胞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1].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 , 病变又多发生在扁骨的骨髓部位 , 而主要侵犯颌面部的下颌骨者较为少见 , 发生在颌骨的 Mm的 X线影像形态表现复杂 , 与造釉细胞瘤 , 骨巨细胞瘤 , 转移性肿瘤 , 尤文氏肉瘤等较为相似 , 因此 , 对本病缺乏认识 , 临床中易发生误诊 , 了解 Mm的临床表现特点对诊断 Mm可提供帮助 . 我科于 2000年 6月 11日以下颌骨造釉细胞瘤误诊收治 1例 , 本文通过对下颌骨 Mm误诊病例的分析 , 增加对 Mm疾病的临床特征认识 , 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 . 分析如下 :
作者:何一川;汪湛;沈绍莹;杨卫东;何杰儒;肖剑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1年11月,对代谢紊乱所致的肝性脑病病人,使用丽珠肠乐治疗6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惠平;谷祥富;尹成芳;马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首发于非呼吸系表现的肺癌的认识 .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 结果: 9例首发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5例为胸腔积液 , 1例为心包积液 , 2例为腰椎部疼痛 , 1例为四肢末梢关节杵状指 , 2例为内分泌失调症状 , 2例为肌无力综合征 . 结论: 使此类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治疗 , 提高对肺外表现的认识 .
作者:龚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确定本地区成人锌卟啉 (ZPP)正常值 . 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 100名 , 采用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全血锌卟啉值 . 结果: ZPP1.91± 0.7, 年龄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 , 95% 上限 3.2μ g/gHb, 99% 上限为 3.7μ g/gHb, 结论: 该地区成人 ZPP值定为 3.5μ g/gHb是科学合理的 . 即当 ZPP3.5μ g/gHb可考虑有铁缺乏症 .
作者:顾凤兰;杨跃煌;李永萍;杨新源;沈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泡沫细胞形成是早期动脉粥样斑块的典型特征 . 本文通过对脂蛋白 (a)[lipoprotein(a), Lp(a)]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 探讨 Lp(a)与泡沫细胞形成的关系 . 方法: 经生物素 - 亲和素 - 酶联法测定不同浓度生物素标记的天然及氧化型 Lp(a)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结合量 . 天然及氧化型 Lp(a)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后 , 酶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含量的变化 . 结果:天然的 Lp(a)能以一定的亲合力、可饱和的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 氧化修饰后 Lp(a)与巨噬细胞的结合量显著增加 . 天然及氧化型 Lp(a)均能引起巨噬细胞的过量摄取 , 导致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 , 其中以氧化型 Lp(a)的作用更为显著 . 与氧化型 Lp(a)孵育后 , 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增加是与天然 Lp(a)孵育后的 2. 5倍 , 而胆固醇酯的含量增加是与天然 Lp(a)孵育后的 6. 1倍 . 结论:Lp(a)能与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结合 , 并促使细胞对其吞噬、降解 ; 且巨噬细胞对氧化型 Lp(a)的结合、摄取量显著增加 .
作者:林春榕;杨桂芝;狄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介绍克山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概况 . 方法: 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 . 结果: 克山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 本病自发现以来 , 关于病因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提出的病因学说有数十种之多 , 多数学说已被淘汰 , 当前我国学者集中在低硒及相关营养因子和病毒感染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4]. 结论: 克山病的病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还需进一步研究 .
作者:沈惠芬;李兆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时的检测意义 ; 方法: 通过比较 102例冠心病患者和 30例对照的 cTnI和心肌酶谱的测定结果 ; 结果: AMI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cTnI- 87.5% 、 CK- MB- 62.5% 、 CK- 56.3% 、 AST- 46.9% 、 LDH- 40.6% ; 结论: AMI患者胸痛后 10h血清 cTnI的敏感性高 , 血清 cTnI对 AMI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心肌酶谱 (CK、 CK- MB、 AST和 LDH), 对诊断 AMI有重大临床价值 .
作者:刘智勇;杨雨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 . 方法: 对近 3a收治的 26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在有意识障碍患者中 , 浅、中、深度昏迷病人的病死率分别为 12% 、 48% 和 83% . 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 203例 , 急性期高血压达 240mmHg/150mmHg, 血压持续高于 210mmHg/135mmHg者病死率达 37.1% . 不同部位死亡分别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 9例 , 基底节区 31例、丘脑 10例、内囊区 8例、外囊区 7例、小脑 2例、脑干 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 2例 . 出血量 40ml者死亡 37例 . 结论: 意识障碍越深、血压越高 , 则病死率越高 . 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对脑出血预后有较大影响 , 同一部位 , 出血速度越快 , 出血量越大 , 脑疝发生越早 , 则抢救越困难 , 预后越差 .
作者:邓元友;王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 B超对隐睾症的诊断率 . 方法: 对 120例 (131个 )经 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隐睾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131个隐睾 B超共检出 109个 , 符合率为 83 .21% . 结论: B超对隐睾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的诊断确切 , 而且超声检查无损伤、无痛苦、简便、经济、可重复 , 可作为隐睾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作者:张艳华;王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生物学关系 . 方法: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 , 分析和总结 . 结果: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卵巢肿瘤等肿瘤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有重要进展 . 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 , 良、恶性鉴别 , 肿瘤术后复发和预后及治疗等多方面有重要价值 , 是重要的临床肿瘤标记物之一 .
作者:杨继武;彭锡安;尹光芬;谭云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原体 . 方法: 取气管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 同时检测病毒 , 并查血中的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IgM(MP- IgM). 结果: 痰培养阳性 16例 , 病毒检测阳性 13例 , MP- IgM检测均为阴性 . 结论: 新生儿肺炎以细菌性肺炎为多见 , 病毒性肺炎亦较多 .
作者:杜琨;李杨方;蔡芝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