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瘤术式选择与专业化护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张志红

关键词:垂体瘤, 术式, 护理技术
摘要:对垂体瘤切除术后的45例垂体瘤病人加强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围术期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经鼻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比经颅入路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少,专业化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切除2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16例,61.5%).结论:子宫切除是制止产科不可控制大出血的有效救治手段,把握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玉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及病人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能够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还能增加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科研水平.

    作者:牛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RP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功能3~4级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后CRP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衰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他汀类及降糖药等常规用药,曲美他嗪组在此基础上另予曲美他嗪治疗.监测试验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常规检测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曲美他嗪组比对照组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心功能3~4级患者心衰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可很好的改善心脏功能,明显降低CRP水平.

    作者:文芳梅;严建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疗效分析及局部控制率研究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26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处方剂量60~64GY/30-32次,2GY/次.评价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 12例,无变化(NR)3例,总有效率(CR+ PR)为88.5%;全组患者1~2年局部控制率为76.9%(20/26)、60.0% (12/20),1~2年生存率76.9% (20/26)、55.0%(11/2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

    作者:杨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调脂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8-受体阻滞剂),A组46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rg,B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4周、8周后分别作血液检查,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20mg/d和40mg/d组间及治疗前TC-C下降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达标率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及12周后TC、LDL-C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40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疗法对于骨伤临床的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运用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各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92例骨伤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骨伤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骨伤科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针灸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来分析针灸疗法对于骨伤临床的辅助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骨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刘颗星;张耀强;徐火荣;邓颂波;曾日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动机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中应用的研究

    本研究围绕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探讨了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分级下各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倾向.结果发现,各级学生的归因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进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30例282只眼泪道阻塞的病人用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结果:治愈244只眼,占86.5%,好转24只眼,占8.5%,未愈14只眼,占5%.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行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行之有效,实用简便的方法.

    作者:吕瑾;周柱生;杜福勤;李欣骋;李琼华;胡守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辨证配伍中药针剂合香丹注射液为主治疗胸痹42例

    目的:观察以香丹注射液为主合辨证配伍应用中药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以予香丹注射液静滴和西医酌情对症治疗,治疗组辩证分型配伍应用中药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各证型显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香丹注射液为主合辨证配伍应用中药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继红;姚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不同CT特点的相关研究

    目的:总结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的螺旋CT特征性表现,以提高CT影像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定义为大径≤10mm的病灶)的螺旋CT成像特点.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两种病变的钙化大小、位置表现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增强后CT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与微小癌有一定价值,对恶性结节可能具有筛选意义,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帮助鉴别诊断.

    作者:周国东;殷建平;杭平华;曹立功;魏强;孙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对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服务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护患关系较紧张的现状,对我院儿科的护理服务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改革,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性,构建护患间的和谐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由之前的93.4%提升到99%以上,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普及率也由86.4%提升为100%,护理的并发症以及患者投诉率都为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获得了患者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作者:刘海燕;张海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黄帝内经》之养生观

    本文针对衰老和疾病产生的机理,研究如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达到防病延衰之目的.

    作者:龚钰清;盛国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的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5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中并发恶性肿瘤患者516例,肿瘤发病率为9.89%.对患者进行不同年龄分组,观察各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肿瘤类别等.结果:2型糖尿病临床并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总体患癌率,而且,肿瘤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病史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史的增长,患癌率呈现显著的上升.结论: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癌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杨篷;盛春君;韩玉麒;程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的体会

    目的: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功能恢复、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路径同样适用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主动性,加强医患沟通,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下降,满意度均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传统诊疗模式,但其佳临床路径,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齐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7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好发年龄、部位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比较完整174例气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3岁小儿常见(71.84%),男性常见(69.54%),植物类异物常见(82.5%).160例经硬质气管镜成功取出,术中死亡1例.结论:对家长及看护者的健康教育、首诊医生详实的病史询问、必要的相关检查及合适的治疗手段是使气管异物患儿获得救治的关键.

    作者:易烛光;龚正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对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1200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如何.结果:有285例进行了1次光疗;有506例进行了2次光疗;484例进行了2次以上光疗;有3例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结论:在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时候,护理效果如何是很重要的,如果护理工作做的好,可以明显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石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75例.全部病患在治疗之前七天同时给予外用卤米松乳膏处理(每天一次,外用的面积控制在体表面积的20%以内).在治疗的时候,研究组给予我院协定方(参卿止痒方)中药进行药浴处理,同时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两组治疗均隔日一次,十次属于一个疗程,总共两个疗程.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7.33% (5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6.00% (42/75),两组有效率经过统计学分分析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寻常性银屑病,我院采用参卿止痒方中药进行药浴处理,同时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有效性显著,由此可见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莉;赵杏苗;张红;谢丽君;刘勇;雷勇;张少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