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保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下颌复杂阻生牙需拔除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器械拔牙法,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等方面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和断根的发生率。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完善复方肝水解物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中总氮的测定方法,测定复方肝水解物片中总氮的含量。结果:方法重现性、稳定性比较好。结论:容量法简便、迅速、准确,可作为复方肝水解物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艳玲;李敏;史少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动脉瘤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较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失衡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失衡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不良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心理失衡护理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持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积极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有助于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亦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行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肝素帽封管,试验组43例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观察两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中使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可减少导管堵塞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季明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49例(74.2%),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显效30例(45.5%),总有效率80.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由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之一,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脱屑,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治疗以抗炎抗过敏为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及治疗感染。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可达到抗病毒、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热毒宁配合中药外洗剂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以清热解毒疗法为主,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周芸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降糖药物、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胡建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疗法对肛周常见疾病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肛周常见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熏洗疗法50例。疾病包括:痔病、低位单纯性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不含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及其他肛门疾病)。对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疼痛评分、创缘水肿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用于肛周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洗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仙锐;李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采用胃力康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胃力康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胃力康颗粒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给予对照组缬沙坦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咳嗽等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更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爱宝疗治疗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方法:使用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并设冷冻治疗100例为对照组。对治疗效果作出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治疗组治疗后无不适感觉,而对照组经常出现阴道大量流液,持续一周左右,也会出现腹痛、尿频易合并感染。结论: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不留疤痕,无不良反应,尤其适合未生育妇女。
作者:李书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予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变稠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安全有效,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分析完善病区药房管理与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病区药房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完善药房管理与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结果:传统的药品供应型药房管理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必须要转变服务思想,以调剂药品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化为以服务患者为主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提升药房管理和服务水平。
作者:谭作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可靠方法,从而为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德福韦脂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的 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在HBVDNA转阴率上组间比较,患者实施治疗后12周、24周、48周、7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 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治疗72周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LT复常率上组间比较,患者实施治疗后12周、24周、48周、7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治疗12周和72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阿德福韦脂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可靠选择。
作者:季登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18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10例。两组筛查者首先都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进行阳性筛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合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阳性筛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同时阳性共61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61%,对照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阳性者共116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68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8.62%,两组患者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就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和侵入操作例数而言,感染组明显超过未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服用抗菌药物时间短,而感染组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较长,且病理学的检查发现真菌比例较高。结论:患者自身情况、侵入操作和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等均属于能引起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感染与治疗的方法存在一定联系,医院可以通过三联疗法使用抗菌药物,并针对性地照顾易感染患者。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运用PDCA循环理论和方法对医院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管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相等时间段的中药饮片调配量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调配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处方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和复核出的差错率均较原来的管理方法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的中药饮片调配,能有效控制差错率,提高发药质量,从而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杨巨华;戴雅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发热小儿患者4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给予西医治疗的20例为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的20例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治愈率90.0%、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与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症具有明显的临床有效率和较高的临床治愈率,随访监测体温复发率较低,临床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