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沙;唐仕勇;李必军
目的:总结和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在手术前配合医生做一些常规检查,术后作必要的护理工作并加强对患者的恢复训练,同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96例患者都获得17 ~5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的时间为23个月,均已痊愈.结论:加强对患者在手术后的护理,可减少损伤的产生,让患者提前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贾淑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NICU中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30例应用呼吸机病人中确诊为VAP者56例,回顾性分析这56例确诊为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构成,研究其耐药情况.结果:56例新生儿VAP留取标本124份,共检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且对主要抗生素广泛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占23.68%,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新生儿VAP中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广泛耐药是本病重要的临床特征,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文静;刘玲;胡颦;王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AO分型中的比较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连续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AO分型的基础上均进行了CT与MRI诊断.结果:MRI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同时分型符合率与合并关节损伤检出率也高于CT诊断.结论:由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复杂性,CT、MRI技术都有很高的检出率与AO分型符合率,并且有利于检出合并关节损伤,不过两种方法各有所长,需在临床上合理选择使用.
作者:刘广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实际应用和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抗抑郁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从35~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将7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氨磺必利.结果: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共有3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患者有效人数是22例,有效率是56.41%.结论: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加上小剂量的氨磺必利后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李淑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X线片、CT、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急诊诊断的依据及急诊误诊情况.结果: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部份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瘤体破裂造成的急性心脏压塞征、出血性休克,亦有主动脉分枝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所致的单瘫、截瘫、急性左心衰、气胸、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是造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超;马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死亡率少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与提高预后效果,但该方法可诱发再出血,需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住我院且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以自拟中药汤剂和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兵;麦泳仪;陈伟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给予分娩产妇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无痛分娩;给予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联合进行无痛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疼痛度、出血量、剖宫产概率、产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出血量、剖宫产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程时间跟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观察组产妇28%出现尿潴留,78%出现皮肤瘙痒,且13例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以上各指标相对比,两组产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给予分娩产妇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联合进行无痛分娩,能够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概率,但是应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红娟;唐怀;刘志茹;侯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查体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监测所有入选者动态血压以及采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非勺型组其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71.9%显著高于血压勺型组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非勺型组患者IMT值为1.09±0.31 mm大于血压勺型组患者0.89±0.27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压变异率参数24hSBP-CV、24hDBP-CV、dSBP-CV、dDBP-CV、nSBP-CV、nDBP-CV均显著大于非颈动脉硬化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压变异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干预此类患者能显著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作者:闫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2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结果与对应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24例单纯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入院时测定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继发血肿的发生与否、再发脑梗塞发生与否以及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凝血酶时间(TT)在GCS评分和GOS评分不同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凝血功能与其病情、预后及并发症等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杜恩;叶和平;吴丽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给予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护理,药物采用雾化吸入双黄连,探讨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治疗及对照两个小组,两组都采用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添加二十毫升生理盐水的双黄连.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佩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性肾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4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树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方法:我院接诊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106例,分为:(1)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为36例;(2)尼古丁替代治疗组为40例;(3)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30例.分析各组在疗程结束后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51.52%、45.46%、36.37%,复吸率分别为0、11.76%、20%;尼古丁替代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74.29%、71.43%、60%,复吸率分别为0、3.85%、16%;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为96.15%、88.46%、84.62%,复吸率为0%、8.69%、4、54%.结论: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值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Zun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伊书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牧治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术后进行二次开颅手术的患者占12例,死亡的患者占33例,死亡率是52.5%.按照GOS标准,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占20例,中残的患者占3例,重残的患者占2例,植物生存的患者占4例,死亡的患者占33例.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主要是由于急性脑肿胀和迟发性的颅内血肿导致,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因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周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现场急救护理观察组61例;未进行现场急救护理直接送到医院救治对照组59例,对院前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120例患者中进行现场急救的61例患者中死亡3例,未进行现场急救的59例患者中死亡12例,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率86.9%,对照组病情稳定率6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脑疝1例,应激性溃疡2例,感染5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疝4例,应激性溃疡8例,感染10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通过院前及时、迅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蒋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报告采用外剥内注肛垫固定术治疗混合痔患者69例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果:69例全部治愈,其中67例一次性治愈;2例术后复发,经再次用该术式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形态、功能均恢复至正常.笔者认为,外剥内注肛垫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尤其是对肛门形态及功能方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访;王福磊;董聿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在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普外科200例手术患者的诊疗资料,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200例手术患者均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30例,联合两种抗菌药物105例,联合三种65例;用量用法不合理21例,用抗菌药的时机不恰当17例,选药不恰当12例,治疗时间过长50例,合理用药100例;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后,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用药不当的10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5例(感染率1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江玉霞;李晓华;江潇菊;宁新丽;杨萍;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