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肖柳红;刘湘屏;刘丽雄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内炎,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控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近半年来的480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人进行统计,并对术后发生眼内炎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例发生医源性感染,细菌培养分别是铜绿假单孢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经抗感染治疗,1例无效,行左眼内容物挖除术,1例眼内炎得到控制,治愈后患者出院.结论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杜绝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改造器械托盘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中的患者体位为截石位.医生的操作岗位在病人截石位的下方,面向病人取坐姿,双手悬空进行手术.这种传统的术式,存在以下缺陷:(1)术者手臂因长时间的悬空,肌肉易疲劳,不便于精细的操作;(2)术者因坐姿较低,肘部与膝部易接触,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3)手术器械通常放在术者身边的小推车上,不方便术者取用操作.为了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将一个改造过的、高度为55cm的器械托盘应用临床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好方法.方法将剖宫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四组,在术后6 h分别给A组温水足浴,B组果导口服,C组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D组不施加任何因素,观察各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12.61 h,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是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好方法,对术后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彭桂芝;黄瑛;尹广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阶段性健康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有90%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由于部分患者的知识缺乏,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指导,有效地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陈敏;田耘;袁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滴前列地尔速度探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静脉滴注的适宜速度.方法将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采用前列地尔100μg加入5%GS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滴速分别为24滴/min,12滴/min,6~8滴/min,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均为10d.结果 A、B、C 3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UAP时,静滴速度以12滴/min较适宜,其发生不良反应少,输液时间适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素平;徐翠霞;周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在血液净化中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开始透析的新病人中有25%是糖尿病患才.

    作者:贺显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可拆卸外套管的新型气管套管的研制及使用

    气管套管主要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临床上常用的气管套管主要有金属、塑料和气囊气管套管,每种套管都有内套管、外套管,内套管可随时拔出清洗消毒,而外套管则长期固定在患者气切部位,不易取下清洗和消毒,造成严重污染.经过细菌培养,外套管壁上存在着致病菌,尤以痰液分泌物增多时更明显,因而增加了伤口和肺部的感染率.为此,我们研制出可拆卸外套管的新型气管套管,将外套管设计成2~3片,可随时拆卸清洗消毒,又重新组合安装插回气管内(该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02222056.9).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贵阳市不同等级综合医院陪护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贵阳市不同等级综合医院陪护现状,以促使医院陪护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对贵阳市四所不同等级医院的陪护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医疗市场对陪护有一定需求,但目前陪护主要来自病人家庭 ;理想的陪护应满足责任心强、收费合理,有一定医护常识,对医院环境熟悉,能吃苦等基本条件;人们对构建医院职业陪护赞同比的大.结论医疗市场是需要职业陪护的,这一矛盾的解决有待于政府、医院、社会的通力合作.

    作者:喻茂娟;黄德远;夏曙华;何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力资源重组的做法与体会

    医院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建立优质、高效、低耗、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讲究成本效益,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必须研讨的课题.我院胃肠外科作为护理部人力资源重组的试点区运行了近两年,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新梅;陈利芬;张振路;劳雪英;黄漫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的健全,由学校培养的社区护理人才直接配备社区护理岗位是必然趋势,因此,在现有高等护理专业中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培养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宽厚的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需要是目前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可行方法.

    作者:李峰;韩杰;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护理

    目的总结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护士对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水平.方法对44例接受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患者在移植期间出现的口腔粘膜炎的观察、护理和治疗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44例有78%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粘膜炎,经过综合护理,除了移植失败的患者,余均在10~16天内好转.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对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相关性口腔粘膜炎护理的关键.

    作者:胡晓蓉;廖巧芬;管文化;俞伟萍;章凌红;祝雄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目前国内有关脑卒中患者早期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的研究较多,但对患者出院后ADL研究报道不多,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我们对出院后的96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王元姣;付金英;娄玲娣;葛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与评价

    目的改进清洁灌肠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12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灌肠时间平均约为5 min,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16号导尿管,插入肛门深度增加为17~20 cm,灌肠时间延长为平均约30 min.观察灌肠效果及灌肠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量多(P<0.01)、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效果优良率高(P<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进后的清洁灌肠方法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并减少了清洁灌肠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

    作者:蔡怡;柴凤婷;汪贵茹;杨桂云;赵俊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脉搏氧饱和度监测报警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脉搏氧饱和度监测(SP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房.

    作者:金姚珍;李秋芳;魏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动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氢氟酸烧伤的护理

    氢氟酸烧伤除具有一般烧伤特点外,由于氟离子的渗透力极强,可引起组织液化、骨质脱钙和深部组织迟发性剧痛等严重后果[1].其治疗关键就是尽快补充钙剂以中和渗入深层的氢氟酸.传统大多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动脉给药由于注射难度大,对护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并发症严重而较为慎用.我科对9例氢氟酸烧伤患者采用动脉注射钙剂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易兴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液中液平面过低的四种处理方法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及大手术时,因输血输液量大、速度快、治疗药物复杂及巡回护士需反复给手术台添加纱布、针线等其他物品,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有液平面过低的情况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输液平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宝宁;宋芳;田丽;李秀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控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近半年来的480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人进行统计,并对术后发生眼内炎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例发生医源性感染,细菌培养分别是铜绿假单孢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经抗感染治疗,1例无效,行左眼内容物挖除术,1例眼内炎得到控制,治愈后患者出院.结论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杜绝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肖柳红;刘湘屏;刘丽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毒症性脑病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尿毒症性脑病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及时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我科1991~1999年共收治尿毒症脑病患者39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新;何小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唇裂术后局部早期冰敷的疗效观察

    唇裂术后患儿麻醉作用消失后,因缝合口疼痛和肿胀,患儿极易哭闹,使缝合口张力增大,疼痛更甚、肿胀更重、渗血愈多,致缝合口愈合慢,重者裂开等后果.口服给药止痛吸收时间长、起效慢,婴幼儿经口给药困难.肌注止痛易引起患儿注射区硬结.曾有文献报道:美国对唇裂术后患儿立即给予冰块局部冷敷[1].为了验证此方法的疗效,我科选择140例唇裂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术后局部早期冰敷,旨在探讨唇裂术后早期冰敷的止痛、消肿、减少渗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瑞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高原心脏病围术期中的应用

    我院地处3 700 m的高海拔地区,这里有大量的常居者和世居者,他们成为人类低氧习服适应的象征.由于海拔增高,引起大气压下降和氧分压降低,导致人体的低氧血症,并引起显著生理变化和一系列临床问题,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对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刘坤;张进滨;汪微;邓红春;马楚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学

    循证护理与护理质量提高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兴工作方法,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佳的护理。

    作者:宋锦平;成翼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