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的进展

赵芝兰;况时祥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实验研究, 中药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临床以记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EF)、细胞外存在老年斑(senile plaques)、脑皮层神经细胞减少等为特征性改变.目前,对其病因病机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的认知,治疗的进步,尤其是中医治疗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均取得不少进展,现报告如下.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P53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征象与P53(抗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癌,均行术前超声检查,术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价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各种分型均有P53表达,P53表达总阳性率为63.2% (43/68),以Ⅱ型低(46.1%),Ⅳ型高(88.9%),CDFI分级以Ⅰ级低(45.5%),Ⅲ级较高(80.9%).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与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肿块较大者、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者其P53基因的表达率均较高.

    作者:韩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导航技术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附32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应用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优势与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采用CT导航技术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按照螺钉是否穿透椎弓根及穿透程度,参考Richter分类法进行评估.结果:手术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准确,只有2枚螺钉突出皮质外且≤2mm,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项安全和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刚;付文革;齐素敏;陈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3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秦小君;伍孔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对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向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纳人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进而转变患者的健康理念和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康复.

    作者:马丽红;刘丽梅;牟晓霞;王文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为该病的预防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治疗的N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各63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寿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中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中的实施及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中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方法:将内科住院的13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得分比较,试验组得分提高较对照组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改善其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俊莲;赵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益肾壮骨颗粒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0例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壮骨汤;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钙(Ca2+)、磷(P3+)、血红蛋白(Hgb)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PTH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及Ca2+、P3+、Hg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益肾壮骨颗粒能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同时改善血清钙、磷代谢紊乱、贫血、降低PTH水平.

    作者:蔡球飞;薛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检测上的应用

    目的:通过三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探讨更为合理、高效的宫颈癌检测方法.方法:对59例患者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测、DNA倍体分析及阴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NA倍体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高.结论:DNA倍体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玮;莫可良;曾定元;谭广萍;唐移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接收12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A、B、C3组,A组49例为大三阳患者,B组42例为小三阳患者,C组29例为HBsAg、抗-HBc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HBV-DNA的含量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种方法进行同步检测.结果:经过HBV-DNA测定后,A组的阳性率为97.96%,B组的阳性率为61.90,C组的阳性率为34.48%.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均有一定的联系,采用HBV-DNA含量测定有利于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在临床诊断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芸燕;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角型青光眼4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中药结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高洁;袁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5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全科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我院2010年02月~2011年02月间65例术后常规护理的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65例术后全科护理干预的腹部手术后疼痛患者为研究组,观察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9.2%,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3%,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尧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9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联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8%,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莫西沙星与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比单独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更理想,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作者:何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辩证观

    以哲学的角度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合理性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之路,希望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以便更好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作者:李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研究切开复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方面试验组优良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51.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畸形愈合、肌腱损伤)方面试验组发生率为13.2%,显著小于对照组31.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减少并发症,进而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志勇;魏人前;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时期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的研究

    目的:分析实施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社区内的常住居民658名,实施综合健康管理.结果:居民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学军;黄岳青;赵翼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给予68例需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疗效、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与其他62例未行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主观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均对全程护理表示认可,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4%,干预组术后患肢水肿、功能受限等症状发生率23.5%显著低于对照组75.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慌心理,增强患者术后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詹嘉莹;石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房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目的:规范化中药房管理,确保中药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药房近年来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发现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药品管理不科学,药房信息化管理落后,药房人员管理不严格,工作制度不规范及监督管理不足.结论:实行相应的改进对策规范化管理中药房,能够确保医院药品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137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探求一个简便、有效、经济的综合防控方法.方法:对13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改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薛淑芳;姚辉;李凌芸;郭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39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方法:观察病例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副作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郭文岗;包红梅;吴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以来,2009年前后三年内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后三年的发生率是前三年的31.96%,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现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徐鑫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