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恩;叶和平;吴丽霜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10mg、20mg和40mg剂量组各50例,每日睡前口服给予对应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疗程8周.结果:40mg组降脂疗效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20mg组、40mg组血清胆固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首选辛伐他汀20mg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将剂量提高至40mg,以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国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扶阳法对妇科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如实报道15例滑胎患者,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不孕症患者和50例崩漏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中医扶阳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5例滑胎患者经治疗3个月左右有效率达86.7%,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治疗2个月左右有效率达90%,45例不孕症患者经治疗1年左右有效率达88.9%,50例崩漏患者经治疗1周左右有效率达94%.结论:中医扶阳法对于妇科各类疾病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于因寒湿导致各类妇科疾病.
作者:陈文英;赵旭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与单用羟喜树碱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67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和B组(32例),A组用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治疗,B组单用羟喜树碱治疗.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水.结果: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近.结论: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后,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优于单用羟喜树碱,安全性较好,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海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行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痛介入封堵术患儿5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 18例、室间隔缺损(VSD) 12例.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6例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有效率为96%.结论:发热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众多,临床不容忽视,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肯定.
作者:吕大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燕麦片对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90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尼亚40mg/d及燕麦片80g/次、3次/d予以治疗;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12.5mg/d予以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燕麦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与卡托普利治疗组患者SBP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DBP亦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SBP及SBP下降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腰围、BMI、WHR、TG和TC的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结合营养疗法通过双重干预机制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姬劲峰;熊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lip评分系统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144原发性肝癌病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发生急性肝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lip评分系统由于兼顾了肿瘤及肝功能两方面的因素,在预测TACE术后发生急性肝损伤中有独特优势.结论:Clip评分系统也可用于TACE病人,Clip评分2分以下的患者行TACE治疗较安全.
作者:刘志伟;刘艳芬;黄彩云;韩素桂;张成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给予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护理,药物采用雾化吸入双黄连,探讨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治疗及对照两个小组,两组都采用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添加二十毫升生理盐水的双黄连.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佩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药材进行鉴定,测定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归纳新的质量评价方法,这对于保证板蓝根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斌;张腾霄;刘利军;王广慧;赵大伟;苏适;陈洪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我院170例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及182例经阴式全子宫切徐术(VH)患者进行研究.结果:(1)二组在手术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2) LAVH患者生存质量得分(135±8)高于VH患者得分(100±5),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V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以及费用低廉,而LAVH适合于盆腔粘连严重的患者.
作者:白凤姬;贾素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总结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几率.经通过对护士进行有效指导和培训,发生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情况明显降低.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1例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在部位及X线形态不典型.X线表现分4型:片状实变型11例;团块型4例;厚壁空洞型4例;肺不张型2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的发病部位和X线形态不典型,需和其它病变进行鉴别;X线不易鉴别的病例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王晓霞;梁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我院自制的膝骨关节炎汤及处洗活血消肿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伤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本院自制的口服膝骨关节炎汤联合活血消肿方外洗,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内注射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僵硬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规范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42%高于对照组89.29%.结论:膝骨关节炎汤以及活血消肿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副作用少、症状改善显著,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抗病能力的作用,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按摩手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科治疗的偏头痛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头部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结论:针灸配合按摩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门诊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症状,体征的治疗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好,精心护理,正确熟练使用雾化装置能使雾化吸入达到佳效果.
作者:车春;王慧;许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研究围绕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探讨了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分级下各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倾向.结果发现,各级学生的归因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进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40例,常规口服美沙拉嗪;B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C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B、C组综合疗效及症候疗效均优于西药A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好,起效快,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显著.西医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中医治疗采用复方口服、灌肠、外敷等多途径联合治疗,能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贾军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的疗效评价.方法:搜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因血液透析引起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及抗过敏治疗,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UN、CR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后尿素肌酐都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而皮肤瘙痒症状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上有明显疗效.
作者:胡彩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以心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1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IL-6、TNF-α、CPR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冠脉损伤,提高疗效.
作者:许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死亡率少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与提高预后效果,但该方法可诱发再出血,需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