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云;朱杏花;梁金秀;贾永红;郑翠云
近年来,随着血液灌流技术的发展,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抢救能直接将毒物吸附排除体外,是目前迅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治疗方法.但抗凝方法的使用不当,可使灌流器内凝血发生率增高,这使该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中,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抗凝法,已在临床应用中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罗亦康;付饶;张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与病人体温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六组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病人行持续膀胱冲洗.结果20~38℃冲洗液冲洗膀胱,病人的体温差明显低于10~20℃组.结论20~30℃是持续膀胱冲洗的适宜温度.
作者:王芦萍;郭建华;李丽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非肿瘤专科护士在化疗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医院肿瘤化疗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调查表对118名非肿瘤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士防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在临床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结论采取在校一上岗前一在科三级教育形式,加强防护知识的普及及专业培训,提供必需的防护用品及设施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以使护士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化疗药物的伤害.
作者:甘俊丽;谭艺真;谢向韶;陈理言;叶赛娟;竺筠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老年人的评估2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健康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艾瑞克森(Erikson)的发展理论,老年期任务是自我整合,若不能够完成可致失望.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许多人生大事,如:退休、工作和地位的失落、丧偶、亲朋好友去世、慢性疾病折磨、身体功能受限,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变,都可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老年人去适应这些改变.
作者:殷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高等护理自学考试是护理学历教育和护理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其主要方式是分散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的考试检验学习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和途径,对于护理人员巩固已有知识,拓展新的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就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对护理人员培养作一简要论述.
作者:施月姗;李桂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采血标本法的比较,探讨采血标本时不取下针头将血液缓慢注人干试管会不会导致溶血.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抽血后不取下针头,对照组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缓慢沿试管壁注入干试管内观察两组血清钾离子均值有无差异性.结果两种不同采血标本法采得血液所测得血清钾离子均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用实验组方法采血标本不会导致溶血.结论采血标本时,不取下针头将血缓慢沿试管壁注入干试管内不会导致溶血,并可以减轻护士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作者:宋加荣;杨光;易宜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工作模式[1].要求护士要按护理程序工作,每天对病人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寻找问题,重新确立目标,采取新的措施.
作者:蔡晓云;朱杏花;梁金秀;贾永红;郑翠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我科作为医院的模式病房之一,对全科所有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我们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12例颈椎前路减压带锁螺钉钢板(CSLP)内固定手术病人的科学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了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近年来国内不少中专卫、护校为顺应形势的要求,纷纷通过合并、重组、提高等方式向高层次发展.我校于1998年5月在中山医科大学护理系与其附属卫生学校的基础上进行合并,成立了护理学院,培养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的护理人才.
作者:梁群英;梁嘉定;林细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整体护理质量的评价,因涉及的评价因数较多,传统的检查评分法已不能适用.如何对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尚无系统、客观的方法来进行.现利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院外科的整体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准确客观地评价整体护理的效果.
作者:方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标准后外侧切口及前外切口是胸外科手术中常用切口.但因其切口较长,手术创伤大,影响患者的康复.微创切口由于其创伤较小,切口隐蔽,不易发现,符合了患者的需要而受到重视[1].我科从1997年1月~2000年7月,对65例预计胸腔内无粘连,手术操作范围相对较小的胸腔手术采用腋下直切口,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鲍向英;宋剑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悸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与患者的敏感性及心搏强度、速度或节律变化的程度有关.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的心悸,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死亡.故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冯正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人们的思想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认为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长久地得到别人的爱.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与其他人形成互相依赖关系群体中的一个分子.
作者:翁庐英;阎成美;王晓霞;李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因危险性高,技术难度大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急性CAG已作为AMI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临床应用增多.我院1995年4月~2000年2月已对24例AMI患者进行急诊CAG.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盛贻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病人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1].
作者:林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3例经皮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及护理体会.应用Amplatzer封堵治疗ASD是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术前密切配合医生做好病例选择、术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务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病人参与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及手术前夜测量两组病人的应激反应,并观察病人的配合程度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手术前夜的焦虑、抑郁和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配合程度及术后各项指标恢复都非常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病人参与护理模式可减轻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裴显俊;李瑛;李旭红;杨同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肺组织被气体压缩,影响患者气体交换的疾病称之为气胸.我院肺科常见的是张力性气胸,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主要是排气或排液,帮助肺复张,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状态,消灭残腔,逐步恢复肺的生理功能,以使患者减轻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映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本院门诊速诊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取得的效果,评价门诊护士在门诊速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本组1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健康教育组,另一组为未接受健康教育组,通过教学性解说及解答问题、讨论、示范、发学习资料等方式,采用交谈答疑式教育及随机性教育方法.结果将本组患者接受过健康教育和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某些项目所掌握的程度和效果进行了对比,除了心理卫生这一项外,各项的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指导本组门诊速诊患者的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用药知识、护理、仪器使用、看检查结果、留取标本以及测体温、测血压、测尿糖、维持治疗饮食,肢体功能锻炼、发病时采取体位等项目很有帮助,而门诊护士在对本组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邹小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脉炎平对药物性静脉炎和局部药物性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外涂患部的皮肤,每天三次.结果脉炎平能使Ⅰ、Ⅱ、Ⅲ度药物性静脉炎所致的疼痛分别平均在0.78 h,0.85 h,和10.33 h消退;使Ⅰ、Ⅱ、Ⅲ度药物性静脉炎所致的红肿体征分别平均在10.06h,20.80h,26.67h消退;能使绝大多数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炎症消退.结论脉炎平是一种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炎症损伤的良好药物.
作者:黄丽源;刘婉清;吴剑辉;高瑞珍;黄慧嫦;徐伯平;刘宗潮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