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庆华
新生儿脓疱疮属急性化脓性皮肤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以往我们通常采用龙胆紫药水外涂,疗效欠佳.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百多邦软膏对88例新生儿脓疱疮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靳铁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沙眼衣原体(CT)在性传播疾病(STD)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NGU)40~50%由沙眼衣原体引起,检查衣原体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对细胞涂片做姬姆萨(Giemsa)染色;也可以做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标本中有无感染衣原体包涵体或原体.
作者:沙仲;朱晓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我州2000年元月~12月新登记的847例STD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保护人群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及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性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源847例新登记病例均来自2000年度文山州八县一所性病监测机构,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卫统38表登记、收集、统计而得.
作者:龙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9年9月10月,我院新建学生宿舍区出现大量毒隐翅虫(Paederus),从而引起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的爆发流行.在学校整治宿舍周边环境的同时,我教研室利用半边莲(Lobelia cknensis Lour)、藤黄(Garcinia henaburyiHook)等配制的莲黄苏打液用于治疗学生的隐翅虫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刘彦;梁瑜;曾桥;李彬彬;程爱兰;郭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例1,女,45岁.因下唇增厚、糜烂、结痂伴灼痒20余年,2000年2月18日来我所求治.该患者自20年前开始,下唇经常出现约黄豆大小黄褐色结节、灼痒、触痛明显,表面破溃溢出粘性分泌后自愈.病情反复发作后,下唇逐渐增厚、糜烂、产生色素沉着斑片.
作者:于广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老年斑、皮肤老化是高海拔地区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但男性多见,我科1983年在西宁地区(海拔2260m)普查了青海畜牧厅、水利厅、地质局职工1000人皮肤老年斑、皮肤老化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邢国琴;侯建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从1995年8月~1998年5月应用盐酸大观霉素配伍利福平、强力霉素治疗急性淋病1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湖;何金华;罗淑华;许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笔者采用达克宁霜加米醋治疗浅部真菌病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海洋;薛金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化妆品皮炎是化妆品引致的接触性皮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化妆品的品种、产量和应用的日益增多,其发病率也日趋增高.我科自1997年元月至1999年6月发现化妆品皮炎约200余例,今将资料较完整的104例报告于下.
作者:唐鸿珊;胡白;赵政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自1994年~1999年5年内共收住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63例,其中脓疱型银屑病47例,红皮病型银屑病16例.通过分析,有诱发因素共25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单筠筠;王一玲;王松;许爱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自l999年10月至2000年5月使用佳程药业(贵州)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玫芦皮疾灵软膏外用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并与痤疮平软膏外用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明;张壤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于1999年4月~9月,用斯皮仁诺短程疗法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花斑癣,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3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A)治疗方法很多,但很容易复发.复发原因主要是亚临床感染及HPV的潜伏感染未能根除而成为复发源.笔者于1998年1月至1999年9月,应用CO2激光加阿昔洛韦治疗CA,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焕英;汤军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派瑞松软膏为西安杨森公司生产,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等特点.我们自1999年3月起试用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效果满意.现将有随访记录的36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福昌;刘金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采用分泌物涂片、培养及衣原体抗原快速检测法,对35例有临床合并症的初诊病人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亚琴;夏福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淋病后综合征(PGS)是淋病经及时、正规、足量治疗后,患者仍持续存在的一组不适的症候群,包括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生殖器症状、性功能症状,并反复检查病原体无阳性发现.笔者就1993年7月~1998年10月所诊治的21例男性PGS患者的康复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胡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李玉叶;何黎;徐延华;王正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对76例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及ENA多肽抗体进行了同步检测,并做了400例正常人群IgA、IgG、IM及补体C3、C4水平的调查,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与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的结果,在结缔组织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
作者:朱根忠;吴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于洁;王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