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龚晓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控制率
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5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变化.结果:干预后血压控制率比干预前上升提高46.6%.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行为,提高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控制血压相对稳定,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按摩手法结合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按摩手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科治疗的偏头痛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头部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结论:针灸配合按摩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牧治的98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用药方面,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施药,且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紫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7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好发年龄、部位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比较完整174例气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3岁小儿常见(71.84%),男性常见(69.54%),植物类异物常见(82.5%).160例经硬质气管镜成功取出,术中死亡1例.结论:对家长及看护者的健康教育、首诊医生详实的病史询问、必要的相关检查及合适的治疗手段是使气管异物患儿获得救治的关键.

    作者:易烛光;龚正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疗效分析及局部控制率研究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26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处方剂量60~64GY/30-32次,2GY/次.评价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 12例,无变化(NR)3例,总有效率(CR+ PR)为88.5%;全组患者1~2年局部控制率为76.9%(20/26)、60.0% (12/20),1~2年生存率76.9% (20/26)、55.0%(11/2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

    作者:杨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程懿钦对“脾”本质的研究

    程懿钦退休前是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主任医师,业务院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3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九五”期间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而带徒.程氏在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是贵州省有名的消化系统专家.

    作者:唐宇沙;唐仕勇;李必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的13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为实验组,单独应用硝苯地平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压及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硝苯地平控释片组为6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广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理气活血化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理气活血化浊汤治疗气血瘀滞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气血瘀滞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患者给予理气活血化浊汤;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脂必妥片,2个月后根据标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气血瘀滞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组(94.0%)与对照组(83.4%)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降脂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理气活血化浊汤治疗气血瘀滞型高脂血症优于脂必妥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无异常改变,只出现轻度腹泻但不影响治疗.结论:理气活血化浊汤治疗气血瘀滞型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王礼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社区门诊治疗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两种方案在药物不良反应上有各自特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易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鼓胀”学说论治肝硬化

    本文通过中医传统“鼓胀”学说对西医肝硬化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血、水、瘀互结,瘀阻脉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机,因而提出了以和络、消癥、利水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加以详细阐述、论证.

    作者:薛林山;郑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尼亚结合营养疗法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燕麦片对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90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尼亚40mg/d及燕麦片80g/次、3次/d予以治疗;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12.5mg/d予以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燕麦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与卡托普利治疗组患者SBP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DBP亦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SBP及SBP下降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腰围、BMI、WHR、TG和TC的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结合营养疗法通过双重干预机制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姬劲峰;熊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度洛西丁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丁联合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及单用度洛西丁组(对照组),疗程8周.用4级临床疗效、HAMD(17项)、BPRS量表观察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PRS、HAMD总分及因子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度洛西丁联合阿立哌唑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度洛西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BPRS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P<0.05);研究组HAMD的迟缓、体重因子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丁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丁,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琳;潘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第4周、第8周时临床指标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附着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派丽奥作为牙周炎治疗的辅助用药,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康岐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综合护理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以及护理效果,从而更好的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择佳的护理方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知情同意”的原则,成分2组:比较适合进行保守治疗.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就诊之前的RMQ问卷评分上没有差异.在治疗结束时,对照组的RMQ评分要明显的低于干预组的评分.干预组患者的1年内复发率、治疗时间、医疗费用,与一年之后的RMQ问卷评分跟对照组的评分相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加速病人的恢复程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和治疗费用,延缓发病的次数.

    作者:肖绿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5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的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成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残余结石和复发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疗效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志新;李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生自我概念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医学生自我概念与安全感的关系.方法:以487名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安全感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男女医学生在自我概念总分和安全感总分上差异显著(t=-4.074,P<0.001;t=-2.004,P<0.05);(2)年级的医学生在自我概念总分和安全感总分均上呈有显著性差异(F=14.623,P<0.001;F=4.957,P<0.01);(3)除我批评外,自我概念的其他九个因子与安全感的各个因子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7~0.584,P<0.01);(4)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概念的自我满意、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因子对安全感总分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安全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倪啸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小儿实秘2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实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推拿手法治疗实秘患儿.结果:总有效率为81.81%,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实秘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且简便易行,无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贺启令;汪惠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小儿下腹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统计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MAP、HR情况、氯胺酮用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苏醒时间,以评价2种麻醉方法的效果.结果:MAP和HR比较.与基础值相比,观察组的MAP和HR仅在术后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术前和术中与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中,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平均苏醒时间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可以对患儿的MAP和HR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氯胺酮使用良,并极大的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太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的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5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中并发恶性肿瘤患者516例,肿瘤发病率为9.89%.对患者进行不同年龄分组,观察各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肿瘤类别等.结果:2型糖尿病临床并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总体患癌率,而且,肿瘤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病史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史的增长,患癌率呈现显著的上升.结论: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癌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杨篷;盛春君;韩玉麒;程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1例变异型心绞痛药物治疗的观察

    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临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21例资料,均经Holter检查,发作性ST段抬高,伴严重心律失常,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辅以单硝基硝酸脂.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无ST段抬高的缺血表现.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好发年轻的男性,发作时ST段抬高,钙离子拮抗剂疗效肯定.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