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华
目的:建立完善复方肝水解物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中总氮的测定方法,测定复方肝水解物片中总氮的含量。结果:方法重现性、稳定性比较好。结论:容量法简便、迅速、准确,可作为复方肝水解物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艳玲;李敏;史少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持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积极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有助于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亦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X线胸片与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观察5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同期X线胸片与CT扫描检查结果,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及检查显示的患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结果:5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中,CT扫描检查确诊52例,准确率89.66%,X线胸片检查确诊35例,准确率为60.34%, 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患者的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率分别为84.48%和44.82%,明显高于X线胸片62.07%和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胸片与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都有着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是CT扫描诊断准确率要优于X线胸片检查,具有分辨率高、扫描层次清晰的优点。
作者:罗巧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外伤性腹部脏器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65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腹部脏器破裂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它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5例病例中,实质性脏器破裂131例,空腔脏器破裂19例,复合性脏器破裂1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157例,且与手术证实相符,符合率95.2%。优于其它检查方法。结论:超声对腹部脏器破裂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为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为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铜仁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尤以梵净山资源为主。针对梵净山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做了概括,并就今后的民族药物资源进一步的发展进行阐述,为铜仁地区的民族药物产业经济发展提出理论指导。将铜仁地区的优质珍贵的药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作者:杨詹詹;陈仕学;唐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上颌前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抗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强支抗组)30例和观察组(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上颌前突患者U1-Y、L1-Y、U6-Y、L1-MP、U1-L1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后牙前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12周,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PSQI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PSQI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给予对照组缬沙坦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咳嗽等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更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予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变稠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安全有效,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症状缓解及肾功能指标的疗效。方法:对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增加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尿素、肌酐、尿酸、尿常规等变化。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尿素、肌酐有明显改善,治疗有效(尿毒症终末期效果不显),治疗方法痛苦小、经济、便于操作和推广。
作者:冯晖;于洁;李卫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下颌复杂阻生牙需拔除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器械拔牙法,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断根率等方面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速直机配合高速涡轮机的微创拔牙法进行下颌复杂阻生牙拔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和断根的发生率。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不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62例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统计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时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促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与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吕岚;兰礼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胆结石患者中随机选择97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结果: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方面,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63.27%,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欧阳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浅析超声波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波疗法。治疗两个疗程,2个月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对治疗肩周炎有疗效较好。
作者:杨勇旺;陈景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行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肝素帽封管,试验组43例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观察两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中使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可减少导管堵塞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季明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张建夫教授认为癫痫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抵抗力降低,感受外邪侵袭所致。以调节气血阴阳,补偏救弊,恢复气血阴阳的相对平衡,作为治疗癫痫的基本原则。并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研制了抗痫1号及抗痫2号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梅奎;胡龙涛;康晓妮;张效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头皮清创缝合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清创缝合,观察组30例以清创缝合常规护理为基础,并采取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率明显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皮清创缝合中采取心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莲香;林春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对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干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运用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治疗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钟水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中选取的72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空心钉治疗),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OFA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增加,骨折愈合时间折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踝骨折疾病,临床上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作用,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盛华;刘志军;高翔;饶建波;黄若华;吴豪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保暖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紫丁香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色谱以保暖风对照药材和7-羟基香豆素、紫丁香苷对照品作对照;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紫丁香苷含量,色谱柱:SPOLAR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水(9∶91);检测波长:264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薄层色谱斑点圆整、清晰,重复性好。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04132~2.06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1.3%(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保暖风的质量,可作为保暖风的质量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
作者:唐秀玲;唐秀利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