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132例的报告

李淑文

关键词:小针刀, 针刺疗法, 中药热熨,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在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结果:治愈52例,占39.39%,显效48例,占36.36%,有效30例,占22.72%,无效3例,占2.277%,总有效率98.48%.结论: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见效快,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特点及对不孕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造影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共122例,应用传统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研究组,共110例,应用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诊断价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图像噪声较小(P<0.05),但辐射剂量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输卵管梗阻以及重度积水、周围包裹等伴随改变检出率较高(P<0.05);研究组的输卵管破裂、空气栓塞、腹痛及低血压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诊断的临床价值高,且安全性好.

    作者:陈仲平;胡宴宾;和建冰;康占龙;丁云贵;李学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调脂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8-受体阻滞剂),A组46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rg,B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4周、8周后分别作血液检查,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20mg/d和40mg/d组间及治疗前TC-C下降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达标率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及12周后TC、LDL-C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40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的13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为实验组,单独应用硝苯地平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压及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硝苯地平控释片组为6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广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的疗效评价.方法:搜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因血液透析引起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及抗过敏治疗,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UN、CR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后尿素肌酐都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而皮肤瘙痒症状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上有明显疗效.

    作者:胡彩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吗啡用于小儿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毕前为患儿安装一次性使用自控镇痛泵,采用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配方:吗啡3~4μg/kg ·h加生理盐水100ml,持续注入量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48h的术后镇痛,镇痛优良率为100%,所有患儿生命体征均平稳,有部分病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PCEA中应用吗啡3~4ug/kg·h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张茂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5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变化.结果:干预后血压控制率比干预前上升提高46.6%.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行为,提高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控制血压相对稳定,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泻肺利水逐瘀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泻肺利水逐瘀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制剂、ACEI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利水逐瘀中药,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变化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水平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结论:泻肺利水逐瘀法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波;陈立;黄瑞峰;李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切口感染率及疼痛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复发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内括约肌侧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风热感冒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给予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护理,药物采用雾化吸入双黄连,探讨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治疗及对照两个小组,两组都采用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添加二十毫升生理盐水的双黄连.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佩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内科学》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方法:我院接诊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106例,分为:(1)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为36例;(2)尼古丁替代治疗组为40例;(3)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30例.分析各组在疗程结束后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51.52%、45.46%、36.37%,复吸率分别为0、11.76%、20%;尼古丁替代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74.29%、71.43%、60%,复吸率分别为0、3.85%、16%;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为96.15%、88.46%、84.62%,复吸率为0%、8.69%、4、54%.结论: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的新生儿108例,在其家属知情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通过外周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96.3%(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81.5% (44/54);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薛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炎症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滋阴利肺汤,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为63.43±24.63、45.44±21.18和38.34±16.32,治疗后为8.87±6.85、9.26±5.43和9.14±7.15.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平均水平为62.98±24.71、36.12±20.35和36.12±18.45,治疗后为17.98±11.63、26.33±7.51和21.74±12.51.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平均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滋阴利肺汤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免疫损害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春合;梁烨;李天资;覃后继;何延专;黄美金;赵艳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启用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治疗连枷胸的研究

    胸部是呼吸循环重要器官所在的部位,胸内脏器主要的为肺和心脏大血管,创伤后容易发生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胸廓是由具有一定活动性和弹性的骨性笼架(肋骨、胸骨和胸椎)与肋间肌所构成,既对胸内脏器和部分腹内脏器起保护作用,更主要是通过呼吸肌活动配合膈肌的升降运动改变胸腔容量大小来完成呼吸功能.胸壁损伤,肋骨骨折和胸骨的骨折等出现连枷胸,也称浮动胸壁,除引起疼痛、造成神经刺激和限制呼吸动度以外,可使胸廓运动的对称性和协调性破坏,从而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后果十分严重.我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固定治疗连枷胸,方法简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宪春;侯静朴;周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黄帝内经》之养生观

    本文针对衰老和疾病产生的机理,研究如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达到防病延衰之目的.

    作者:龚钰清;盛国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及拔管同时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时及拔尿管时同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无菌石蜡油做润滑剂的导尿方法及传统的拔尿管方法,实验组是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润滑剂导尿和拔尿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排尿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和拔管时,可起到较好的局部麻醉和润滑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了拔管后的并发症.

    作者:裴会;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采取超声对不孕症患者进行监测,观察患者子宫内膜以及卵泡的情况,分析超声检测对不孕症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不孕症患者的月经周期使用超声检测卵泡生长以及子宫内膜的具体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抗激素药物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本组60例不孕症患者中,子宫附件呈现正常状态的患者28例,在于宫两侧的卵巢都能够检测到卵泡在生长,卵泡的直径为2.5~4.5mm,早期监测子宫内膜呈现增值状态.中期监测子宫内膜的具体变化情况,发现卵巢的一侧出现良好的卵泡的患者有36例.本组60例不孕症患者在后期治疗后再进行超声监测中产生优势的卵泡并且能成功排卵的患者有48例,排卵成功率为80%,在4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成功受孕,妊娠成功率为66%,没有成功受孕的患者与成功受孕患者的卵泡直径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卵泡生长以及子宫内膜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是相对目前不孕症患者治疗使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动力髓螺钉(DHS)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探讨临床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佳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动力髓钉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皆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效,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负重行走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和平;卢纯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对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1200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如何.结果:有285例进行了1次光疗;有506例进行了2次光疗;484例进行了2次以上光疗;有3例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结论:在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时候,护理效果如何是很重要的,如果护理工作做的好,可以明显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石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猪蹄黄芪通草汤对产后小鼠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民间验方猪蹄黄芪通草汤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猪蹄黄芪通草汤灌胃干预产后小鼠,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该方对产后小鼠血清雌激素E2和催乳素PRL含量、母鼠和仔鼠体重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催乳效果及部分机制.结果:猪蹄黄芪通草汤一定剂量组实验母鼠血清E2和PRL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给药大剂量组母鼠的仔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结论:提高产后母鼠血清E2和PRL含量可能猪蹄黄芪通草汤治疗产后缺乳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光国;陈健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