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74例临床分析

易烛光;龚正鹏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好发年龄、部位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比较完整174例气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3岁小儿常见(71.84%),男性常见(69.54%),植物类异物常见(82.5%).160例经硬质气管镜成功取出,术中死亡1例.结论:对家长及看护者的健康教育、首诊医生详实的病史询问、必要的相关检查及合适的治疗手段是使气管异物患儿获得救治的关键.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1例不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分析和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21例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在部位及X线形态不典型.X线表现分4型:片状实变型11例;团块型4例;厚壁空洞型4例;肺不张型2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的发病部位和X线形态不典型,需和其它病变进行鉴别;X线不易鉴别的病例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王晓霞;梁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切口感染率及疼痛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复发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内括约肌侧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TP方案即紫杉醇联合顺铂放化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75例晚期NSCLC患者同时接受TP方案化疗及肺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6MV-X线三维适形放疗,每次放疗剂量为2.0 GY,每周5次,总剂量60 GY.放疗与化疗同一天开始,紫杉醇135 mg/m2,第1天,DDP 30 mg/m2,第1~3天给药,4周一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结果:同步放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有效率为77.33% (58/75),其中完全缓解(CR) 20% (15/5),部分缓解(PR) 60.0% (45/75).毒副反应以脱发、可逆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为主.其中脱发100% (75/7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9.33%(67/75),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22.67%(17/75),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道炎症状轻微,给予预防和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TP方案放化同步治疗是综合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赵启;徐巧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MRA的对照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检查病灶分布规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24 ~ 72h内进行头颅MRI扫描,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观察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与MRI检查病灶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1.MRI发现病灶197个;2.所有分型中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的分布较多,顶叶次之,在豆状核部位分布较少;3.阴虚阳亢、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型均以表现为小片状病灶为主,而痰热腑实证则以大片状病灶表现为主.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的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常泰;杨迎;张斌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方药四种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优选六味地黄丸的佳提取方法.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多糖、干浸膏量为指标,对六味地黄丸的半仿生提取法(SBE法)、水提取法(WE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法(SBAE法)、水提取醇沉法(WAE法)等四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SBE法>SBAE法>WE法>WAE法,即SBE法为佳提取方法.结论:SBE法可作为六味地黄丸的新型提取方法.

    作者:吴静澜;何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调脂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8-受体阻滞剂),A组46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rg,B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4周、8周后分别作血液检查,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20mg/d和40mg/d组间及治疗前TC-C下降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达标率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及12周后TC、LDL-C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40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社区门诊治疗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两种方案在药物不良反应上有各自特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易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七氟醚术前应用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探讨分析七氟醚术前应用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全麻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的麻醉药采用异氟醚,实验组麻醉药采用七氟醚,分析麻醉后患者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皆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ET-Sevf、MV和VT呼吸参数诱导后的波动小对照组,而两组ET-C02、RR和V1.0的诱导前后的波动无差异.结论:七氟醚应用于麻醉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所需时间,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特点,而且相对其他麻醉药七氟醚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更轻微,安全性能更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与研究.

    作者:陈艳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的新生儿108例,在其家属知情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通过外周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96.3%(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81.5% (44/54);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脉输注高渗盐、大剂量速尿及间断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渗盐、大剂量速尿联合间断静脉输入白蛋白输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难治疗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渗盐+速尿+白蛋白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速尿200mg加1.4%~4.6%的氯化钠溶液300ml,每日1次,静脉输注,每次1小时,同时间断静脉输入白蛋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速尿200mg加生理盐水300ml,1日1次,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的尿量、血钠、血白蛋白、血浆脑钠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尿量由治疗前的573±142ml变为治疗后的2310±265ml(P<0.05),治疗后其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渗盐和大剂量速尿,及间断输注白蛋白,能在短期内明显增加患者尿量,有效减轻钠水潴留,有效纠正低钠血症,降低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胡鹏;张凯;曹学敏;李振龙;金道群;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牧治的98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用药方面,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施药,且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紫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内科学》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的疗效评价.方法:搜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因血液透析引起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及抗过敏治疗,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UN、CR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后尿素肌酐都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而皮肤瘙痒症状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上有明显疗效.

    作者:胡彩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纤支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纤支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老年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经纤支镜灌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CO2、PaO2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纤支镜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伴肺不张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治疗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疗效分析

    采用雾化吸入法对患有不同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轻微,证明该方法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者.

    作者:淳浩;郭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32例的报告

    目的:探讨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在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结果:治愈52例,占39.39%,显效48例,占36.36%,有效30例,占22.72%,无效3例,占2.277%,总有效率98.48%.结论: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见效快,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淑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动力髓螺钉(DHS)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探讨临床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佳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动力髓钉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皆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效,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负重行走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和平;卢纯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方法:我院接诊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106例,分为:(1)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为36例;(2)尼古丁替代治疗组为40例;(3)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30例.分析各组在疗程结束后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51.52%、45.46%、36.37%,复吸率分别为0、11.76%、20%;尼古丁替代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74.29%、71.43%、60%,复吸率分别为0、3.85%、16%;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为96.15%、88.46%、84.62%,复吸率为0%、8.69%、4、54%.结论: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雷公藤害虫双斑锦天牛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的探讨

    目的:调查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探索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可行性,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期调查受天牛危害的雷公藤植株,观察天牛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通过管内接蜂、带虫枝条接蜂和田间放蜂实验研究天敌管氏肿腿蜂对双斑锦天牛的寄生性和防治效果.结果:管内接蜂和带虫枝条接蜂实验表明管氏肿腿蜂对双斑锦天牛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和致死率;田间放蜂防治效果尚不理想.结论:管氏肿腿蜂具有寄生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能力,但春季田间放蜂防治效果不明显.根据双斑锦天牛的发生特点,9~10月应该是田间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的理想时期.

    作者:郭昆;俞旭平;于晶;陈君;鲍立曾;王志安;程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及拔管同时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时及拔尿管时同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无菌石蜡油做润滑剂的导尿方法及传统的拔尿管方法,实验组是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润滑剂导尿和拔尿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排尿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和拔管时,可起到较好的局部麻醉和润滑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了拔管后的并发症.

    作者:裴会;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