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东
目的:探讨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2-11月在本院内一科住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9例中的104例,出院时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实行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照组由包床护士常规电话回访1次后不再采取任何措施,10个月后按事先设计的调查电话所获得的资料分析遵医行为效果.结果:实验组完全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碧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0~3岁儿童骨密度进行检测.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年就诊患儿进行检查,同时测量受检者体重、身高.结果:0~36个月龄男童与女童之间 BMD无差异( P>0.05).结论: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适量体育运动对BMD 有影响.
作者:齐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在宫颈环切术后脱痂期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宫颈环切术后脱痂期出血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宫颈创面经过碘消毒后,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治疗组(n=38)宫颈创面碘消毒后,外敷云南白药,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以及二次结痂后创面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的38例患者均在5d内止血彻底,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22例在5d内止血彻底,治疗总有效率为57.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查二次结痂无创面多血的病例,治疗组仅有1例少量出血(2.6%),观察组有13例少量出血(34.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宫颈环切术后发生结痂期出血的患者,使用云南白药外敷于创面,可以有效凝血、止血以及抗细菌感染,有利于患者的创面修复,加速愈合过程,减少患者二次结痂创面出血的几率,降低患者的痛苦,该药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妇女和老年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本文试从人体气机方面剖析功能性便秘发生的机理以及浅探从气论治便秘的分型和治疗.
作者:龙欣;何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粘膜出血和贫血,合并妊娠者一般不必终止妊娠,只有当严重血小板减少未获缓解者,在妊娠初期(12周以前)就需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可考虑终止妊娠.
作者:王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建立蓝菊抗病毒口服液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cclaim120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柱温:25℃;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蒙花苷在0.025~0.25μg 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41%(RSD=1.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艳平;林壮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急腹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因为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因此一旦发病,病情往往非常复杂且有较多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52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该病诊治积累临床资料.
作者:李德庆;刘丽芳;廖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由于小儿年龄特点及生理特征,在儿科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首位.目前小儿用药特别广泛,新药不断涌现,儿科临床用药品种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由于用药范围的增大,特别是静点药物,因此发生药物性皮疹的机会就相应增多了.所以药物的正确选用和合理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我院由药ADR或病毒引起的各种皮疹进行分析讨论整理,希望对同行有所启迪.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08至2010收治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2例,死亡4倒.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4髋),在给予髓芯减压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单用髓芯减压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2组内不同临床分期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陶家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如果肾脏功能完全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物积聚过多或排出过多,使体内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专家学者所倡导实施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无疑给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此类病人因病程长,思想负担重,需要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和精神上的护理,使他们树立信心,正视尿毒症,接受肾移植,对于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合并肝脏损害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合并肝损害的肺结核患者47例,予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并给予适当保肝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9月后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的率95.7%,肝脏损害未进一步加重.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伴肝功能损害的肺结核疗效显著,肝毒性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于晓燕;龚君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蛤香防喘丸是我院自制研发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肺健脾补肾、祛痰化瘀平喘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该制剂自2002年投入生产使用至今, 为医院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好药.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提高骨盆骨折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25例CT确诊为骨盆骨折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螺旋CT扫描确诊骨盆骨折25例,其中骨折合并盆腔血肿5例,闭孔内肌挫伤1例,膀胱破裂1例.结论:骨盆骨折可以通过螺旋CT扫描明确诊断,并通过螺旋CT扫描了解骨折的走行、碎骨片的移位及有无盆腔脏器损伤.
作者:刘二娣;林生贵;彭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汉坦病毒侵入机体后,常常累及宿主多系统和器官.因此,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错综复杂.非典型病例各有不同的表现和体征,往往会造成误诊.为吸取经验教训,现将我院近10多年收治的34例误诊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包括我从外乡镇转入我院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吕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用化学课程为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医学类专业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用化学实验在培养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用化学>课程小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调整、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开放医用化学实验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实验爱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莲;周晓英;刘海;阿不都许库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五味子多糖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五味子多糖50,100,200 mg/kg三个剂量组,通过对小鼠负重游泳试验和血清肝糖原、乳酸的含量测定,观察五味子多糖的抗疲劳作用.结果:五味子多糖能增加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小鼠血乳酸的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结论:五味子多糖对小鼠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
作者:刘丽;邾枝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即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作者:才旦多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余芙膏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余芙膏对冰醋酸及热板法致小鼠疼痛、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余芙膏能减轻冰醋酸及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跖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结论:余芙膏具有明显镇痛、抗炎、消肿功效.
作者:姜江;王鹏翔;夏小鹏;卢炜;糜大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检测和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结果.结果:通过t检验统计分析,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和直接胆红素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37±2.04)μmol/L和(5.09±1.23)μmol/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浓度(P均<0.05);治疗后男性尿酸(SUV)浓度和女性尿酸(SUV)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79.12±61.37)μmol/L 和(237.77±49.05)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浓度(P均<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可以反映老年冠心病的治愈状态,可广泛应用于评价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国洲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