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启令;汪惠尧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总结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几率.经通过对护士进行有效指导和培训,发生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情况明显降低.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采用雾化吸入法对患有不同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轻微,证明该方法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者.
作者:淳浩;郭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按摩手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科治疗的偏头痛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头部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结论:针灸配合按摩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ODS-2(5um,250mm×4.6mm,)色谱柱,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芍药苷在0.225852~0.79048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测定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司娜;刘文;陈龙富;宋信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斑性肢痛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红斑性肢体痛疼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合适体位,合理饮食,密切观察病情,正确用药,有效局部处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结果: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综合护理可减轻红斑性肢痛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兴平;贺荣;李雪琴;夏玲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在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普外科200例手术患者的诊疗资料,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200例手术患者均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30例,联合两种抗菌药物105例,联合三种65例;用量用法不合理21例,用抗菌药的时机不恰当17例,选药不恰当12例,治疗时间过长50例,合理用药100例;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后,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用药不当的10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5例(感染率1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江玉霞;李晓华;江潇菊;宁新丽;杨萍;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小儿下腹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统计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MAP、HR情况、氯胺酮用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苏醒时间,以评价2种麻醉方法的效果.结果:MAP和HR比较.与基础值相比,观察组的MAP和HR仅在术后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术前和术中与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中,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平均苏醒时间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可以对患儿的MAP和HR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氯胺酮使用良,并极大的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太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扶阳法对妇科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如实报道15例滑胎患者,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不孕症患者和50例崩漏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中医扶阳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5例滑胎患者经治疗3个月左右有效率达86.7%,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治疗2个月左右有效率达90%,45例不孕症患者经治疗1年左右有效率达88.9%,50例崩漏患者经治疗1周左右有效率达94%.结论:中医扶阳法对于妇科各类疾病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于因寒湿导致各类妇科疾病.
作者:陈文英;赵旭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切口感染率及疼痛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复发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内括约肌侧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丹参两种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也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伍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CHF痛患的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国霞;郭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性肾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4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树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方法:我院接诊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106例,分为:(1)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为36例;(2)尼古丁替代治疗组为40例;(3)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30例.分析各组在疗程结束后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51.52%、45.46%、36.37%,复吸率分别为0、11.76%、20%;尼古丁替代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74.29%、71.43%、60%,复吸率分别为0、3.85%、16%;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为96.15%、88.46%、84.62%,复吸率为0%、8.69%、4、54%.结论: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临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21例资料,均经Holter检查,发作性ST段抬高,伴严重心律失常,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辅以单硝基硝酸脂.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无ST段抬高的缺血表现.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好发年轻的男性,发作时ST段抬高,钙离子拮抗剂疗效肯定.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特点及对不孕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造影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共122例,应用传统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研究组,共110例,应用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诊断价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图像噪声较小(P<0.05),但辐射剂量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输卵管梗阻以及重度积水、周围包裹等伴随改变检出率较高(P<0.05);研究组的输卵管破裂、空气栓塞、腹痛及低血压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诊断的临床价值高,且安全性好.
作者:陈仲平;胡宴宾;和建冰;康占龙;丁云贵;李学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5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中并发恶性肿瘤患者516例,肿瘤发病率为9.89%.对患者进行不同年龄分组,观察各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肿瘤类别等.结果:2型糖尿病临床并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总体患癌率,而且,肿瘤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病史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史的增长,患癌率呈现显著的上升.结论: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癌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杨篷;盛春君;韩玉麒;程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的螺旋CT特征性表现,以提高CT影像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定义为大径≤10mm的病灶)的螺旋CT成像特点.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两种病变的钙化大小、位置表现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增强后CT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有一定价值,对恶性结节可能具有筛选意义,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周国东;殷建平;杭平华;曹立功;魏强;孙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渗盐、大剂量速尿联合间断静脉输入白蛋白输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难治疗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渗盐+速尿+白蛋白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速尿200mg加1.4%~4.6%的氯化钠溶液300ml,每日1次,静脉输注,每次1小时,同时间断静脉输入白蛋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速尿200mg加生理盐水300ml,1日1次,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的尿量、血钠、血白蛋白、血浆脑钠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尿量由治疗前的573±142ml变为治疗后的2310±265ml(P<0.05),治疗后其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渗盐和大剂量速尿,及间断输注白蛋白,能在短期内明显增加患者尿量,有效减轻钠水潴留,有效纠正低钠血症,降低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胡鹏;张凯;曹学敏;李振龙;金道群;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10mg、20mg和40mg剂量组各50例,每日睡前口服给予对应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疗程8周.结果:40mg组降脂疗效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20mg组、40mg组血清胆固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首选辛伐他汀20mg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将剂量提高至40mg,以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国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用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30例282只眼泪道阻塞的病人用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结果:治愈244只眼,占86.5%,好转24只眼,占8.5%,未愈14只眼,占5%.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行之有效,实用简便的方法.
作者:吕瑾;周柱生;杜福勤;李欣骋;李琼华;胡守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