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40例的疗效分析

许伟

关键词:联合抗栓, 左卡尼汀, 心肌梗死,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以心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1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IL-6、TNF-α、CPR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冠脉损伤,提高疗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6例应用腋路臂丛神经扇形阻滞法的体会

    本文应用腋路臂丛神经扇形阻滞法协助手术26例,其中:无痛、肌松良好者22例;有痛感需静脉辅助用药能顺利完成手术2例;桡侧或尺侧阻滞不完善各1例.穿刺过程中刺破血管2例,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扇形阻滞法提高了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作者:娄菊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减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44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葛花解酲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用肝细胞膜稳定剂多烯磷酯酰胆碱300mg,3次/日,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花解酲汤口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戒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结果: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CT肝/脾比值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花解酲汤在一定剂量下能够保护肝细胞的功能,并且可抗肝纤维化和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对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军;王镜辉;田梦源;金阳;唐东昕;杨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的新生儿108例,在其家属知情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通过外周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96.3%(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81.5% (44/54);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提高临床能力的推拿教学体系改革

    推拿手法,是推拿防治疾病过程中,以手或手的替代物刺激人体的有一定法度及各种规范化技法,从而达到治疗、康复、预防或保健的作用.为使学生达到这一目的,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结合教学体系改革及加强实训,让其掌握推拿理论、手法之要点: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之理念.

    作者:张军;杨硕;向开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肉轮形色变化与小儿易患疾病的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肉轮形色变化与小儿易患疾病的关联性,拓展中医儿科望诊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小儿体质对小儿肉轮形色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小儿易患的五脏疾病为内容,设计肉轮形色变化临床问卷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制定四种肉轮颜色比色卡,将收集的102例小儿分为紫斑组与无紫斑组,指导监护人完成调查表填写,研究人员完成统计分析;结果:紫斑组中<6岁儿童多;紫斑以颜色偏紫红、小紫斑、双侧紫斑为多;两组比较紫斑组在脾系、肺系疾病方面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肾系、心肝系疾病方面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肉轮形色变化与小儿易患疾病关联性十分明显,以肺脾系疾病关联性好;紫斑组肺系疾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脾系疾病.在小儿望诊中观察肉轮形色变化十分必要,不仅为防治小儿肺脾疾病提供依据,也为扩展中医儿科望诊内涵奠定基础,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和“整体观念”.

    作者:陶琼;彭玉;曹华;费翔;杜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等护校护理学基础阶段性学习方法应用在临床实习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高等护校护生护理学基础阶段性学习模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护理本科院校本科护生9名为实验组(已接受护理学基础阶段性教学方法培训),与2011年大专护校护生27名为对照组(未接受护理学基础阶段性教学方法培训).将两组护生等比例分配到骨科、普外科、内科;同时将两组又分配到每个科室的两个责任组;有带教老师(主管护理师职称)根据实验项目:技能操作、资料收集及病历书写、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职业情感、知识提问、进行考察、考核.结果:实验组在技能操作、资料收集及护理病历书写、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职业情感、知识提问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等护校护理学基础阶段性学习方法模式的应用在临床实习中的效果显著,为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是高等护校启动教育部教改计划派生出的有效、成功模式.

    作者:郑学勤;王淑文;蔡清华;崔健蓉;于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38例分为肠内营养和对照,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结果:观察两组术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差异;观察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作者:吴绍豪;程书榜;徐敏;庄树影;文剑峰;朱量;郑凯;张玛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和体会

    本文以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为培养研究对象,对其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和成才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去适应未来中医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寻求建立科学、合理、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青年教师成才机制,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夯实基础.

    作者:冯果;杨桂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2例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牧治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术后进行二次开颅手术的患者占12例,死亡的患者占33例,死亡率是52.5%.按照GOS标准,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占20例,中残的患者占3例,重残的患者占2例,植物生存的患者占4例,死亡的患者占33例.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主要是由于急性脑肿胀和迟发性的颅内血肿导致,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因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周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死亡率少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与提高预后效果,但该方法可诱发再出血,需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的13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为实验组,单独应用硝苯地平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压及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硝苯地平控释片组为6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广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7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好发年龄、部位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比较完整174例气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3岁小儿常见(71.84%),男性常见(69.54%),植物类异物常见(82.5%).160例经硬质气管镜成功取出,术中死亡1例.结论:对家长及看护者的健康教育、首诊医生详实的病史询问、必要的相关检查及合适的治疗手段是使气管异物患儿获得救治的关键.

    作者:易烛光;龚正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院前综合急救措施对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院前综合急救措施对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送至我院急诊的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分为给予院前综合急救措施的观察组和股骨颈骨折常规院前处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院前综合急救措施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对于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救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根据创伤的严重性及需要决定抢救的先后顺序,正确评估患者伤情及危重程度,结合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抢救方案和护理措施.

    作者:郝亚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的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5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中并发恶性肿瘤患者516例,肿瘤发病率为9.89%.对患者进行不同年龄分组,观察各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肿瘤类别等.结果:2型糖尿病临床并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总体患癌率,而且,肿瘤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病史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史的增长,患癌率呈现显著的上升.结论: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癌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杨篷;盛春君;韩玉麒;程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纤支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纤支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老年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经纤支镜灌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CO2、PaO2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纤支镜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伴肺不张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丹参两种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也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伍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CHF痛患的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国霞;郭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及病人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能够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还能增加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科研水平.

    作者:牛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中医扶阳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扶阳法对妇科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如实报道15例滑胎患者,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不孕症患者和50例崩漏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中医扶阳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5例滑胎患者经治疗3个月左右有效率达86.7%,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治疗2个月左右有效率达90%,45例不孕症患者经治疗1年左右有效率达88.9%,50例崩漏患者经治疗1周左右有效率达94%.结论:中医扶阳法对于妇科各类疾病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于因寒湿导致各类妇科疾病.

    作者:陈文英;赵旭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时采用舒适护理在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3.5%,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时采用舒适护理在围手术期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云;程选飞;韩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