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梅;段逸群
作者:邢国琴;侯建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自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共诊治带状疱疹427例,其中368例病史资料较完整,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英;范会英;张云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男性肛周巨大尖锐湿疣,是指发生在肛周的疣体过度增生成菜花状、鸡冠状,超过蚕豆大小的尖锐湿疣,临床中比较少见,仅占我科尖锐湿疣患者总数的5%左右.该病诊断较为容易,但在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手术切除、激光烧灼炭化、药物腐蚀等都具有副作用大、术中(后)容易出血且不易止血、容易复发等缺点.
作者:赵宏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病名来源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简称AGA)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病.过去又称寻常秃发(Common baldness)、早秃(Alopecia Prematura)或脂溢性脱发(Seborrheic Alopecia),以上病名沿用多年,直至1960年才由Orenlreich氏首先命名为AGA,因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性素质和雄性激素有关[1].
作者:宋宁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采用分泌物涂片、培养及衣原体抗原快速检测法,对35例有临床合并症的初诊病人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亚琴;夏福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李文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科自1996年至今运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手掌、足蹠部鸡眼185例,获得较快而满意的疗效.兹将疗法及疗效汇报如后.
作者:周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余跃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由医学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损伤及皮肤病正逐渐引起重视。现就一些常见的由医学节肢动物引起的病征及其对策叙述如下。
作者:周吉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派瑞松软膏为西安杨森公司生产,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等特点.我们自1999年3月起试用派瑞松治疗阴囊湿疹,效果满意.现将有随访记录的36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福昌;刘金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8年3月至2000年5月采用自制复方酮康唑酊治疗脂溢性皮炎与乐肤液(天津市津东制药厂)进行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4年6月至2000年2月我们用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中心研制的精制蛇毒酶乳膏(下称蛇毒乳膏)治疗慢性湿疹240例.其中资料完整的2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子华;阎桂荣;柴国义;于志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现将我科近5年收住院治疗的142例银屑病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为我科1990年~1995年间收住院治疗的病例,资料齐全,诊断明确.142例患者中汉族109例、男性65例、女性44例,发病年龄小4岁,大68岁,平均32.5岁,患病时间短6天,长30年,住院天数短10天,长72天,平均住院天数23.13天.
作者:王国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生儿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差易被感染,如治疗不及时可致全身感染,引起败血症,现将近几年我科收治的新生儿严重皮下坏疽及皮肤感染治愈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杨芳;吴琼华;张路;胡玫;刘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于1999年2月~12月应用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86例(有完整治疗记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玲;牛丽敏;马超;吴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临床上主要给予抗组织胺药治疗,但同一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疗效会降低.康夫丽尔(化学名氯环利嗪)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个新的抗组织胺药,现将我院于1998年5月至1999年3月期间,应用该药治疗荨麻疹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湖;王标;於如军;李德健;郑尧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于1999年4月~9月,用斯皮仁诺短程疗法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花斑癣,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3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A)治疗方法很多,但很容易复发.复发原因主要是亚临床感染及HPV的潜伏感染未能根除而成为复发源.笔者于1998年1月至1999年9月,应用CO2激光加阿昔洛韦治疗CA,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焕英;汤军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对76例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及ENA多肽抗体进行了同步检测,并做了400例正常人群IgA、IgG、IM及补体C3、C4水平的调查,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与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的结果,在结缔组织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
作者:朱根忠;吴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常年气候温暖,适宜真菌生长繁殖,皮肤癣菌病的发病较高.从1988.4~1998.12我们对皮肤科门诊拟诊为头癣、体癣、手足癣、甲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等病的患者进行了常规真菌镜检,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致病菌分离培养,结果从824例拟诊为皮肤癣菌病患者中分离出致病性真菌17种,589株.现将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曾令济;冯艮甫;罗时艳;苏艳琼;涂宏伟;宁娟;康忠洋;饶红君;李玉安;李玉玲;王光鼎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