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味子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

刘丽;邾枝花

关键词:五味子多糖, 抗疲劳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五味子多糖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五味子多糖50,100,200 mg/kg三个剂量组,通过对小鼠负重游泳试验和血清肝糖原、乳酸的含量测定,观察五味子多糖的抗疲劳作用.结果:五味子多糖能增加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小鼠血乳酸的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结论:五味子多糖对小鼠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67例,均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其中辅以粗丝线或细钢丝内捆扎固定3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2例.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者均已复位,内固定物无松动、变形、断裂,无术后再发骨折移位,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术后12~35天,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邱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常为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病人痛苦大,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该病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大多数病人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故中医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损伤小,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

    作者:苏国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术室器械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管理方法及其影响.方法:总结分析器械的使用及管理,内容包括明确专科、专人管理,保证器械质量,改进器械管理流程,注重器械管理细节;加强手术前器械准备,术中物品紧急供给,术后器械规范化处理.结果: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器械管理方法的改进能为各科手术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器械,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陈元芝;徐燕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甲状腺切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预防性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5例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对术后出血、窒息和呼吸困难、喉部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亢危象及时、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8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早期仔细观察和采取预防措施,是病人早日康复的保障.

    作者:刘开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45例临床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诉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胃溃疡出血患者4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5~69岁,平均42±4.5岁.以呕血为主诉症状入院患者17例,以黑便为主诉症状入院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23例,常规药物组2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内镜组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药物组总有效率有77.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常规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首选.

    作者:张惠明;杨春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捏脊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捏脊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取101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捏脊治疗,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L-10的含量,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血清IL-4和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L-4和IL-10较治疗前均有降低,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捏脊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肯定,且能调整免疫功能.

    作者:王珏;王自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儿童静滴给药引起皮疹的临床分析与预防

    由于小儿年龄特点及生理特征,在儿科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首位.目前小儿用药特别广泛,新药不断涌现,儿科临床用药品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由于用药范围的增大,特别是静点药物,因此发生药物性皮疹的机会就相应增多了.所以药物的正确选用和合理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我院由药ADR或病毒引起的各种皮疹进行分析讨论整理,希望对同行有所启迪.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47例新生儿急性假性肠梗阻护理

    急性假性肠梗阻是指一组在临床上具有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病变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以发生在小肠、结肠以及整个消化道[1].因临床少见,常常容易误诊误治疗护理.现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7例继发性新生儿急性假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利于提高对早期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元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蒙药珍珠丸治疗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脑梗塞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出现的综合症,其后遗症多有肢体不利、言语障碍等,急性期用西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用蒙药治疗效果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大者77岁,小者53岁,全部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

    作者:塔君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内服加足浴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当前社会各阶层精神心理压力偏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加之饮食不当容易发生偏头痛.多数偏头痛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整个半侧头部.笔者运用天麻钩藤饮内服加足浴治疗偏头痛 50 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鑫;徐景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螺旋CT对骨盆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提高骨盆骨折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25例CT确诊为骨盆骨折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螺旋CT扫描确诊骨盆骨折25例,其中骨折合并盆腔血肿5例,闭孔内肌挫伤1例,膀胱破裂1例.结论:骨盆骨折可以通过螺旋CT扫描明确诊断,并通过螺旋CT扫描了解骨折的走行、碎骨片的移位及有无盆腔脏器损伤.

    作者:刘二娣;林生贵;彭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预防

    现在关于近视的原因学说有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就是近距离工作是近视发生相关的环境因素之一.防治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郗淑红;马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寒冷地区较温暖地区患病率高,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患病率高.

    作者:金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救护

    目的:回顾总结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13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个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现场死亡4例,中途死亡6例,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脑疝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窒息.122例入院后,急诊CT发现有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颅骨粉碎性骨折,由急诊室医护人员护送至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结论:对脑外伤病例施行积极的院前诊治,可以为病人人院后的继续治疗赢得时间,避免中途死亡.

    作者:李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难治性高血压300例回顾性病因分析

    目的:探索难治性高血压在不同人群结构中的发病原因,并且进行对应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300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人,对其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类,分析病因构成.结果:所分析的病人中,原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高,继发性高血压次之,病因不明者较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等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而内分泌源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男性发病率却低于女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则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青年人群中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老年人群.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为常见;而肾血管性高血压则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APA则是内分泌源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年人群中.

    作者:王晓毅;谢志强;陈婉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白花丹的研究近况

    白花丹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草或根.其味辛、苦、涩,性温,有毒;能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解毒[1].白花丹为多民族药材,民间应用广泛.常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肝脾肿大,风湿疼痛、骨质增生,胃腹胀痛及牛皮癣等症.近年来,白花丹的化学和药理作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其抗肿瘤和抗肝纤维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秦贻强;蔡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66例治疗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高能量损伤使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成为常见的创伤,对于严重的骨折脱位易复位难固定,故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共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尔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性病恐怖症患者的心理治疗——读《黄帝内经》的启发

    性病恐怖症是一种由于对性病的恐惧而产生的本人无法控制的行为、心理异常,它包括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三种神经症,中医文献对此尚无记载.恐怖症是指患者对性病产生强烈的、持久的、明知不合理的无法自制的恐怖;疑病症是怀疑自己患上了性传播性疾病,注重收集有关性病的信息,并以此证明自己患有性病,常常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认作病态,医生检查不到客观阳性结果,但患者不相信医生的合理解释而不断更换医生或医院坚持反复检查;强迫症的基本特征是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虽经努力抵抗而又不能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

    作者:陈修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仅仅从衣食住行这些外在表现来判断人们生活水平的好与坏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护理水平的发展与重视程度的提升,心理护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加重,老年人尤其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所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用我们的爱心、关心、耐心去呵护,温暖他们,提供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老年生活.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抗感染药不良反应临床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244例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占我院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55.74%,发生不良反应多的药物为喹诺酮类,发生率高达36.77%;其次是林可霉素类,发生率22.06%;两种药物占总例数的58.83%.结论:加强抗感染药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公众安全用药.

    作者:李孟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