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杰
目的:了解NICU中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30例应用呼吸机病人中确诊为VAP者56例,回顾性分析这56例确诊为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构成,研究其耐药情况.结果:56例新生儿VAP留取标本124份,共检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且对主要抗生素广泛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占23.68%,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新生儿VAP中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广泛耐药是本病重要的临床特征,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文静;刘玲;胡颦;王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化吴茱萸药材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0.05%磷酸水溶液(30:70),流速1min·ml-1,检测波长220nm.结果: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其它峰分离度良好,吴茱萸内酯回归方程:y =3E-07x +0.007,线性范围:0.1426 mg·L-1~0.8556 mg·L-1;吴茱萸碱回归方程:y=1E-08x +0.0008,线性范围:0.0312mg·L-1~0.1872 mg·L-1;吴茱萸次碱回归方程:y =2E-08x +0.9992;线性范围:0.0192 mg·L-1~0.1152 mg·L-1.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平均回收率为98.78%、99.58%、99.88%,RDS%分别为1.48%、1.62%、1.24%.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王群;刘文;杨颂;陈大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程懿钦退休前是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主任医师,业务院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3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九五”期间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而带徒.程氏在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是贵州省有名的消化系统专家.
作者:唐宇沙;唐仕勇;李必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8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的患者行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并以同期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缓解程度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 =2.76,P<0.05);观察组瘙痒缓解率为92.9%(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21/30) (X2 =4.92,P<0.05).结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均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分析护理干预治疗该疾病患者产生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A组)以及对照组(B组)各56例,予以治疗及护理后,通过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症状愈合情况.结果:A组患者经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且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及相关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消化性溃疡症状,且能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泽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血肿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672例开颅手术后继发血肿的1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病人中再次手术治疗11例,1例给予保守观察,2例放弃再次手术自动出院,11例再次手术治疗病人中恢复良好,正常生活4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及术中各环节的处理,可预防术后血肿发生,术后及时复查CT,可早期发现术后血肿,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多;张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垂体瘤切除术后的45例垂体瘤病人加强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围术期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经鼻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比经颅入路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少,专业化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社区门诊治疗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两种方案在药物不良反应上有各自特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易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死亡率少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与提高预后效果,但该方法可诱发再出血,需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尼莫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诊断并治疗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通注射液及口服胶囊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尼莫通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晓华;江潇菊;宁新丽;杨萍;江玉霞;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报告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前列腺消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70例,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VP)、剩余尿量(PVR)显著下降、大尿流率(Qmax)显著增加.7例(10%)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4例(5.7%)患者出现附睾炎.笔者认为:高强度聚焦超声前列腺消融治疗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有确切的疗效,由于其对前列腺组织进行靶向破坏,所以比较安全,不会伤及周围组织,并发症较少.
作者:程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出院以后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并给患儿激素依从性,观察其对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肾病综合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8例.试验组:在给患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患儿进行普通的常规护理.以上这些患儿在出院以后,都是给予服用激素治疗,并对患儿的病情反复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儿服用激素的依从性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1),在试验组中,患儿的肾病综合症的反复以及复发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出院后,实施必要的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服用激素的依从性,并且还能够降低其肾病综合症的病情的反复和复发性.
作者:陈贵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AO分型中的比较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连续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AO分型的基础上均进行了CT与MRI诊断.结果:MRI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同时分型符合率与合并关节损伤检出率也高于CT诊断.结论:由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复杂性,CT、MRI技术都有很高的检出率与AO分型符合率,并且有利于检出合并关节损伤,不过两种方法各有所长,需在临床上合理选择使用.
作者:刘广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AF内固定和椎弓根钉棒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比较两者的区别.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5例,分别给予AF内固定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比较两组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上的疗效、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4个月~48个月.AF内固定组5例出现内固定松动、1例断钉,椎弓根钉棒系统组出现1例断钉和1例螺钉螺帽松动,AF内固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椎弓根钉棒系统为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椎弓根钉棒系统并发症低于AF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平均压缩程度为59%,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恢复至10%,AF内固定恢复至13%.术前患者coob's角平均为35°,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恢复至平均为8°,AF内固定平均为11°,其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治疗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其效果明显高于AF内固定.
作者:景孟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营销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了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适合当前形势下相关政策的策略,为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在医改新政下的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常悦;周戈耀;李端;田海玉;孙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院前综合急救措施对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送至我院急诊的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分为给予院前综合急救措施的观察组和股骨颈骨折常规院前处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院前综合急救措施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对于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救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时及拔尿管时同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无菌石蜡油做润滑剂的导尿方法及传统的拔尿管方法,实验组是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润滑剂导尿和拔尿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排尿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导尿和拔管时,可起到较好的局部麻醉和润滑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了拔管后的并发症.
作者:裴会;吴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切口感染率及疼痛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复发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内括约肌侧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渗盐、大剂量速尿联合间断静脉输入白蛋白输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难治疗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渗盐+速尿+白蛋白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速尿200mg加1.4%~4.6%的氯化钠溶液300ml,每日1次,静脉输注,每次1小时,同时间断静脉输入白蛋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速尿200mg加生理盐水300ml,1日1次,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的尿量、血钠、血白蛋白、血浆脑钠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尿量由治疗前的573±142ml变为治疗后的2310±265ml(P<0.05),治疗后其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渗盐和大剂量速尿,及间断输注白蛋白,能在短期内明显增加患者尿量,有效减轻钠水潴留,有效纠正低钠血症,降低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胡鹏;张凯;曹学敏;李振龙;金道群;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衰竭各阶段的肝脏储备情况,探讨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在肝衰竭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78例纳入研究,并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按照早、中、晚三期,将入组患者分为3期.并对其中89例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另外89例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肝衰竭早、中、晚期的肝脏储备功能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工肝手术组肝衰竭早中期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肝衰竭晚期的死亡率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人工肝治疗前后肝脏储备功能无明显变化.经人工肝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较好的肝衰竭早期患者死亡率较肝脏储备功能较差的肝衰竭晚期患者死亡率低.结论:人工肝治疗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肝脏储备功能,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可协助指导肝衰竭患者的人工肝治疗.
作者:李秋莲;张睿;丛青洲;闫焕杰;张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