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42例临床体会

张学明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剥脱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探究采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胀痛、跛行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次成功剥脱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住院时间为12~21d,平均住院时间为(16.3±3.8)d。溃疡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4.1±0.8)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予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变稠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安全有效,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新模式对产科促进自然分娩150例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产科实施新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产科住院等待分娩的300例健康产妇进行分组,试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分别给予护理新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前分娩方式及产时自然分娩情况。结果:产前试验组选择自然分娩的比例是90%,对照组是53%,两组选择自然分娩的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试验组分娩率为8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3%(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护理新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的选择率及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12周,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PSQI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PSQI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48例哮喘焦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哮喘焦虑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焦虑情绪,并观察对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情况、治疗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哮喘焦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蒙医温针加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加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蒙医温针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和单纯蒙医温针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蒙医温针加康复训练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61.9%),总有效率95.2%;单纯蒙医温针对照组治愈15例,治愈率(47.6%),总有效率85.7%,经χ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均有好转,其中蒙医温针疗法加康复训练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宏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黎族通瘀去炎汤的药效学初步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瘀去炎汤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抗炎、止血及化瘀的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测定方法评价通瘀去炎汤的毒性,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测定方法和玻片法分别测定通瘀去炎汤的抗炎作用及凝血时间,采用鸡红细胞吞噬法对化瘀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通瘀去炎汤达到大给药量160g/kg时未见毒性反应;通瘀去炎汤高、中、低剂量组(16g/kg、8g/kg、4g/kg)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能加速小鼠凝血的时间(P<0.05)、显著提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吞噬率与吞噬指数(P<0.05)。结论:通瘀去炎方具有良好的抗炎、止血、化瘀作用,且安全阈值较高。

    作者:张一云;唐菲;高雨;侯世封;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浅谈密封瓶内水剂药物抽吸改良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密封瓶内药物的抽吸过程中易造成药液的损失,且不同的抽吸法损失有较大的差别。为了解决密封瓶内水剂药物的损失,作者在常规抽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减少抽药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残余药液量降低,保证了用药剂量。

    作者:刘菊花;杨洪兵;万学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的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说明了公民有权了解现行各种避孕节育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在专业服务人员帮助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自愿而且负责任地作出决定,选择一项适宜、安全、有效、可靠的避孕措施。要更好的开展避孕节育知情先择工作,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让育龄群众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情;然后要通过健全的服务网络,方便育龄群众的咨询并保证避孕药具的充足供应;同时还要帮助不同时期的服务对象选择更适合的措施。总之,做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就需要计生、医务人员和育龄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4例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给予对照组缬沙坦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咳嗽等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更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初步分析与对策

    通过分析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及表现,认为采取为女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为女职工开辟减压渠道,女职工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建构高品质人际关系网络,将女职工减压纳入医院日常工作等针对性的措施,可提高女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心理调适和平衡能力,大程度的发挥女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和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褚健耘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改善3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入院后均采用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大大减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小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下颌阻生牙应用微创术拔除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下颌复杂阻生牙需拔除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器械拔牙法,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等方面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和断根的发生率。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卡孕栓在90例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卡孕栓在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18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卡孕栓加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宫颈扩张效果、术中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及人流综合征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阴道内放置卡孕栓加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吴群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42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探究采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胀痛、跛行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次成功剥脱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住院时间为12~21d,平均住院时间为(16.3±3.8)d。溃疡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4.1±0.8)周。结论: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学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HPLC法测定补肾益脑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补肾益脑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 HPLC法以 Dikma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45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测定补肾益脑片中补肾脂数和异补肾脂数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的含量在0.0744~0.46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在0.075~0.4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668%,RSD%=0.94%;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8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王亚辉;李洪泽;韩风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开展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实验组给予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前列腺电切术开展治疗,对照组给予尿道电切镜取石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冲洗膀胱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样本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总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患者冲洗膀胱时间也有缩短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开展气压弹道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的预后效果优于经尿道电切取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1772名城镇退休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城镇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探讨提高退休职工生活质量的对策。方法:对兴化市戴窑镇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退休职工患病率74.23%,血脂升高、高血压、肥胖症、高血糖、心电图异常位居前5名。结论:退休职工的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应予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加强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治疗现发病,降低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曹党年;范日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伊斯兰医学之“活”字的发生学轨迹探讨

    目的:探讨伊斯兰医学中“活”字发生学轨迹。方法:从词源、伊斯兰哲学和中国哲学探讨“活”字之源。结果:“活”是真一演化出的宝贵的生命品性。结论:“活”只代表生命万类中的动物特性。

    作者:李秀美;王全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69例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切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切除术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日常宣教工作,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切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治疗,避免手术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匡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用于肛周疾病术后镇痛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疗法对肛周常见疾病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肛周常见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熏洗疗法50例。疾病包括:痔病、低位单纯性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不含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及其他肛门疾病)。对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疼痛评分、创缘水肿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用于肛周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洗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仙锐;李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