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卉;阳常艳;陈晖;黎小群;谭薇;王艳玲
目的:探讨中药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利水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由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降低BNP(berger nephropathy,BNP;B型-钠尿肽)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周健;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完骨穴的376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2000年01月~2005年12月的306名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实验组比对照治愈率提高10%,治疗时间两月以上者减少15人,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1),两组的差异显著.结论:地塞米松注射完骨穴是缩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西方医学来源于两种不同历史文化体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及中西医之间理念和概念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医术语翻译工作的困难重重.翻译活动就是将文化内涵在两种语言之间阐释和传播,本文通过对中西医术语所产生的历史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医术语翻译的两种具体策略: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即中医术语的翻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从而促进中医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作者:孙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超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介入治疗的超高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长、护理满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为9.5±1.6,显著低于对照组15.7±2.2.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为99.3±0.6,显著高于对照组82.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 (4/26),显著低于对照组46.15% (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出血和血肿,以及尿潴留和迷走神经型反射方面单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施护理路径方案可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长,增加护理满意评分,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PCI术后急性、亚急性和晚期血栓发生率、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术后再狭窄率、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术后再狭窄和各种出血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应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银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对43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患者按照一般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同时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另外43例患儿,比较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哮喘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配合态度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为1.1±0.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FEV1为94.1±14.3,FEV1/FVC为82.6±12.4,气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6±3.4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气道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齐红梅;李晓静;张怡;白爱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并发症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0例.总结分析不同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不同的并发症有各自特异的声像图表现,临床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的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常见并发症,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患者的透析成功率及存活率.
作者:沈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作者:杨晓玲;谢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ICU新进护士在安全用药方面进行培训,避免与用药相关的不良事件发.方法:从安全用药意识、药物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三个月后进行考核.结果:考核全部合格,科室未发生一例与用药安全相关的缺陷事故.结论: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了新进护士的工作能力,杜绝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危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贾晓颖;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氯己定液漱口及西瓜霜涂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10ml氯己定液漱口和西瓜霜对病变部位进行涂抹,并配合日常生活等措施;对照组给予10ml的康复新液漱口吞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通过相应的治疗和饮食控制,对口腔溃疡的治疗起到较好作用.
作者:孙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与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 ~2011年住院行眼手术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伤口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进行缝合,观察分别用可吸收缝线与丝线缝合的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其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因素的均衡条件下,两组行眼科手术者的伤口愈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地使伤口愈合,且安全、可靠,是理想的切口缝合材料,值得在手术中使用.
作者:吴佳势;李荣成;谭扬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仅占9%).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占86%),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梅;王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展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的调研,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研为主,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目前,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主要包括有战略研究、行业动态监测、行业数据管理、竞争情报研究、情报方法学研究、查新检索、中医信息研究及其它研究.结论: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存在着不平衡性,其中的战略情报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缓,与当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作者:徐燎宇;肖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悬吊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将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对折套扎编织,于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附着部据腱粗细分别钻骨隧道,用半腱肌腱重建前内侧束,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束,将肌腱自股骨隧道外口引入,胫骨隧道外口引出,股骨端采用悬吊固定,胫骨端分别行可吸收界面螺钉挤压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18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6 ~61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90~95分.结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悬吊固定,动态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作者:付卫杰;许红生;孟位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例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脑梗死患者用药多为抗血小板聚集药,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改善脑功能、改善微循环药以及降压药和降脂药;用药频次列前3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用药频度(DDDs)排列前3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使用频次高的20个药品中11个药品的DUI值≤1.结论:药物的总体应用遵循脑梗死的用药原则,但存在一定不合理应用因素,需注意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卢玲;何洁英;熊厚溪;雷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国情、省情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确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护理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建立“突出中医,夯实西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的培养理念,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为此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凤;王佳琳;王天兰;王彦;唐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需求,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提高护理质量,更使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建立持续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对住院化疗的200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了解其在化疗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以及方式.结果: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认为掌握健康知识很有必要,获得知识途径前3位依次为医务人员讲解、广播电视、网络;期望健康教育的方式前3位依次为个性化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多媒体;希望健康教育的内容前4位是发生疾病原因、病情现状、饮食调理和药物副作用.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患病群体,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能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路潞;王竹青;薛颖;陈晓雁;冯晨晨;樊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卵巢癌患者多数预后较差,目前放化疗技术的改进使得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中毒副作用较大,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2].如何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已成为护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护理干预在患者化疗期间的积极影响作用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王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达到患者术前术后佳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愈合的目的.方法:通过SAS和SDS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内容.结果:绝大多数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焦虑、抑郁等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早日出院.
作者:王荧;黄欢;程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O)是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及其广泛运用成为多重耐药菌泛滥的重要因素.多重耐药菌可引起散发、交叉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和老年人受到极大威胁[1].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为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