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鹏;田维毅
目的:分析临床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牧治的98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用药方面,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施药,且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紫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好发年龄、部位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比较完整174例气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3岁小儿常见(71.84%),男性常见(69.54%),植物类异物常见(82.5%).160例经硬质气管镜成功取出,术中死亡1例.结论:对家长及看护者的健康教育、首诊医生详实的病史询问、必要的相关检查及合适的治疗手段是使气管异物患儿获得救治的关键.
作者:易烛光;龚正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燕麦片对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90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尼亚40mg/d及燕麦片80g/次、3次/d予以治疗;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12.5mg/d予以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燕麦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与卡托普利治疗组患者SBP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DBP亦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SBP及SBP下降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腰围、BMI、WHR、TG和TC的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结合营养疗法通过双重干预机制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姬劲峰;熊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医学自古走来,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前进的过程.为了促进中医的发展,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的声音呼之欲出.而中医的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英语翻译能力和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在中医英语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有利于中医及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医的国际化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医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及其重要性和方法.
作者: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名健康体质者(对照组)、40名糖尿病没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观察B组)和40名糖尿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观察B组),使用超声进行监测,然后血糖变化、脑梗死复发率等.结果:通过对三组的研究发现,对照组的境内动脉中层内膜厚度要比观察A、B组低,而且观察A、B组患者出现颈内动脉硬化和内膜增加的情况也要比对照组明显,三组的各项指标都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如果血糖波动明显,那么就会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展、发生,因此复发脑梗塞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
作者:陈文杰;黄光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行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痛介入封堵术患儿5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 18例、室间隔缺损(VSD) 12例.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6例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有效率为96%.结论:发热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众多,临床不容忽视,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肯定.
作者:吕大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功能恢复、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路径同样适用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主动性,加强医患沟通,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下降,满意度均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传统诊疗模式,但其佳临床路径,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齐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10mg、20mg和40mg剂量组各50例,每日睡前口服给予对应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疗程8周.结果:40mg组降脂疗效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20mg组、40mg组血清胆固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首选辛伐他汀20mg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将剂量提高至40mg,以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国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除同时常规禁食,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留置胃管及输血、补液等支持治疗外.治疗组给予奥曲肽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小,适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邵壮丽;刘全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0.5%聚维酮碘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方法:将450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A、B、C三组,剖宫产手术时,A组孕妇不保护腹壁切口,也不冲洗缝合切口;B组孕妇常规给予腹壁切口保护,关腹后更换手套、血管钳、缝合针、线及纱布,用生理盐水冲洗腹壁各层再缝合腹壁各层;C组与B组相似,先用0.5%聚维酮碘液冲洗,聚维酮碘液浸泡2分钟,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后随访5年,了解剖宫产术后切口有无周期性疼痛,疼痛是否与月经有关,局部有无结节和包块,以及彩超检查腹壁切口的情况.有包块术后病检的结果.结果:B组的产妇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C组的产妇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聚维酮碘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切实有效的.
作者:王国秀;任全珍;江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和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运用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各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92例骨伤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骨伤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骨伤科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针灸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来分析针灸疗法对于骨伤临床的辅助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31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骨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刘颗星;张耀强;徐火荣;邓颂波;曾日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40例,常规口服美沙拉嗪;B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C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B、C组综合疗效及症候疗效均优于西药A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好,起效快,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显著.西医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中医治疗采用复方口服、灌肠、外敷等多途径联合治疗,能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贾军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与单用羟喜树碱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67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和B组(32例),A组用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治疗,B组单用羟喜树碱治疗.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水.结果: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B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近.结论: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后,白介素-2联合羟喜树碱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优于单用羟喜树碱,安全性较好,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海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胸部是呼吸循环重要器官所在的部位,胸内脏器主要的为肺和心脏大血管,创伤后容易发生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胸廓是由具有一定活动性和弹性的骨性笼架(肋骨、胸骨和胸椎)与肋间肌所构成,既对胸内脏器和部分腹内脏器起保护作用,更主要是通过呼吸肌活动配合膈肌的升降运动改变胸腔容量大小来完成呼吸功能.胸壁损伤,肋骨骨折和胸骨的骨折等出现连枷胸,也称浮动胸壁,除引起疼痛、造成神经刺激和限制呼吸动度以外,可使胸廓运动的对称性和协调性破坏,从而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后果十分严重.我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固定治疗连枷胸,方法简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宪春;侯静朴;周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实际应用和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抗抑郁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从35~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将7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氨磺必利.结果: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共有3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患者有效人数是22例,有效率是56.41%.结论: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加上小剂量的氨磺必利后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作者:李淑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推拿手法,是推拿防治疾病过程中,以手或手的替代物刺激人体的有一定法度及各种规范化技法,从而达到治疗、康复、预防或保健的作用.为使学生达到这一目的,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结合教学体系改革及加强实训,让其掌握推拿理论、手法之要点: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之理念.
作者:张军;杨硕;向开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根据创伤的严重性及需要决定抢救的先后顺序,正确评估患者伤情及危重程度,结合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抢救方案和护理措施.
作者:郝亚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