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英;韩应盛;路云环;崔桂华
自1999年1月~2000年8月,应用尤脱欣(辽宁华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治疗尖锐湿疣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本站门诊就诊者.病例总数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2.9±10.7岁.已婚23例,未婚9例,离婚2例.
作者:魏杰;李竹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皲裂性湿疹在临床上较常见,多发于冬季或冬季加重.因好发部位在手部,致病原因不易解除,角质层亦较厚,故治疗相对较困难.自1998年至今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1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门诊病例120例.
作者:庞超;李兴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门诊自1999年2月~2000年6月,应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3例患者均来自门诊,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3].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18~56岁,平均32.5岁,病程7天~6月,平均3.6月.皮损均在外生殖器,男性以冠状沟,包皮及龟头处为主,女性分布于小阴唇内侧,处女膜环周围、阴道等.
作者:蔡翠蜜;孙本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专科门诊于1999年3月~2000年2月,共收治女性尖锐湿疣患者76例,皮损分别为典型的乳头状、鸡冠状及菜花状,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病理报告符合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28岁.76例患者中有59例分别合并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非淋菌性宫颈炎及尿道炎等不同程度的外围感染.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李玉叶;王正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根据实验室检验,显示光感性皮肤病血清中含有高浓度的白细胞介素-8.
作者:王红兵;何黎;曾卫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维族与汉族银屑病人血清中IL-2及IFN-r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汉族患者的IL-6与正常人相同,维族患者的IL-6则高于正常人.
作者:蒋建华;普雄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黄德顺;刘敬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与药物敏感情况.方法:使用支原体解脲型、人型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一体化试剂盒.结果:365例NGU患者检出支原体158例,总检出率44.38%,UU为42.98%.9种抗生素敏感的前四位是交沙霉素(91.8%),强力霉素(75.3%),美满霉素(72.2%),司巴沙星(71.5%);耐药的前四位为庆大霉素(58.9%)甲砜霉素(34.2%),美满霉素(20.3%),强力霉素(17.1%).结论:昆明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应首选交沙霉素.
作者:董天祥;王永兰;何黎;李玉叶;周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皮肤外科是皮肤病学与外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国外发展较快,但国内开展此专业的较少.近年来,一些皮肤科医生已在逐渐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科亦开展一些疾病的外科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8年3月~2000年3月我们应用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1 临床资料5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女47例,男9例,年龄小33~57岁,平均42岁.病程1~9年,具有典型皮损,上下眼睑内眦部桔黄色斑块,对称分布.
作者:乔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于1996年1月~2000年1月,对32例复发性CA实施综合性治疗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复发性病人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复发次数少3次,多达9次.病程短7个月,长的18个月.年龄20~52岁,平均32.5岁.有包皮过长者3例,合并其他STD 5例,已婚2例.
作者:郑沛光;阮培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缠绵难治,极易复发,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不甚明显,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免疫调节剂斯奇康注射液(长沙九芝堂集团公司生产,0.5mg/1ml/支)治疗慢性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涛;朱岩;蔡淑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银屑病,按现代医学模式属于心身疾病范畴[1].治疗较为困难.我们从1995年元月至1999年元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46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6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2~15岁,平均10岁.病程1周至6个月.
作者:黄二顺;李春梅;张新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陈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200例病儿,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7天~12岁,平均为8.21岁.1.2潜伏期15分钟至22天,平均为8.72天.1.3致敏药物抗生素128例,镇静催眠抗癫痫药物21例,解热镇痛药36例,磺胺药物6例,喹诺酮类药物5例,中药2例,其他药物2例.
作者:何敏;宋宁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状况及抗生素抗菌作用,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和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英国DXOID公司衣原体抗原抗体检测板及法国BIOMERIEUX公司MY-COPIASMAIST试剂盒对4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分泌物,前段尿、前列腺液等标本进行衣原体(CT)检测及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高30.9%,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低14.3%,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合并感染常见,UU与CT合并感染也常见,MH与CT合并感染较少,共检出15株支原体阳性株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原始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53.3%,80%,33.3%,86.7%,33.3%,86.7%,耐四环素的UU及MH对红霉素及强力霉素有较高交叉耐药率分别为70%,60%.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的病原菌,对其进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云;赖宏芳;李海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白塞氏病5年,伴右小腿溃疡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月,右小腿胫前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皮肤出现一约花生米大小红结节,伴轻度疼痛.约10天后此红结节表面皮肤破溃,渐扩大形成一约胡桃大小深溃疡,其周围皮肤红、肿、热,明显疼痛,伴畏寒、发热(体温未测).静脉滴注青霉素针数天无效.
作者:王红云;何黎;徐延华;王朝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派瑞松(复方达克宁)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达克宁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杀菌抗炎外用制剂.我们自1998年8月~2000年4月,应用派瑞松治疗了100例儿童湿疹皮炎患者,并用丙酸倍氯美松软膏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疥疮发病的关系.方法调查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在番禺区新沙医院就诊的疥疮患者,搜集番禺区的有关气象资料,进行逐一回归分析.结果平均气温与疥疮发病人数的关系呈负相关(r=-0.0943),平均相对湿度与疥疮发病人数呈正相关(r=0.0683),日照时数与疥疮发病人数呈负相关(r=-0.0943.结论疥疮发病与气象因素有关.
作者:古东;姚集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