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宾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胸膜肺炎样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的流行,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的特点[1],患儿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哮鸣音突出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常出现肺外并发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约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流行年可达30%,流行周期由4年一次趋向2~6年一次流行[2].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倾向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及肺炎支原体直接侵人[3].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呈明显增加和流行趋势[4-5].笔者对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作如下综述.
作者:关志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与阿维A在银屑病皮肤损害治疗方面疗效的差异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皮肤科86例银屑病皮损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环磷酰胺组和阿维A组,环磷酰胺组43例患者在常规采用物理PUVA光化学治疗和角质促成剂基础上,给予环磷酰胺0.2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6周;阿维A组43例患者同样在常规采用物理PUVA光化学治疗和角质促成剂基础上,给予阿维A酯,按0.75m岁kg·d口服,连续用药6周.比较各组间治疗1周、2周、3周、6周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T)及治愈情况.结果:环磷酰胺组患者治疗后平均PASI 1周9.4±3.6,2周15.8±7.1,3周43.2±16.6,6周69.5±20.7,明显高于阿维A组患者治疗后平均PASI1周6.0±3.1,2周10.2±6.2,3周31.6±18.3,6周48.2±21.4,环磷酰胺组终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阿维A组终治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72%,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银屑病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环磷酰胺较阿维A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缩小皮损面积,达到终治愈,防止病情迁延复发的目的.
作者:张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讨论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来收治的24例诊治经验.结果:24例中,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2例.结论: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及早剖腹探查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明确损伤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韩元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证明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正相关性.方法: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侧血细胞参数(仪器法)检测9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并对之进行数理学统计.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为(356±30)×10(9)/L,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经有效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大部分下降或恢复正常,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为(267±24)×10(9)/L,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而且病历资料证明血小板计数持续增高的患者多伴有病情的进展或恶化.讨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炜;付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人均为针刺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者,共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85岁,平均40岁;病程1天~2月,平均17天.
作者:赛武烈;玛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为了正确的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底剖宫产指征进行探讨.方法:对160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适应证的变化.近几年来.采用围产医学的进步,目前一些社会因家的片面要求,应用剖产解决分娩的疑难问题逐渐增多,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臀位,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成为手术的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产科医生对剖宫产的认识,强调剖宫产术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扩大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及母儿身心健康.
作者:熊学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程用药监测在临床护理中的科学化管理.方法:分析130份医嘱中药物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采用考试方式了解护士用药能力.结果:护士对药物用途、剂量、浓度、用法比较重视,对药物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全程监控缺乏认识.能够准确掌握静脉给药时间者占62%;能够正确掌握口服给药方式者占74%.结论:全程用药监测可提高临床用药护理质量,使患者达到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程华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喇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2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增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华贵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浓度是否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建立本室的血清胱抑素C参考范围.方法:将2037名健康体检者按年龄不同男女各分为五组:Ⅰ组为<30y,Ⅱ组为30-49y,Ⅲ组为>60y,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结果:2037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存在性别差异(t=19.56,p<0.01);随着年龄增长血清胱抑素C水平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7,P<0.01),在Ⅰ组、Ⅱ和Ⅲ组这三个年龄段Cystatin C水平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室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的参考范围是:男性:30岁以下为:0.44~0.91 mg/L,30~49岁为:0.44~0.96mg/L,50岁以上为:0.49~1.08 mg/L;女性:30岁以下为:0.35~0.78mg/L,30~49岁为:0.37~0.81 mg/L,50岁以上为:0.38-0.96 mg/L.结论: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浓度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本室建立了健康人群血清胱抑素C的参考范围.
作者:余洪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国有多所高校设立了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学制从两年到三年不等,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出适应现阶段药学发展的优秀药物分析工作者的方法.
作者:梁洁;孙正伊;余舰;柳贤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193例角膜异物,总结其治疗愈后及预防.方法:对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193例角膜异物患者进行异物取出及药物等对症治疗并观察其愈后.结果:经治疗后186例治愈,5例留有薄翳,2例留有斑翳.结论:对于角膜异物的患者,尽量到医院就诊.有医护人员在无菌原则裂隙灯下取出异物,避免相互剔除异物.
作者:周玉萍;陈小梅;张永清;王彦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医药古籍早已对中药毒性有了记载,其中中药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强弱都是相对的.中药毒性受到品种因素、炮制因素、配伍因素、产地来源、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和研究中正确对待、合理使用药物,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
作者:李瑞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前列腺增生的B超声像图特征,并对其在健康人群中的比例进行分析.方法:用B超诊断仪对12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前列腺增生的分型.讨论: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动态观察,是确诊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龚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在中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96,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创伤较大,患者不仅对手术的安全性担优,而且对术后的形体改变担心,她们比一般癌症患者需要面对的是更大、更复杂的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以较适宜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会更为有益.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伴有生长痛,对这种病目前我国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内、儿科接诊的儿童患者经诊断后给服维生素E治疗,因为维生素E抑制了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过氧化物的过程,而且到线粒体、微粒体和浆膜的磷脂有特殊亲和力,可有效预防或阻止诱发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使生长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本文治疗18例,收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苏日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息肉内镜下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方法及护理配合护理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36例息肉患者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支持、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定期复查.结果:236例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无1例穿孔、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正确有力的护理配合,术后健康的护理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郝元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芪红胶囊水提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提取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优提取工艺.结果:优工艺为用12倍It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芪红胶囊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兆龙;聂继红;张艳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泌淋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甲醇-0.4%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线性范围:0.1290~1.29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8.94%,RSD=2.2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泌淋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方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依沙吖啶配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采用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采用单纯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l00mg.结果:观察组产程发动早,胎儿娩出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产后出血少,软产道损伤小.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先天发育极不成熟是高危新生儿,为维护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生后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探讨如何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在呼吸管理、环境与温度管理、喂养等方面的护理措施,使早产低体重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早产低体重儿各项指标能尽快达到出院标准,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长负担.
作者:康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