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济民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正规抗心力衰竭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曲美他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把曲美他嗪应用在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较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福;焦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火针疗法是调脾通络疗法经典治疗之一,通过火针灼伤人体腧穴、腠理,开其经络之外门,给外邪以出路,使得瘀血、水肿等致病性病理产物得以排除体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碳化,使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随之改变.同时起到”通阳“即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本文采用火针治疗面肌痉挛47例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卫强;冀来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仅占9%).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占86%),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梅;王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作冠状切口骨瓣开颅(或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开颅底硬脑膜,暴露及开放视神经管上壁和外侧壁,显露视神经不少于1/2周径,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实施减压手术32例,术后25例视力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手术,减压充分,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王铁军;王文杰;吴瑞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治疗产生的不适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采取美罗华进行治疗,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56例病人中38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消化道不适8例,类流感症状16例,骨髓抑制6例,皮肤瘙痒13例.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采用美罗华进行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董丽洁;韩俊丽;吴香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人体组织内水的存在状态,以纠正医学生化教科书中相关内容描述的错误.方法: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等三个方面,定量探索其结合水的数量;从生物组织中“水分活度”状况探索结合水的数量.结果:100克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共结合水15g,占人体肌肉组织中总水量的20%;其余为自由水,在总水量中占80%.这一定量结果与水分活度探索的结果一致.结论:人体组织中水的存在状态以自由水为主,结合水为辅.
作者:汪建;王和生;杨长福;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贾崇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O)是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及其广泛运用成为多重耐药菌泛滥的重要因素.多重耐药菌可引起散发、交叉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和老年人受到极大威胁[1].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为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出血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我院收治的3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良好24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治疗无效死亡2例.结论:破裂动脉瘤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护理的关键在于对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密切观测.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做到对病变的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避免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从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封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液区工作中应用“分层三查七对法”对降低给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三查七对,即输液各环节均进行完整的三查七对;试验组实行分层三查七对,即将三查七对内容分解并分别融入输液各环节,强调做好本岗位核对;比较两组给药错误发生率,护士平均输液时间.结果:试验组给药错误发生率0.04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 <0.01);试验组护士平均输液时间为250.84±10.69(秒)与对照组护士平均输液时间273.17±15.62(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8,P<0.001).结论:在输液区中实行分层三查七对法可有效避免给药错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李丹卉;阳常艳;陈晖;黎小群;谭薇;王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加减补肺汤对IPF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调节作用,以评价加减补肺汤通过抗氧化作用有效的改善IPF大鼠的状态.方法:SD大鼠气管一次性滴注复制IPF模型(1mg/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药物组、加减补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ig强的松0.56 mg·kg-1,加减补肺汤三个剂量组分别ig加减补肺汤6.0、3.0、1.5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g等量的生理盐水,第28 d股动脉采血,处死动物后取出肺脏,WST-1酶法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酸水解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SOD1、SOD3mRNA表达情况.结果:加减补肺汤中、低剂量能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降低血清中MDA含量,上调肺组织中SOD1、SOD3mRNA表达.结论:加减补肺汤能较少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OD1、SOD3 mRNA表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有关.
作者:杨长福;杨冰瑶;欧江琴;林昶;张晓蓉;王和生;王世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桂枝茯苓胶囊与丹鳖胶囊在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我院2009年01月~2011年01月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人,对照组患者接受丹鳖胶囊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56.10%;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7.80%.结论:与丹鳖胶囊相比,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总体有效率高,可以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桂枝茯苓胶囊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贵仁伍;赵铀;赵润;谢抚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尿白蛋白(UA)、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以及血肌酐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了解及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完骨穴的376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2000年01月~2005年12月的306名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实验组比对照治愈率提高10%,治疗时间两月以上者减少15人,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1),两组的差异显著.结论: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是缩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干预,评定治疗干预前后各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s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高淑焕;王文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32例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更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症状少见;丙型肝炎肝硬化较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糖尿病发生率高;血糖以餐后高血糖为著,血糖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治疗上控制饮食、保肝治疗后血糖好转,必要时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血糖随肝功能好转可恢复.
作者:孙丹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新型平台,其内涵建设应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科技成果、科学管理等多个层面,建设的目标是有合理的人才梯队、稳定的研究方向、鲜明的学术特色、教育改革的导航、知识创新的源泉,为国家承担传承知识、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等社会功能.对高等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作者:赵博;倪祥惠;曹峰;叶金竹;李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了适应当前高校药理学的教学要求,我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其中具有创新性的“说课”方式,让教师能充分交流教学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黄聪;邓炜;刘明;陈帅;黄勇其;李亚峰;曾万玲;钱海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根据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无冠心病,并进行多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显示:LDL氧化修饰后可产生以它为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OXLDL-Ab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明显升高,说明它在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演变中起重要作用;检测OXLDL-Ab可反映LDL在体内的氧化修饰情况,有利于认识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岩;卢玉娟;戎秀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运用温水泡手配合黄金膏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化疗并符合标准的女性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化疗前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 1000ML进行水化,对照组化疗后用生理盐水100ml进行冲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化疗前用温水泡手,化疗时和化疗后及时用金黄膏外敷上肢静脉行走部位.观察两组患者化疗5个疗程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例数,护理干预效果及一次性静脉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化疗5个疗程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前用温水泡手配合金黄膏外敷上肢静脉行走部位可预防静脉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
作者:陈继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