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苗族医药数据库的深层次开发

张季芳;王华南;房芸;罗寰;潘明茜

关键词:苗族医药, 数据库
摘要:根据本民族地区特色、本馆馆藏资料特色,及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从全文文献、三次文献、古籍文献三方面对苗族医药数据库进行深层次开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行政诉讼法对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审查制度

    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和行政法的发展,我国在权力的制约和权利的保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行政权的滥用仍是一大问题.本文从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出发,浅议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救济机制的弊端并提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的改革思路.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发热治验举隅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多例急性发热病证,效果满意,举例如下:

    作者:陆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吴新欲主任医师临证经验撷要

    吴新欲(1943-),男,现任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医院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带徒导师.吴新欲主任业医执教四十余载,学识精深,临证丰验,对内科慢性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从师侍学,获益良深,择其精要,试作探讨.

    作者:龚少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CI)为1.35(1.03,1.7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CI)为-6.73(-13.71,0.2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纳入研究质量低等因素降低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要进一步验证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可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瑶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精液液化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一种临床疗效确切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症的方法.方法:选择门诊确诊140例慢性前列腺炎及精液不液化症患者,随机分为瑶药治疗组80例,西药喹喏酮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其精液液化时间、精液质量、前列腺液等指标.结果:治疗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瑶药组与喹喏酮组比较P>0.05,但治疗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瑶药组与喹喏酮组比较P>0.05: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瑶药组与喹喏酮组比较P>0.05;瑶药组与喹喏酮组在精子活力(a+b级精于所占百分比)治疗后较治疗前两者比较P<0.05.结论:瑶医药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和精液不液化症的较理想药物.

    作者:李彤;秦胜军;陈锦华;谭俊;潘孟;何艳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是一种恶性疾病,发病率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环境的污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癌症患者中约有1/3可以根治,1/3可以延长生命.这些生存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他们迫切期望延长生存期,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1].

    作者:臧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真武汤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真武汤辅助治疗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辅以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田津;彭代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学《金匮》用大黄举隅

    笔者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对其大黄的运用,颇受启迪,今仅就临证中治疗重难证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定明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七茎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对三七茎叶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可作为今后三七茎叶研究开发的参考.

    作者:李平华;赵汉臣;闫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脾化瘀愈疡汤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48例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PUA)是指年龄在消化性溃疡,老年性消化性溃疡随着寿命的延长而有发病率升高的趋势.且症状不典型,常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本人自2003~2005年以自拟《健脾化瘀愈疡汤》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世平;林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铁锁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对贵州产的珍稀濒危植物,苗族药物--金铁锁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进行探讨,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该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立久;钟雁;赵承友;王用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尔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l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康尔心胶囊(三七,人参、麦冬、丹参等)中人参皂苷Rgl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75%甲醇作溶剂,Hyplersilcl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与其相邻峰分离度大于2,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计应不低于3000,线性范围为0.338~4.056μg;r=0.09099;平均回收率为100.26%,RSD%=114(n=9).结论:结果准确,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刘敏;游黔平;赵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蝉翼藤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蝉翼藤水提物(CYT)的抗炎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采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爪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和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蝉翼藤的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NO及PGE2含量的测定和对小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的测定,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蝉翼藤水提物对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具有抑制作用,其可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炎症组织中的产生(p<0.05或p<0.01),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液中、及PGE2有抑制作用.结论:蝉翼藤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抗炎机制与抑制PGE2、N0生成,以及抑制总蛋白渗出有关.

    作者:李丽;李勇文;李植飞;徐庆;陈昭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婴儿应用穿刺上矢状窦输液法的护理体会

    对于呼吸节律不整,皮肤湿冷发绀,口周及肢端发绀,心动过缓等呼吸循环衰竭和由于严重腹泻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各种感染性休克昏迷的患儿,在头部及四肢浅静脉无法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时,为抢救患儿生命,节约时间,可以采用穿刺上矢状窦输液法,我科从2001~2003年对前囱未闭合的急诊患儿10例(男4例,女6例),采用此方法建立静脉通路,谨介绍如下:

    作者:陈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从《内经》看中医心理发展观

    中医心理学思想贯穿于《内经》之中,全书在个体各年龄阶段生理发展的基础上,生动而完整地描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及临床心理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琳;王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芍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本实验在对医院制剂--金芍胶囊中的延胡索、浙贝母的TLC鉴别中,延胡索以石油醚-正己烷-氯仿-甲醇(6:4:0.6:1)为展开剂,以碘蒸汽显色,浙贝母以氯仿-正己烷-甲醇(7.5:4:1)为展开剂,以碘蒸汽显色,均得到清晰、圆整的斑点,Rf值分别为0.43、0.37.在对芍药苷的HPLC测定中,色谱柱:Hypersil C18(5μm,150×4.6i.d.mm);以甲醇-水-磷酸(30:69.9:0.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在室温下,检测波长为230nm: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吴静澜;张永萍;徐剑;刘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简谈中西医对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认识和中医治则

    胃肠功能衰竭是危重症的治疗难点,引入中医认识,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按通腑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及健脾益气的原则治疗,以使其在本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赵胜;廖小明;钟小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热罨包配合推拿治疗运动员梨状肌综合征60例

    文中介绍了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中药热罨包配合推拿七法治疗;具有效快、疗效好的特点.60例患者中,冶愈42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治愈率70%,有效率98%.

    作者:段方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止咳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己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是我科结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该疾病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熊果酸的药理研究进展

    熊果酸为许多中药复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在药用植物中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对熊果酸的药理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杨新河;吕帮玉;毛清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