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辉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泌淋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甲醇-0.4%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线性范围:0.1290~1.29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8.94%,RSD=2.2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泌淋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方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芪红胶囊水提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提取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优提取工艺.结果:优工艺为用12倍It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芪红胶囊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兆龙;聂继红;张艳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它起病急,预后差;而且老年AMI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提高对老年AMI临床特点的全面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对降低老年AMI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生命健康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凌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胸腔置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为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病人战胜疾病信心.延长生存期.
作者:柳邦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掌握赤壁市离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干顶指导.
作者:任文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以基层医疗档案管理交接工作为切人点,阐述了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交接工作中,要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基层单位现代化档案交接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谢红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人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32例患者实施内镜直视下镍钛记忆合金涂膜返反流型自扩张式食管支架置人术,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结果:32例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术中出现胸痛不适及异物感15例(46.9%),支架移位3例(9.4%),呕吐9例(28.1%),支架堵塞8例(25%),出血5例(15.6%),经临床处理后,并发症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涂膜返反流型自扩张式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治疗食管癌晚期食管狭窄效果好,绝大多数术后并发症轻微,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可使该技术更安全有效.
作者:和秀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高频电刀在二甲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及推广意义,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外科的理解,了解电刀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方法,扩展使用范围,保障手术安全性,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回顾2006年~2010年350例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总结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350例手术患者未发生灼伤,无医护人员伤亡.结论:遵守使用原则应用高频电刀,安全性可靠,手术效果好,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金美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喇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2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增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华贵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选取我院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20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抗感染和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我院生产的跌打接骨片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止痛,消肿的时间,无不良反应.是我院骨伤科治疗骨折的常用首选药.
作者:龚道凯;张学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2大环内酯类药物加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sNP)的疗效.方法:罗红霉素片成人剂量,每日150mg,1次.幼儿每日2.5~5mg/kg,1次服用.曲安奈德喷雾剂喷鼻,1次/d.结果:治疗后治愈率70%.结论:长期使用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治疗CRSsNP有效.
作者:李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依沙吖啶配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采用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采用单纯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l00mg.结果:观察组产程发动早,胎儿娩出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产后出血少,软产道损伤小.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群安全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现在被猫狗咬伤患者,基本上90%都同时接种了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疫苗.我站于2007年4月接诊一犬伤患者,男,40岁,右小腿被咬伤,伤口较严重,接诊后立即用20%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然后用75%酒精涂擦2至3次,并开出抗狂犬病血清5支和抗狂犬疫苗1组.先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取抗狂犬病血清0.1 ml(每支5ml),以等渗盐水稀释至1 ml,然后取0.1 ml作皮内注射,观察20分钟后,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判断为阴性.
作者:王毕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浓度是否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建立本室的血清胱抑素C参考范围.方法:将2037名健康体检者按年龄不同男女各分为五组:Ⅰ组为<30y,Ⅱ组为30-49y,Ⅲ组为>60y,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结果:2037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存在性别差异(t=19.56,p<0.01);随着年龄增长血清胱抑素C水平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7,P<0.01),在Ⅰ组、Ⅱ和Ⅲ组这三个年龄段Cystatin C水平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室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的参考范围是:男性:30岁以下为:0.44~0.91 mg/L,30~49岁为:0.44~0.96mg/L,50岁以上为:0.49~1.08 mg/L;女性:30岁以下为:0.35~0.78mg/L,30~49岁为:0.37~0.81 mg/L,50岁以上为:0.38-0.96 mg/L.结论: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浓度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本室建立了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的参考范围.
作者:余洪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患者的疗效观察,来缩短患者的病程,以及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方法:对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阑尾脓肿患者,随机抽出80例,分成二组,其中一组为单纯使用抗炎治疗病例,另外一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的病程平均缩短5~12天,费用减少18.796~55.3%.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缩短病程与减少治疗费用的作用,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证明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正相关性.方法: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侧血细胞参数(仪器法)检测9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并对之进行数理学统计.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为(356±30)×10(9)/L,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经有效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大部分下降或恢复正常,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为(267±24)×10(9)/L,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而且病历资料证明血小板计数持续增高的患者多伴有病情的进展或恶化.讨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炜;付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26例病例.结果: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充分做好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工作,是防治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
作者:杜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药物治疗的基本作用是去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使机体在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只有药物的选择与症候吻合,体现了治疗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眼科对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特殊性.掌握眼科用药的特征是临床眼科学的基础.下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几种中药在眼科的应用加以分析介绍.
作者:李进;徐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本院门诊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2920例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发生不良反应52例,发生率1.78%,5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中涉及4种头孢菌家类抗生素药物.主要为头孢替唑钠15例(28.85%)、头孢硫眯16例(30.77%)、头孢曲松钠11例(21.15%)、头孢唑肟钠10例(19.23%),均为静脉注射给药.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为主29例(55.77%)、胃肠道反应14例(26.92%),其他不良反应9例(17.31%).结论: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对症处理,减少不良反应和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做好该类药物知识的宜教,提高门诊头孢菌家类抗生索合理应用.
作者:植少娟;袁碧;区正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对78例手术患者进行的生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指导,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既保障手术顺利与安全,同时又提高医院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作者:张雪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