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咏梅
近年来,随着血液灌流技术的发展,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抢救能直接将毒物吸附排除体外,是目前迅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治疗方法.但抗凝方法的使用不当,可使灌流器内凝血发生率增高,这使该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中,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抗凝法,已在临床应用中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罗亦康;付饶;张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带状疮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的小水疱,沿一侧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愈合后极少复发.此病好发于春秋季,成人多见.祖国医学称为“缠腰大丹”、“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
作者:郜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是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止血.我科1999年2月~2001年2月采用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疗效显著,护理如下.
作者:黄美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的场所,很多患者需同时留置气管插管和鼻胃管.由于气管插管导致咽喉部狭窄,常使鼻胃管插入困难.插胃管时,胃管的头端经常滑至口腔中盘绕,虽利用导丝引导,仍须反复多次才能插入,或因无法插入而放弃置管.本科在2000年1月~2000年10月间,创用“连插法”插鼻胃管技术,使胃管得以顺利人胃,避免了多次插管的痛苦,提高了气管插管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成功率.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仙琼;晏小颖;顾爱莲;宋樱桃;滕漕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与病人体温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六组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病人行持续膀胱冲洗.结果20~38℃冲洗液冲洗膀胱,病人的体温差明显低于10~20℃组.结论20~30℃是持续膀胱冲洗的适宜温度.
作者:王芦萍;郭建华;李丽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可行性和阻碍因素的现状分析,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社区护理发展对策: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增进意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建立社区护理网络;开展社区护理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作者:李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本院门诊速诊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取得的效果,评价门诊护士在门诊速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本组1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健康教育组,另一组为未接受健康教育组,通过教学性解说及解答问题、讨论、示范、发学习资料等方式,采用交谈答疑式教育及随机性教育方法.结果将本组患者接受过健康教育和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某些项目所掌握的程度和效果进行了对比,除了心理卫生这一项外,各项的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指导本组门诊速诊患者的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用药知识、护理、仪器使用、看检查结果、留取标本以及测体温、测血压、测尿糖、维持治疗饮食,肢体功能锻炼、发病时采取体位等项目很有帮助,而门诊护士在对本组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邹小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采血标本法的比较,探讨采血标本时不取下针头将血液缓慢注人干试管会不会导致溶血.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抽血后不取下针头,对照组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缓慢沿试管壁注入干试管内观察两组血清钾离子均值有无差异性.结果两种不同采血标本法采得血液所测得血清钾离子均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用实验组方法采血标本不会导致溶血.结论采血标本时,不取下针头将血缓慢沿试管壁注入干试管内不会导致溶血,并可以减轻护士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作者:宋加荣;杨光;易宜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Convers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Nurse 师生对话How to Get Specimen for Urine Culture from a Woman Patient 如何收集女病人尿培养标本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儿科1997年8月~2000年10月,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远红外线照射下加用维生素E局部外涂按摩治疗早产儿硬肿症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琼燕;覃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护理高级人才的培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护理科研、教学和临床水平的质量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审时度势、调整方法、检验结果.方法在六年四届的本科高护儿科护理教学中,在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削减了理论课时数12.5%,增加了见习课,加快学生适应临床的综合能力.结果经过教研室专家的培养性上课和集体备课,使护理授课教师的构成比增加了56%,首次出现了护理主讲教师.结论通过实践,同学们反映良好,认为护理教师授课和专业更贴近,从而增强了专业信心.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责任感.初步形成了一套儿科护理的教学模式.
作者:张齐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严重危害青年女性健康的疾病,在我国患病率约70/10万.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有肾损害,神经系统侵犯等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60%,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作者:袁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老年男性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导尿困难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先用金属尿探扩张尿道后再置入硅胶尿管,反复尿道扩张容易引起尿道出血及尿道粘膜水肿,更加重导尿困难.我们采用尿管内置入自制金属导丝(直径0.2cm铜丝),形成一特殊的尿探,一次导尿成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余义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生理干预、心理干预、社会行为干预,运用ADL、SDS、SDSS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配对设计同时与住院病人相比较.结果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病人在疾病转归方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
作者:于卫华;李志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白果是落叶乔木银杏的成熟种子,其种仁含有脂肪酸、淀粉、蛋白质、组氨酸、氢氰酸等物质[1],肉香味美,具有敛肺定喘等功效,且营养价值丰富.因氢氰酸对人体有剧毒,口服致死量为0.06g[2].故过量食用白果,尤其是生食,易致急性中毒.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救治白果中毒患儿38例,现将急救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凤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是一个由服务对象、同行、专业人员及机构对预期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的机制.而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通过评定可以了解和掌握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人员情况,为以后的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1].
作者:邵爱仙;黄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内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那些广基或亚蒂不易被圈套者进行微波凝固气化效果甚好,对于多发性息肉更可一次多枚治疗.我院自1991年开展内窥镜微波凝固治疗技术以来,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38例,效果满意,现就护士的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龙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人们的思想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认为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长久地得到别人的爱.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与其他人形成互相依赖关系群体中的一个分子.
作者:翁庐英;阎成美;王晓霞;李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肌梗死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类型的冠心病.半数以上的心肌梗死病人都会出现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衰弱效应[1].Croog 1977年研究发现在美国70%的心肌梗死病人感到精力减弱,活动减少长达一年多[2].长期活动减少可导致休息时心率增加、血流缓慢、栓塞机会增多,肺功能减退、肌肉萎缩等,产生忧虑、自信心减退,加重了衰弱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又常常被理解为心脏病的加重,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作者:袁浩斌;杨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重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由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尤以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病死率居高不下.我院自1995年3月~2000年3月共收治重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30例(均手术证实),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国群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