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景
介入治疗需在导管室内进行[1],通过影像学引导,经皮穿刺插入股动脉,进行药物灌注.使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我院1995年8月~2002年6月开展介入治疗消化系统中、晚期癌和复发癌232例.除1例因制动时间内起床小便引起局部出血,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吟卿;韩奕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新理论、新知识的引进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除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外,人们更注重用同属心理治疗的有效方式音乐疗法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亚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寻找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提高阴道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对300例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按预先设计好的阴部自我护理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指导.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阴部自我护理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指导优于常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韩玲;邓家忠;黄丹;罗桂凤;吴世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知识和建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社区中100例老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知识得分由21.34提高到34.17,其亚类健康责任、饮食营养和身体运动的得分也明显提高(P<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由教育前的37.55提高到教育后的51.93(P<0.005),除精神健康行为外,其他亚类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社区开展长期、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责任感,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素珍;朱丹;李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稀释肝素与注射用水稀释肝素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重症监护室30例患儿分别用二种不同稀释液稀释肝素采血气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生理盐水稀释肝素的血气结果比注射用水稀释肝素的血气结果血钠高、血钾低,pH值低,Hb高.结论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的有:pH、Hb、Na+、K+.
作者:李燕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HCC)侵犯下腔静脉并延伸至右心房,一般难以行手术治疗.近,我院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成功地完成了一例右后叶肝癌切除,右心房和下腔静脉切开癌栓取出术.这在我国尚属首例,现将该手术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廖培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健康宣教、娱乐疗法、给药治疗等,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作者:洪贵英;文若兰;朱美玉;赖敏贞;廖少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国产WGW24、26、29、32型弯管形吻合器用于临床后,为广大外科医务人员所肯定,是目前器械吻合中较为理想的吻合工具.吻合器的准备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现将我院手术室护士在准备吻合器中常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岳琴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监护病房中高血钠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用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系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发生高血钠的危险因素.结果监护病房中高血钠患者的发生率为16.55%,高血钠发生与患者不同程度的意识水平、尿量、高热、基础疾病较严重、经口饮水受限及使用脱水剂不当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高血钠是监护病房中常见并发症,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减少发生率.
作者:张焕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平均大气压76.2~77.6kPa,标准大气压为101kPa.由于气候干燥,湿度和氧分压均较低,且气管切开后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多数神志不清,反应迟钝,无力咳嗽等,在管理和护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管理不好,护理不当,将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ICU病房一年来收治的20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引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针刺伤传播,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1].据报道[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针刺伤,其中,被刺伤者中护士占80%,致使国外学者对此展开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的职业因素[3],并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针刺伤这种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引起大多护理人员的重视.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倍增的趋势,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这些都使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疾病的防护也就更为迫切,为此我们对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进行了改进,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雪萍;任改英;李亚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应激是指有害或过强刺激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反应,可导致机体多种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的改变,甚至造成机体代谢紊乱,组织器官功能衰竭[1] .引起应激的因素很多,有机械性的(如创伤)、物理性的(如过冷、过热)、化学性的(如毒物)、生物性的(如急性感染),也有心理方面的(如惊恐、精神过度紧张等).营养是提高动物或机体抗应激能力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现将国内外关于不同营养素对高温或创伤等严重应激干预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影;李亚洁;翟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与开放性手术取石的护理方法的差异,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腔内碎石组和开放手术组的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在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创伤痛苦等方面作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传统开放取石术比较有较大优势.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小、留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鲁金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323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进行了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症的筛查.方法采取尿蝶呤分析及BH4负荷试验.结果在323例HPA患儿中有14例为BH4缺乏,经BH4等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尿蝶呤分析是BH4缺乏常用的筛查方法.BH4负荷实验是临床上诊断BH4缺乏症比较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月君;邹燕楠;张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外科1997年1月~2001年12月对收治的48例60岁以上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通过加强饮食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在促使患者顺利康复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律平,正名盐酸普罗帕酮片,为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律失常等.用量过大可产生心脏停搏、传导阻滞、低血压等,大剂量服毒自杀后果不堪设想并较为罕见.现将抢救心律平中毒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严丽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指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本文报道通过B超、X线、肉眼及尸检等监测手段发现并确诊的先天畸形围产儿145例.出生缺陷是导致孕早期流产及死胎、死产、新生儿残疾的重要原因.对于存活儿,由于形态结构的缺陷,将对其生存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甚至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婴儿的出生率,出生缺陷的监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丽;干亚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IABP全称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是将一特定的球囊装置置入降主动脉内,在心电图触发下,经充气装置使其与心脏本身的收缩及舒张呈反向搏动,从而降低心脏收缩期的阻力及增加舒张期心脏冠脉系统的供血而达到治疗目的.IABP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等.泵衰竭是指严重的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肌病变所致的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及急性左心衰,尤以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使用IABP缓解心衰,行PTCA,为患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治疗争取了时间.使用IABP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但IABP所带来的并发症,如:下肢缺血、气囊破裂、感染等,其致命性并不亚于原有病本身,所以对IABP的护理观察就显的尤为重要.我科1998年5月~2002年5月收治11例泵衰竭后使用 IABP的患者,无1例死亡,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邸晓瑞;王俊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临床少见,该病发生率可占总尸检病例的0.25%[1],是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为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四肢瘫痪,假性球麻痹,后发展成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随时可危及生命并造成终身残疾[2].2001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住了一例重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基本痊愈,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住院天数137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费素定;邵亚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低钾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总结49例颅内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低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及时纠正了低钾,并防止了补钾意外.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观察、注意预防血清钾降低及补钾过程的护理,能降低因低钾引起的不良后果.
作者:黎艳;杜芸;青燕;戴新菊;庞兰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