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春艳
目的:测定食用葛中大豆苷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期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样品以甲醇(70%)超声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柱,流动相为0~30min,甲醇-水(20∶80→65∶35)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建立了食用葛中大豆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并测定了三个产的食用葛药材中的大豆苷含量,其中产于昆明的食用葛含有的大豆苷0.84%,产于大理的含1.12%,产于香格里拉的含1.87%。结论:测定结果表明各产地间大豆苷含量有明显差异,本方法能有效测定食用葛中的大豆苷含量,且较为稳定,所得数据可为将来建立食用葛药材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张晓南;徐怡;牛延菲;符德欢;周培军;毛宏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13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75例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A组),38例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单纯植骨治疗(B组)。结果: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月相比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言,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志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胆结石患者中随机选择97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结果: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方面,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63.27%,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欧阳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18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10例。两组筛查者首先都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进行阳性筛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合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阳性筛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同时阳性共61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5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61%,对照组患者经筛查检出阳性者共116例,经病理检查为阳性者共68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8.62%,两组患者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感染、免疫抑制、心血管保护和血糖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槲皮素因其生物活性强、药理作用广泛、副作用小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近10年槲皮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对槲皮素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骆明旭;罗丹;赵万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后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膳食干预等,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怀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卡维地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可改善心肌功能,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巴特尔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持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积极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有助于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亦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均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再给予中医治疗,均治疗1周,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运用PDCA循环理论和方法对医院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管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相等时间段的中药饮片调配量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调配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处方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和复核出的差错率均较原来的管理方法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的中药饮片调配,能有效控制差错率,提高发药质量,从而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杨巨华;戴雅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异常流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人工流产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后采用综合性的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阴道的异常流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测定血浆中的乌头碱,为其是否中毒提出示警。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乌头碱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经检测,口服药酒的血浆中乌头碱可达0.196mg/mL,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药汤剂血浆中乌头碱可达0.216m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对乌头碱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服用乌头类中药易引发乌头碱中毒。
作者:曹海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45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母婴结局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中包括治疗过程中并发肺水肿、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子痫、HELLP综合征、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其余22例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以及胎儿情况的差异,分析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①观察组出现子痫前期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而规律产检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病孕周、终止孕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患者血小板、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尿蛋白++比例,白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应规律产检,特别是发病孕周较早的患者,以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曾银;孙丽萍;胡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铜仁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尤以梵净山资源为主。针对梵净山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做了概括,并就今后的民族药物资源进一步的发展进行阐述,为铜仁地区的民族药物产业经济发展提出理论指导。将铜仁地区的优质珍贵的药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作者:杨詹詹;陈仕学;唐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石门县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湘西北土家药“龙胆”的基源植物有四种,即龙胆科獐牙菜属獐牙菜、西南獐牙菜、显脉獐牙菜和紫红獐牙菜四种植物。
作者:熊鹏辉;沈美英;董淼珍;刘学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口服止痛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静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交锁髓内钉技术与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24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交锁髓内钉组患者60例,进行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微创组患者64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出血总量、住院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对比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24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因手术操作不当或重症并发症,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危机生命等情况。结论:对于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操作难度、术中出血总量、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交锁髓内钉治疗,无差异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不适宜进行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患者,可应用微创钢板植入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饶光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重楼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用药史,其在消肿止痛以及清热解毒等方面效果非常显著,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止血、抗肿瘤、抗炎等重要作用,为此,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中药食材中,笔者对重楼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综述。
作者:罗宝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给喜古讷-3味汤和诃子-5味汤对小鼠的腹泻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检验腹泻率及腹泻指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灌胃药物后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药物对小鼠有显著腹泻作用,腹泻率及腹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对小鼠的腹泻作用相同,可相互代替使用。
作者:海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84%,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查培金;杨孝顺;朱鸿杰;李星;李琳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