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通气病人鼻胃管对胃液返流和误吸的影响

张庆玲;刘明华;刘玉馥;王仙园

关键词:胃液返流, 机械通气, 鼻胃管, 误吸
摘要:目的探讨鼻胃管是否增加机械通气病人胃内容物的返流和误吸.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机械通气可望>96 h的26例患者在带或不带胃管时胃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鼻胃管存在时返流次数(88.3%VS77.3%, P=0.034)和吸入次数(27.5%VS21.8%, P=0.319)比没有鼻胃管时高;口咽部分泌物(5 286±2 535 VS 3 575±2 191,P=0.022 )和支气管吸出物(536±273 VS 432±258, P= 0.169)的放射水平也较没有鼻胃管时高.结论鼻胃管的存在是胃内容物返流的潜在危险因素.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气管造瘘术后放疗并发痰栓阻塞气道护理一例

    术后放疗是杀灭手术局部残存肿瘤的有效方法,但是放疗也常引起一些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 可能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甚至危及生命.2003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食管癌气管造瘘术后放疗7天突发心慌、呼吸困难伴咳嗽患者,后确诊为放疗后呼吸道粘膜坏死与痰液结合形成痰栓阻塞气道,经及时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张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重症患者留置胃管的时机对防止误吸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对防止误吸、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患者入院即刻留置胃管;对照组53例患者按常规时间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实际误吸、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实际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可减少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还可以通过胃肠给药,防止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韩静;董津平;李雪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运用循征护理指导小儿颈外静脉采血

    颈外静脉是小儿采血常用的部位,由于小儿好动,影响操作因素多,其100%的成功一直是临床追求的指标.我们以循征护理的方法将现有的证据运用于小儿颈外静脉采血的操作过程中,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月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护生在SARS流行期间的情绪和行为体验研究

    针对我院护生面对SARS时产生的心身应激反应,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访谈法)对研究参与者在SARS流行期间的情绪和行为体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思念亲人的感受,部分参与者想逃离疫区,采取过度防护措施,少数参与者擅自离校返家.由此提示:应加强当代护生的心理和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激训练.

    作者:张立杰;陆萍静;高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缩短妇科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临床观察

    腹部手术病人由于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常在手术后出现腹胀现象,若不采用任何方法促进排气,肛门排气时间常需72 h[1].目前已研究出的许多方法如:温水足浴可促进妇科病人肛门排气、早期进食可提前排气以及足底按摩、足底熨、电刺激、针灸、中药汤等各有所长.我们结合妇科疾病护理特点,将温水足浴与早进食有机地结合,在促进肛门排气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张秀伟;司荣吉;刘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快速输液加压装置的改进

    目前,瓶装液体在临床静脉快速输液中,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和血管钳来完成的.其方法是先用注射器抽吸一定量未经过滤的空气,通过输液器通气管,向瓶内推注空气,途经无菌液体,上升到液面以上,产生一定的压力,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由于输液器瓶口插针较短,在液面以下,所以,当注射器内的气体注入到液体瓶内时,未经过滤的气体通过液体上升易造成液体污染.同时,推注气体后必须立即用血管钳夹紧通气管,否则液体易自通气管溢出,如此反复进行,操作中容易造成污染和药液浪费,常常需要两人来完成,工作效率低.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通过反复实践,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快速输液加压器,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ZL03270066.0.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学芳;于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消痔灵加醋酸泼尼松龙局部注射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观察消痔灵加醋酸泼尼松龙治疗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汇总52例采用消痔灵加醋酸泼尼松龙局部注射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人,总结注射治疗过程和护理内容,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瘤体完全消失,皮色正常,无功能障碍49例,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瘤体缩小一半以上.需其他方法辅助治疗者2例.注射3~5次无效者1例.结论消痔灵和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加强局部护理,防止破溃感染,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范红艳;李丽民;闻智;王春喜;彭正;孟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

    心包穿刺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操作.对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常需反复多次进行穿刺,不仅增加了危险性,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对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老年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传红;王玉桥;曾磊;李文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的体外实验和临床探讨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给患者减少了多次穿刺的痛苦,但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耗材,也增加了护士被针刺血源污染的机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同时,因反复应用肝素封管,对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潜在危险[1]. 2001年2月~2003年10月我们观察112例使用留置针与CLC2000型接头联合应用于静脉输液的患者,临床效果很好.同时亦作了体外试验,表明可来福接头内不含肝素,确定可产生瞬间持续正压.

    作者:张梅;马建新;魏爱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突出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因此,根据不同的临床时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减慢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梅玲;李建梅;付永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院护理在职教育管理与实践的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医院内在职护理教育工作.方法通过借鉴美国医院管理模式,建立一系列在职护理教育的管理工作制度,每年根据需要制定并有效地落实各项在职护理教育项目.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临床综合能力,在职护理教育受到了护理界、护士的广泛认同.结论有效的在职教育管理与实践是目前医院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提高护理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应引起护理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冯金娥;杨丽黎;叶志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套入式结肠直肠粘膜吻合保肛术后腹泻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套入式结肠直肠粘膜吻合保肛术后腹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7例保肛术患者手术后、术后化疗、放疗期间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发生腹泻的不同原因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107例腹泻中因手术因素67/109例(61.5%),化疗因素33/86例(38.4%),放疗因素7/21例(33.3%).轻度腹泻48例(44.6%),中度腹泻50例(46.7%),重度腹泻9例(8.4%).107例腹泻患者经给予饮食调节护理、药物治疗、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训练、肛周局部皮肤护理等措施,103例(96.3%)腹泻症状得到完全控制,基本恢复到正常排便;4例(3.7%)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腹泻不同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能有效地控制、改善、缓解腹泻,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梅;桓灵芝;武建华;夏卫红;陈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密闭式采血法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护理

    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脐血量的多少、单个核细胞(MNC)的多少是决定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首要因素.而脐血采集的方法和时间对脐带血血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脐血采集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之一.我院采用密闭式采血法成功完成9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脐血采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凤;徐宏蕊;张丽英;谷景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直肠癌患者的生活体验及应对方式

    为进一步研究直肠癌病人的生活体验及应对方式,我们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试图进一步理解肠癌病人施行永久性人工肛门手术经历后的体验,探讨体验的本质,研究结果将对肠癌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实践提供有指导意义的线索.

    作者:何利;文小平;郭永洪;周红;宋瑞娟;陈大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控制性脐带牵引法助娩胎盘对第三产程的影响

    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产后出血量的多少与第三产程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产后出血量随第三产程时间的延长而递增.为了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第三产程出血量,笔者采用控制性脐带牵引法助娩胎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友霞;王敏;骆书菊;宋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静脉液疗计划护理

    目的为有效地救治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提高液体与电解质补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36例ACST病人基本情况、主要病因、病情、脱水程度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现状的了解,制定、实施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抗休克、抗感染等液疗计划,找出对该类疾病液体疗法护理的一般规律性,并与前5年36例ACST病人液疗传统护理效果对照.结果两种液疗护理方法经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以液疗计划护理组治愈率(86.11%)高于液疗传统组的治愈率(55.1%).结论液体与电解质补充计划护理对有效救治ACST病人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国仁;柯鑫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程管理

    目前,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但如管理不善,将危害患者健康,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甚至回流社会,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1].现将我院三年来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明红;潘爱娟;彭根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颈咽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刺激或压迫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它可以部分出现特异性症状.例如:颈咽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咽堵、咽痛、吞咽有异物感.由于人们对此病不太了解,不认为是颈椎病所造成的症状,因此,求医过程走了弯路.临床实践证明:颈咽综合征属于颈源性疾病范畴.颈源性疾病是指在颈椎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引起颈椎以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引发的特定临床症状和体征.现将我们对颈咽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护理理论

    奥瑞姆的自护模式2 奥瑞姆自护模式的基本内容2.1.1 自护不足理论自护不足(self-care deficit)是指人在满足其自护需要方面,在质或量上出现不足. 当自护需要小于或等于自护体的自护能力时,人就能进行自护活动.当自护体的自护能力小于自护需要时,就会出现自护不足.这种现象可以是现存的,也可以是潜在的.自护不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体的自护能力无法满足自己的自护需要;另一种是照顾者的自护能力无法满足被照顾者的自护需要.自护不足理论是奥瑞姆自护模式的核心,明确指出了护理的工作范围.自护不足是护理的工作重心,护士应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确定如何帮助病人,与其他保健和社会教育性服务机构配合,形成一个帮助性整体,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帮助.

    作者:袁浩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在国外已有近10年的历史,其疗效确切,且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在国内此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开展得还很少[1].我院2002年11月~2003年4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行胃底折叠术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4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余如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