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性病门诊就诊患者艾滋病健康知识促进干预效果评价

杨江华;凌剑波;袁浩泉

关键词:性病患者, 艾滋病, 健康知识, 促进, 干预
摘要:目的 评价江川县性病患者性病/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促进与干预措施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江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性病门诊2001年~2005年来诊性病患者实施2次性病/艾滋病健康知识促进与干预措施,以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 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认识态度改善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实施效果良好.并具有可行性.对性病感染者这一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应加强,在性病患者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昭通市1996~2011年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艾滋病疫情态势,探索有效的防治策略来控制HIV感染率.方法 对昭通市1996~2011年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1年底,昭通市累计报告HIV/AIDS共计2 001例,其中AIDS病人398例,死亡报告273例,注射毒品传播占30%,异性间传播占65.8%,外出务工人员HIV感染者占累积病例报告的53.5%.结论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首,感染者以外出务工人群为主,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并教会他们预防措施是当前昭通市防治艾滋病主要策略.

    作者:杨婷;金碧荣;曾义虎;张金元;王兴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缔组织病的面部表现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CTDs)是一组与免疫相关,侵犯全身多系统的组织器官中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和基质的疾病,主要包括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及多发性肌炎等.皮肤表现往往是这些疾病为突出,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全面的了解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对正确诊断、更好的评估预后及有效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常可引起面部受累的结缔组织病主要包括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硬皮病.现就结缔组织病引起的面部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常建民;吴亚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与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40例疗效观察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面、胸背等处,形成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损害[1].原发性痤疮好发于青年人,严重影响美容,给患者带来苦恼.我科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药内服与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患者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黔蜀;杨登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液氮喷射棉签法治疗寻常疣疗效观察

    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分别应用液氮喷射棉签冷冻法和铜头接触法治疗寻常疣,对两种冷冻治疗的方法、疗效差异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秦晓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长效抗菌材料在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弹力加压疗法对烧伤后康复期患者肢体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将2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两侧肢体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弹力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卡星洗剂联合弹力疗法.分别在不同时相观察创面分泌物减少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创面总体痒痛感觉进行自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分泌物减少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入组后第7、14天患者主观痒痛感觉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联合弹力加压疗法对烧伤后康复期患者肢体残余创面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锦雄;曹大勇;李建伟;曹文德;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固卫御风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固卫御风汤口服,同时服用咪唑斯汀;对照组只给予咪唑斯汀口服,2周后根据症状体征及冷刺激实验的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并对痊愈患者在疗程结束后12周时追踪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2周后痊愈患者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固卫御风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此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窦海忠;杨伯艳;周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由于麻风是一种潜伏期长,而且目前又无一级预防措施的慢性传染病,因此麻风病达到基本消灭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麻风病仍将在低状态下流行.三明市于1993年达到以县级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至今已过去近20年,本文结合我市达标后的做法,就低流行状态下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吴运汉;伍显明;俞建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局限性硬皮病的诊治概述

    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LS)也称为硬斑病(morphea),是一种以局限性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涉及血管改变、免疫系统活化和失调、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纤维化,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自身免疫、微嵌合性、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及其组织抑制因子、活性氧簇等有关.本病缺乏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也无特效的疗法.现总结近年来LS病情评估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秋宁;杜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形态特殊的混合痣1例

    患儿女,11岁.因全身皮疹10年余、渐增多,于2011年7月1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出生时,家长发现颈部有数个米粒大小红疹,无疼痒等自觉症状,故未来就诊.2岁后躯干、上肢逐渐出现外观类似的红疹,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儿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智力及体格无异常.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马莹莹;普文静;普雄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肥大细胞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出生7月,回族.因左上臂屈侧见一蚕豆大小的禇色结节,曾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不明确,外用软膏(具体不明),皮损未见好转.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损面积稍增大.为明确诊断和彻底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8kg,足月剖腹产,母乳喂养.父母均健康,其家族否认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未到过传染病流行地区.

    作者:王朋;吴秀娟;普雄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EGFRI抗肿瘤靶向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的表现和防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已经证明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大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靶向药物耐受性好,通常出现轻微或中度的毒副反应.尽管大多数不良反应是可以得到迅速处理的,但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仍能够发生,其中常见的是皮肤不良反应,了解其副作用的病理基础,以便能够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龙庭凤;何黎;李云霞;李杨;谢琳;沈丽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银颗粒、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消银颗粒、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均口服消银颗粒,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 治疗1周、2周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银颗粒、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陈鹏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危重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12月住院的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9例危重型患儿经积极抢救治疗,除1例肺出血患儿,入院时血压高达170/104mmHg,经抢救11小时无效死亡外,其余58例临床治愈出院.59例粪便均经RT-PCR核酸检测,检出病原43例(72.88%),其中EV 71阳性40例(93.02%),CoxA 16 3例(6.98%).本组病例均有肢端凉、高血压,其中15例为严重高血压,在积极治疗重型基础上,全部病例均及时应用酚妥拉明治疗高血压,给予(4~20)μg/kg/min静脉滴注,其中7例应用酚妥拉明20μg/kg/min仍不能有效降血压,改用硝普钠治疗.4例应用了呼吸机治疗.经积极治疗,除1例肺出血患儿,入院11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58例治愈出院.结论 治愈的58例均成功及时控制了高血压.早期发现、诊断、积极治疗HFMD危重型,积极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静脉丙种球蛋白及机械通气的应用,是大限度降低危重型HFMD 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王明英;王美芬;杜曾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鲍温病的治疗进展

    鲍温病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有发生侵袭性鳞癌的可能性.鲍温病发病率的上升及人们对于美容要求的提高引起业内人士对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探索.鲍温病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冷冻、放疗、激光、外用5-氟尿嘧啶、外用咪喹莫特和近几年兴起的光动力疗法等,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本文就鲍温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禚欣欣;康定华;徐春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楚雄州职业教育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楚雄州职业教育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的现况,为云南省学校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和有效干预模式探索项目提供基线数据,并为制定培训手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楚雄州职教园区在校学生共1 01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总体较低,核心问题知晓率仅为65.2%(P<0.01),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平均知晓率仅为55.5%.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来源渠道主要是电视、报刊书籍、免费宣传材料、广告、网络等大众传媒,73%的同学对学校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教育满意.结论 职业教育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正在落实,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认知有错误,职业教育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作者:朱强;王林;赵会勇;周文能;杨晓煜;邹雅琴;代芳;董恩;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连续性肢端皮炎1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15例连续性肢端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皮肤组织病理及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 对15例连续性肢端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发病年龄在(7~50)岁,好发于指(趾)、表现为指(趾)末端红肿,皮下群集性水疱、脓疱,糜烂等,可伴有甲改变及地图舌等;②病程6月至20年不等,易反复发作;③ 组织病理特征: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皮突延长,可见Kogoj微脓肿,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慢性炎细胞浸润;④ 经口服阿维A胶囊、外用卡泊三醇软膏等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连续性肢端皮炎的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的密切结合,治疗较顽固.

    作者:邱梦桃;顾有守;薛汝增;潘慧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推广使用安全套行为干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思茅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基本情况、危险性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和自愿咨询检测等情况,为下一轮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目标人群采取随机抽样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201人中以(20~24)岁为主,占46.77%,其中初中文化占54.73%.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HIV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0.05%,每次与嫖客、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分别为89.06%和20.2%.自愿咨询检测率16.92%.结论 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与嫖客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高,而与固定性伴较低.还应加强固定性伴的安全性行为认识,建立良好的持续性的安全性行为,才能更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董成琳;华颍坚;杨玉华;李会兰;张勇;何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10年云南省20个县开展消除麻风运动效果评价

    云南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麻风高流行地区开展消除麻风运动(LEC),迄今已有近120个(次)县(市、区)开展过1次或多次LEC.从1996年勐海县作为全省第一个LEC试点到目前已过去15年的时间,2010年又在双柏等20个县开展了LEC,在15年的时间内反复开展LEC,效果如何?还有无必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从事此项工作?本文通过这20个县开展LEC的病人发现数,以及病人的畸残率、型比等指标与上一年度相应指标作比较,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周玉祥;张柱明;刘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三明地区54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血清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德国MEDWISS公司生产的AlleryScree系统对54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 54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sIgE阳性率51.67%(279/540).sIgE阳性个数愈多,总IgE值愈高;从数据上,2、3季度阳性个数多,经卡方检验,P<0.01,说明夏秋季节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高发时间段.结论 应用AlleryScree过敏原检测系统,使用吸入性与食入性联合检测试剂盒,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一次可进行20多种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可为临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良;伍珍凤;江园萍;罗秀招;范垂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皮肤物理抗菌膜在疱疹性口腔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皮肤物理抗菌膜(洁悠神)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采用一般疗法的同时用洁悠神作为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疗法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两组患儿治疗4天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显效率为6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显效率为4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洁悠神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优于一般药物治疗.

    作者:罗文英;龙小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