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内科学》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考希良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摘要: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膝骨关节炎汤联合活血消肿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例的分析

    目的:研究我院自制的膝骨关节炎汤及处洗活血消肿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伤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本院自制的口服膝骨关节炎汤联合活血消肿方外洗,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僵硬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规范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42%高于对照组89.29%.结论:膝骨关节炎汤以及活血消肿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副作用少、症状改善显著,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抗病能力的作用,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丹参两种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也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伍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CHF痛患的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国霞;郭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动力髓螺钉(DHS)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探讨临床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佳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动力髓钉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皆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效,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负重行走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和平;卢纯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挤压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处理宫旁血肿的应用

    目的:提高剖宫产术中处理并发症的水平,探讨剖宫产术中宫旁血肿缝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剖宫产术中宫旁血肿采用挤压缝合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80例剖宫产术中宫旁血肿常规缝合方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术后病率、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盆腔B超包块有显著性P <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宫旁血肿采用挤压缝合法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为缝合宫旁血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秀芹;刘蓬;赵丹;汪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聚维酮碘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

    目的:应用0.5%聚维酮碘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方法:将450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A、B、C三组,剖宫产手术时,A组孕妇不保护腹壁切口,也不冲洗缝合切口;B组孕妇常规给予腹壁切口保护,关腹后更换手套、血管钳、缝合针、线及纱布,用生理盐水冲洗腹壁各层再缝合腹壁各层;C组与B组相似,先用0.5%聚维酮碘液冲洗,聚维酮碘液浸泡2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后随访5年,了解剖宫产术后切口有无周期性疼痛,疼痛是否与月经有关,局部有无结节和包块,以及彩超检查腹壁切口的情况.有包块术后病检的结果.结果:B组的产妇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C组的产妇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聚维酮碘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切实有效的.

    作者:王国秀;任全珍;江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垂体瘤术式选择与专业化护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对垂体瘤切除术后的45例垂体瘤病人加强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围术期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经鼻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比经颅入路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少,专业化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肿程度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GC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黄正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毒症皮肤瘙痒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8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的患者行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并以同期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缓解程度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 =2.76,P<0.05);观察组瘙痒缓解率为92.9%(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21/30) (X2 =4.92,P<0.05).结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均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频心电图检查在小儿心神经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心电图检查小儿心神经症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小儿心神经症患儿218例.均给予高频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12导联切迹总数≤8患儿81例(37.15%);可疑:切迹总数在9~11之间患儿7例(3.21%);异常:切迹总数≥12患儿130(59.63%).结论:高频心电图检查对小儿心神经症正确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鼓胀”学说论治肝硬化

    本文通过中医传统“鼓胀”学说对西医肝硬化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血、水、瘀互结,瘀阻脉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机,因而提出了以和络、消癥、利水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加以详细阐述、论证.

    作者:薛林山;郑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的13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为实验组,单独应用硝苯地平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压及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硝苯地平控释片组为6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广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除同时常规禁食,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留置胃管及输血、补液等支持治疗外.治疗组给予奥曲肽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小,适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邵壮丽;刘全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2例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牧治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术后进行二次开颅手术的患者占12例,死亡的患者占33例,死亡率是52.5%.按照GOS标准,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占20例,中残的患者占3例,重残的患者占2例,植物生存的患者占4例,死亡的患者占33例.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主要是由于急性脑肿胀和迟发性的颅内血肿导致,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因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周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30例282只眼泪道阻塞的病人用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结果:治愈244只眼,占86.5%,好转24只眼,占8.5%,未愈14只眼,占5%.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行之有效,实用简便的方法.

    作者:吕瑾;周柱生;杜福勤;李欣骋;李琼华;胡守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37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实验组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Ⅰ组肌肉注射参附注射液,对照Ⅱ组穴位注射灭菌用水,观察实验前后患者呼气峰值流速(PEFR)和唾液中分泌型IgA(SIgA)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PEFR恢复率中,Ⅰ组差于实验组,Ⅱ组与实验组无差异;其中,Ⅰ组恢复率高于Ⅱ组;对照组SIgA恢复率中,Ⅰ组恢复率由于Ⅱ组;Ⅰ组与实验组民用差异,Ⅱ组比实验组SIgA恢复率低.结论:中药穴位刺激对人体身体障碍通气有显著疗效;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对SIgA恢复有明显提高,中药和针管注射相互协调应用,能够疏通经脉、增强呼吸SIgA恢复率.

    作者:袁秀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肝损伤的分析

    目的:探讨Clip评分系统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144原发性肝癌病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发生急性肝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lip评分系统由于兼顾了肿瘤及肝功能两方面的因素,在预测TACE术后发生急性肝损伤中有独特优势.结论:Clip评分系统也可用于TACE病人,Clip评分2分以下的患者行TACE治疗较安全.

    作者:刘志伟;刘艳芬;黄彩云;韩素桂;张成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髓靶向基因转运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的可以携带外源基因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具有骨髓靶向性的免疫脂质体.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以DSPC,DSPE-34HCSI,胆固醇为原料,并通过PEG衍生物头端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共价键结合制备了G-CSF免疫脂质体.并对其粒径以及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G-CSF免疫脂质体在小鼠骨髓具有较高的浓度.结论:G-CSF免疫脂质体具有较好的骨髓靶向性,可能作为骨髓疾病基因治疗的良好非病毒载体.

    作者:王翠艳;李占山;周冀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纤溶系统及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绝经后妇女纤溶系统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34人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治疗组)及门诊正常体检的绝经后妇女33人(对照组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空腹10小时后抽取肘静脉血,测血脂水平(TC,TG,LDL-C和HDL-C)、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组相比,t-PA抗原明显增加(P<0.01),PAI-1抗原显著下降(P<0.01),TC、TG及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的降低LDL,TC及TG,升高t-PA,降低PAI-1从而达到延缓绝经后妇女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粥样硬化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陈刘红;陈友国;杨伟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如何培养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英语翻译能力

    中医学自古走来,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前进的过程.为了促进中医的发展,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的声音呼之欲出.而中医的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英语翻译能力和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在中医英语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有利于中医及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医的国际化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医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及其重要性和方法.

    作者: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10mg、20mg和40mg剂量组各50例,每日睡前口服给予对应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疗程8周.结果:40mg组降脂疗效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20mg组、40mg组血清胆固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首选辛伐他汀20mg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将剂量提高至40mg,以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国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