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自旋回波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徐睿;唐雷

关键词:磁共振, 磁敏感, 加权成像, 自旋回波, 序列对, 脑海绵状血管瘤, 家族性遗传, 散发病例, 普通人群, 发病率, 多发病, 临床, CCA
摘要: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angiomas,CCA)在临床上可分为家族性遗传或散发病例两大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5%[1].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始动与触发机制在其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许多阵发性房颤都是由单个或多个房性早搏诱发.本文以未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为对照,探讨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早搏前周期的规律.

    作者:顾伟勇;范园园;杨素平;张国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经皮注射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11例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影像导向下进行治疗的一种微创手术,主要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伴或不伴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骨质疏松等.常用的骨水泥材料有甲基丙烯酸甲脂、磷酸钙等,但目前唯一被美国批准用于椎体成形的生物材料只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经我院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天鹏;周石;李兴;宋杰;吴晓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1056例诊治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主要由科萨奇病毒(Cox)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作者:王建怡;胡晓;曾永竹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子痫42例临床分析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重症,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美国子痫发病率近10年来为分娩总数的1/3250;英国子痫的发病率为2.7/10000[2].本文总结我院2000-01-2007-12收治的42例子痫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东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与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MP-9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的表达(P<0.05),且其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分期相关(P<0.05).MMP-9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9的表达与NSCLC的侵袭转移有关,可成为评价NSCLC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余红;叶贤伟;刘琳;饶姗姗;李丹;罗溶溶;张湘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观察与护理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它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治疗后易复发和转移.我科自2003-10-2009-10采用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贝复舒治疗角膜异物的临床观察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病,异物滞留于角膜可引起明显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缺损若不能及时修复,病程迁延可导致角膜基质糜烂、溃疡,因此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尽快缩短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尤为重要.

    作者:叶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肺功能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1].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由感染、药物、化学制剂、有机或无机粉尘、吸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因素造成肺泡损伤的终末病理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肺纤维化疾病中的代表性疾病.

    作者:许梅;姚红梅;朱绍英;杨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紫杉醇放疗增敏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运用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泰素)是一种由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和针叶中提取的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开发出的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的新型抗肿瘤药.

    作者:杨胜刚;吴星娆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肺血栓栓塞症32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既往临床对此病的认识不足.

    作者:万自芬;张程;姚红梅;冯端兴;马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肺曲菌球病51例诊断及治疗体会

    肺曲菌球病系肺曲霉菌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多继发于肺基础病变的空洞或囊腔内,以咯血、咳嗽、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空洞性病变中有球形团块影,球体可随体位而移动,周围有环形透亮或其上方冠以新月形透亮,我院2002-06-2008-12共收治51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曲菌球病患者,现对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作者:宋永祥;徐刚;梁贵友;刘达兴;罗猛;李剑;牛义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不同时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波;郭丛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评价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8-01-2009-12我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经Bi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溶溶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检查、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1].对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全方位服务,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吴瑞明;袁为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焦虑症团体心理治疗临床应用

    自团体心理治疗问世以来,现已形成形式多样的团体治疗,如癌症患者的支持团体Ⅲ;卒中后忧郁患者的团体[2];中学生网络依赖团体等[3].有资料[4]表明,团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周红兵;陈丽萍;王恒飞;付淑珍;黄玲;刘秋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849例原发不孕不育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有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849例原发不孕不育的患者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以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生育的影响.

    作者:李广萍;吴忠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55例先天畸形新生儿细胞遗传学分析

    本文通过对先天畸形新生儿的细胞遗传学检查,以探讨患儿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7-01-2009-12在我院出生怀疑为新生儿畸形的病例,年龄为出生1小时至50天,共计55例.

    作者:王碧;吴忠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非优质胚胎继续囊胚培养的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IVF/ICSI-ET治疗周期中剩余非优质胚胎继续体外培养的囊胚形成情况.方法:将IVF/ICSI治疗周期中第3天(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非优质胚胎采用囊胚序贯培养法进行体外继续培养,观察其囊胚形成情况,以及D3不同卵裂球数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情况,并根据其囊胚形成情况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进行预测.结果:共收集200例433枚非优质胚胎经体外继续培养,有110例形成囊胚共165枚(38.11%),其中优质囊胚83枚(50.30%);D3细胞数>5的胚胎囊胚形成率高(P<0.05);非优质胚胎中有囊胚形成组与无囊胚形成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继续培养可以筛选出具有发育潜能的非优质胚胎,提高胚胎利用率;D3非优质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无优质胚胎情况下可适当选择进行移植.

    作者:骆荣;洪焱;黄绘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肺部真菌感染98例调查分析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致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免疫低下者更易受真菌感染,成为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

    作者:潘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PCI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18例报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改善和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的重要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随着PCI的广泛开展,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作者:吴强;张陈匀;刘志琴;范寿年;李世英;王咏梅;梁青龙;刘然;王华义;周松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