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30例的护理

张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30例患者通过急诊PCI术后病变血管再灌注良好,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CI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及时、有效疏通血管,保证良好心肌供血,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高质量的全程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80例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 80例后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 80 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室护理配合满意.结论:术前访视及与主刀医生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有利于术前用物的充分准备和术中密切默契的配合;腹腔镜器械性能良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备条件,手术室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和积极主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作者:江进华;赵东成;杨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糖化血清白蛋白(G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水平,评价GA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以56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和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液中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进行三项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比较.结果: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的GA、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与非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相比,HbA1c水平偏低,而GA水平相对稳定.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评价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水平时会导致评估不足,GA为一种更稳定的评价指标.

    作者:雷荔荔;马兴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48例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12h通过VAS进行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来治疗腹股沟疝疾病,由于其与人体解剖结构特点较为符合,再加之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创伤较少、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治疗后复发率较低等等优势,因而是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疾病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李云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畲族人群遗传性非综合征性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谱的筛查

    目的:筛查分析福建畲族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在不同听力表型人群中的携带分布情况,以探讨畲族耳聋患者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通过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和听力检测,选取150例先证者接受多项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包括SLC26A4编码区测序、GJB2编码区测序和mtDNA C1494T/A1555G突变基因芯片检测.其中,双耳感音神经性聋102 例,单耳感音神经性聋18 例,有耳聋家族史但听阈正常者 30 例.结果:150例受检者的SLC26A4基因、GJB2基因、mtDNA A1555G/ C1494T突变检出率分别为 3.3%、6%、2%、0.7%.结论:畲族听损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对新生儿的常规耳聋基因的筛查和诊断.

    作者:郭舜民;林文津;李瑞玉;陈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足疗洗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足疗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麻黄和川芎进行鉴别,并对乌头碱进行限度检查.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乌头碱含量在规定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足疗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春溶;焦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子宫切除术前和术后护理与指导

    我院为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我地区妇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点单位.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我院共做子宫全切手术38例,期间我作为妇产科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使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住院期间每一个时期,对患者我们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环节的护理与指导,从点滴小事到日常生活护理.人性化的护理热情的服务和好的沟通对疾病的治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认真做好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也是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现将个人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雪珂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藏医养生保健的初步研究

    本篇根据藏医<四部医典>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藏医养生保健理论原理,结合当代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阐述了藏医养生保健学的原则、方法及在现代社会与生活中对人体养生保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者:次仁央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妇科肿瘤患者49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60岁以上老年妇女妇科肿瘤的分布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9例老年患者妇科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8例(占77.55%),恶性肿瘤11例(占22.45%);良性肿瘤以卵巢良性肿瘤为主,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为主;49例患者经相应处理,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结论:对老年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只要处理得当、在严密监护下老年人几乎可以耐受各种妇科手术.

    作者:黄东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加中药熏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加中药熏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尖锐湿疣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均用激光或微波去除疣体后,对照组不再用药治疗,治疗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加中药熏洗,随访6个月观察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加中药熏洗治疗组尖锐湿疣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加中药熏洗,能有效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

    作者:李新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血管的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留置针可效长时间留置于血管中,为治疗、抢救保持了有效给药途径,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为临床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浅静脉留置针在穿刺及观察护理方面与普通外周静脉输液有诸多不同之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茜;黄明珠;陈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纯中药治疗小儿尿路感染效果.方法:将77例尿路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采用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对照组40例,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94.7%,疗效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纯中医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疗效满意,可一定程度上替代抗生素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奚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肥胖症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肥胖症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单纯性腹型肥胖者取中脘、下脘、天枢、大横;四肢肥胖者加曲池、肩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结果:3个疗程后,患者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有所下降.结论:针灸治疗肥胖症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于雪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卫生行政执法风险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对目前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风险点、成因按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控制卫生行政执法风险的主要对策:①加强廉政教育,增强执法人员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和能力;②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防范执法风险的素质和技能;③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执法人员有效控制执法风险; ④建立办案、审核、稽查分离制度,形成有效的防范执法风险的监督制约机制;⑤建立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和案件回访制度,广泛收集风险信息,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严志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CT表现及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CT使用价值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CT表现.结果: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在急性中毒72h内头部CT影像特征系多为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其发生率远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结论:头部CT检查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后评估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王辉;王振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岗梅根的研究进展

    对岗梅根进行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综述性的研究,为今后岗梅根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曾坤;陈良华;丘琴;关君霞;甄汉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外科手术后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后患者并发静脉栓塞护理方法,降低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的发生率.方法:对到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静脉栓塞的58例患者在围术期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总结外科术后静脉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及护理,58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有53例下肢疼痛、肿胀症状缓解明显,占91.38%;另外5例患者临床体征无任何改变,占8.62%.结论:对术后并发静脉栓塞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精心护理,能有效提高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蒙药普通制剂的疗效问题浅述

    蒙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立的理论体系,而且蒙药与蒙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蒙药应用的独特性.近年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一学科的发展非常之快,有很多蒙药被开发成国药准字号,进入了流通领域.发挥着治疗疾病的作用,深受广大患者,特别是农牧区患者的欢迎.有许多学术论文见于期刊杂志,为蒙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针对普通制剂这个问题简单的进行一下论述,望指教.

    作者:苏德那木道尔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骨科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关节脱位和简单的四肢骨折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往往通过手法复位就可达到较好的冶疗效果.传统的手法复位一般不用麻醉,患者疼痛难忍,甚至复位不成功.我院自2009年以来开展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骨科复位共86例,麻醉效果好,患者术中无痛苦、无肌紧张产生的对抗,手术复位轻松,成功率高,受到了好评.

    作者:朱烈华;钟勇;杨腊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药师对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药学监护工作实践

    目的:发挥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内科用药过程中的监护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发挥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内科用药监护中的优势作用,如查阅患者药历,了解用药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用药期间的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护、加强药患沟通、COPD治疗指南,为住院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介绍COPD患者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结果:对COPD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本监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临床药师发挥用药监护作用,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书阁;黄忻;张启慧;康乃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42例香丹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国内2000年1月~2011年12月医药期刊报道的应用香丹注射液所致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香丹注射液所致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多样且以变态反应为主;临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

    作者:张庆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