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鼓胀”学说论治肝硬化

薛林山;郑曙光

关键词:瘀阻脉道, 肝硬化, 治疗, 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中医传统“鼓胀”学说对西医肝硬化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血、水、瘀互结,瘀阻脉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机,因而提出了以和络、消癥、利水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加以详细阐述、论证.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门诊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症状,体征的治疗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好,精心护理,正确熟练使用雾化装置能使雾化吸入达到佳效果.

    作者:车春;王慧;许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促进红斑性肢痛症的康复

    目的:探讨红斑性肢痛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红斑性肢体痛疼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合适体位,合理饮食,密切观察病情,正确用药,有效局部处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结果: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综合护理可减轻红斑性肢痛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兴平;贺荣;李雪琴;夏玲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出院肾病综合征患儿服用激素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出院以后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并给患儿激素依从性,观察其对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肾病综合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8例.试验组:在给患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患儿进行普通的常规护理.以上这些患儿在出院以后,都是给予服用激素治疗,并对患儿的病情反复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儿服用激素的依从性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1),在试验组中,患儿的肾病综合症的反复以及复发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出院后,实施必要的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服用激素的依从性,并且还能够降低其肾病综合症的病情的反复和复发性.

    作者:陈贵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4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以心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1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IL-6、TNF-α、CPR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冠脉损伤,提高疗效.

    作者:许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肠菌生物转化对白头翁水提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菌群生物转化对白头翁水提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自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菌液生物转化模型,常规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生物转化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杆菌(ShigellaCastellani and Chalmers)、绿脓杆菌(Pscudomonas aeruginosa)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细菌的抗菌作用变化.结果:白头翁水提液经肠菌群转化前后对以上五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在转化后明显增强.结论:人肠菌群生物转化可提高白头翁水提液对痢疾杆菌等的体外抑菌作用,这可能是口服白头翁治疗肠道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机制.

    作者:岳文鹏;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前宣教和一对一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前宣教和一对一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术前宣教和一对一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家属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改欣;祖金美;党芬;康丽欣;苌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时采用舒适护理在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3.5%,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时采用舒适护理在围手术期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云;程选飞;韩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构建我院《伤寒论》教学模式,注重中医经典的传承

    在我院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的整体要求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伤寒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医素质.

    作者:何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及病人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能够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还能增加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科研水平.

    作者:牛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内科学》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营销现状的调查报告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营销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了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适合当前形势下相关政策的策略,为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在医改新政下的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常悦;周戈耀;李端;田海玉;孙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的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确诊的5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中并发恶性肿瘤患者516例,肿瘤发病率为9.89%.对患者进行不同年龄分组,观察各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肿瘤类别等.结果:2型糖尿病临床并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总体患癌率,而且,肿瘤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病史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与糖尿病病史的增长,患癌率呈现显著的上升.结论: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癌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杨篷;盛春君;韩玉麒;程晓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MRA的对照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检查病灶分布规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24 ~ 72h内进行头颅MRI扫描,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观察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与MRI检查病灶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1.MRI发现病灶197个;2.所有分型中病灶部位在基底节区的分布较多,顶叶次之,在豆状核部位分布较少;3.阴虚阳亢、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型均以表现为小片状病灶为主,而痰热腑实证则以大片状病灶表现为主.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的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常泰;杨迎;张斌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吴茱萸多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优化吴茱萸药材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0.05%磷酸水溶液(30:70),流速1min·ml-1,检测波长220nm.结果: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其它峰分离度良好,吴茱萸内酯回归方程:y =3E-07x +0.007,线性范围:0.1426 mg·L-1~0.8556 mg·L-1;吴茱萸碱回归方程:y=1E-08x +0.0008,线性范围:0.0312mg·L-1~0.1872 mg·L-1;吴茱萸次碱回归方程:y =2E-08x +0.9992;线性范围:0.0192 mg·L-1~0.1152 mg·L-1.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平均回收率为98.78%、99.58%、99.88%,RDS%分别为1.48%、1.62%、1.24%.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王群;刘文;杨颂;陈大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小儿下腹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统计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MAP、HR情况、氯胺酮用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苏醒时间,以评价2种麻醉方法的效果.结果:MAP和HR比较.与基础值相比,观察组的MAP和HR仅在术后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术前和术中与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中,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平均苏醒时间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可以对患儿的MAP和HR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氯胺酮使用良,并极大的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太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是死亡率少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治疗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与提高预后效果,但该方法可诱发再出血,需在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78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实际应用和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抗抑郁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从35~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将7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氨磺必利.结果: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共有3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患者有效人数是22例,有效率是56.41%.结论: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加上小剂量的氨磺必利后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李淑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38例分为肠内营养和对照,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结果:观察两组术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差异;观察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作者:吴绍豪;程书榜;徐敏;庄树影;文剑峰;朱量;郑凯;张玛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口服亿活(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亿活(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1)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法:①肝酶诱导剂药物治疗;②蓝光照射治疗;③对症治疗;④及时补液;⑤换血疗法;(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治疗1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7.6±1.7)天,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4.3±1.5)天,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加用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亿活(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