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玲
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肺不张是人工气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的破坏等因素,使气道清除功能降低,分泌物潴留在管腔内以及机械通气者气道湿化的不足可导致痰栓的形成,均可阻塞支气管而导致肺不张[1].
作者:孙明珠;王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称X综合征(X syndrome)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是指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有关的代谢紊乱症群,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异常脂蛋白血症、中心性(腹部)肥胖、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1(PAI-1)增多、高瘦素血症、胆石症和脂肪肝等.
作者:潘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2月~2005年2月62例老年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点滴,每天15 ml,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和64.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海丹;周春英;崔梅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正确指导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黄疸观察及护理.方法新生儿出院后上门进行产后访视,对出现黄疸的情况予以分为轻、中、重度,对不同程度的黄疸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产访中328例新生儿有139例出现黄疸,其中第一周发现黄疸118例、第二周18例、第三周3例;通过及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黄疸的处理,只有8例有合并症住院外,其余在第三周或第四周黄疸基本消退.结论新生儿的社区随访非常重要,能早期发现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并能早期治疗和干预,可减轻或避免对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
作者:朱瑞清;钟毓瑜;许瑞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循证护理是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定指南,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的方向发展,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2004年1月~2005年2月将循证护理应用于636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静;余良宽;梁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的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工作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护工、卫生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毛艳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结核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在临床上较少见.除表现结核中毒症状外,还同时表现为感染、出血和贫血,增加护理难度,现将我院收治的1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熊玉芝;房贵菊;杨红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2002年1月~2005年2月,对196例病人行冠脉造影术,并对其术后负性效应进行观察,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逯秀秀;金玮;王永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气囊导尿管由于其操作方便,固定稳妥美观,引流通畅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广大病患者特别是神经外科的危重病患者,为此受益匪浅.不仅减轻了长期卧床带来的排尿困难,还控制了尿失禁引起的皮肤刺激与感染.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叶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机械通气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患者肺实质发生的感染[1].作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医院肺炎的重要类型,国外报道其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某医院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2].
作者:王荣梅;尚少梅;张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室内出血(IVH)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重度IVH死亡率高达50%,其后遗脑积水发生率达80%[1].近年来,主张对出血后脑积水患儿进行连续腰穿放液治疗,达到阻止脑室进行性增大、避免手术治疗的目的,但存在腰穿损伤、腰穿不成功或引流量不足的问题[2].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但较多并发症困扰此手术的效果[3].
作者:吴小花;车月苹;沈志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引起的交通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腹部交通伤病人就诊时往往病情急、重、危、难,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腹部伤除做好对症处理外,护士能准确地判断伤情,与医师密切配合,快速纠正休克,术前准备,争取尽快进行手术救治,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69例腹部交通伤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季卿;韩蔚;吴文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护理部对近年来306份死亡病历的护理书写质量进行了检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改进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商艳霞;曹翠珍;赵宝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护理对象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知识,使护理对象有足够的方法处理、解决具体情况,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医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及责任感.方法对65例手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对34人实施了远程信息护理,把另外31人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意义,x2=7.49,P<0.01.结论远程信息护理可应用于医学护理领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其他护理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梁美荣;李洪军;刘仲梅;梁丽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寻求减少和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佳途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在病室内悬挂警示牌,通过对挂警示牌前(95例)后(98例)两组患者或其陪护人员关于护理安全意识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比.结果挂警示牌后的一组患者或其陪护人护理安全隐患意识明显高于挂警示牌前一组(P<0.001).结论通过在病室内悬挂警示牌可以强化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安全隐患意识,从而减少和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作者:丘彩兰;韦巧灵;丘燕;赵翠松;刘宁;何翠丽;雷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简便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方法.方法对15例(穿刺3 120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针处以研制的无菌线绳紧紧包绕穿刺针,并以邦迪医用创可贴覆盖,以15例患者(穿刺3 120次)作对照,常规以邦迪医用创可贴覆盖针眼,观察针眼渗血情况一年.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研制无菌线绳,可简便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针眼渗血,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田李清;陈晰敏;申卫华;赵亚红;樊丽君;郝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3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行开放面罩盖侧孔进行无创通气治疗高碳酸血症,这是一种消除死腔,避免重复呼吸,降低二氧化碳潴留的方法[1].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水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膈神经为受区神经源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我院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移植治疗面瘫6例的护理.结果手术后12~16周肌肉开始恢复运动功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手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彤春;陈晓玲;何翠环;伦雪萍;黎小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日益普及,但其传统止血方法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舒适,如卧床时间长、腰痛、出血等.因此,人们一直探寻新的止血方法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近年来,经皮血管缝合器止血法经过国内外临床实践,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秦发伟;孟庆玲;李文慧;张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血管的保护.方法选择90位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入组,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接受能力和认识程度决定治疗期间所选择的输液途径入组观察,三组患者分别采用外周静脉化疗、外周静脉加PICC化疗、PICC化疗.结果三种输液途径穿刺次数比较有明显差别;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情况比较:外周静脉化疗组与外周静脉加PICC化疗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外周静脉化疗组与PICC化疗组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外周静脉加PICC化疗组与PICC化疗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三种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IC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够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血管免受损害.
作者:陈伟芬;朱华;赵秀英;盖小香;孙喜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