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替生凝胶治疗牙本质敏感症108例疗效观察

岳朝晖;谢红

关键词:凝胶, 治疗方法,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小管, 临床症状, 液体流动, 液体动力, 温度变化, 机械摩擦, 化学刺激, 一过性, 渗透压, 牙齿, 学者, 学说, 痛感, 局部, 激发, 管内, 干燥
摘要:牙本质敏感症是由于温度变化、局部干燥、机械摩擦、渗透压变化和化学刺激等因素作用于牙齿而激发的一过性,以痛感为主的临床症状,有学者[1]认为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液体动力学说)是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原因.临床以封闭牙本质小管为主要治疗方法.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由不同疾病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目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治疗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尤其是神经内分泌方面.

    作者:曾安宁;熊德高;李林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膝关节镜术患者围手术期80例护理体会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功能快等优点.我们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对80例膝关节镜下诊疗术患者进行完善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性,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文秀;赵卫;胡安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无痛结肠镜检查89例护理干预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常用的方法,该检查是下消化道疾病的一种常规诊治手段.但因检查有一定的痛苦,使不少患者难以接受,结肠镜在肠腔内推进时,肠腔会反射性痉挛,尤其是通过几个生理弯曲时患者常感疼痛难以忍受,重者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出现血压降低、心动过缓、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表现口[1,2].

    作者:杨恒;王磊;刘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疗效及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结肠黏膜下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本病多见于20~40岁.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程长反复发作.

    作者:屠晓辉;鲍安珍;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冠心病并焦虑/抑郁患者77例护理体会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由于很多复杂因素,CHD患者常合并心理状态的异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增加了CHD的诊断、治疗和康复难度.

    作者:李安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双侧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34例疗效观察

    由于肱骨远端的特殊解剖结构,以至于肱骨远端骨折存在多样性、复杂性,且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丢失也是临床治疗难点.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双侧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3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鸿;覃植荣;周泽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的影响,以了解瑞芬太尼通过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而影响血流动力学调节的某种机制.方法 30例女性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三组(n=10):R2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 ng/mL)、R4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mL)、R6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ng/mL).予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异丙酚、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维库溴胺0.1 mg/kg快速诱导.用药物升压法测定BRS,分别于诱导前(T0点)、气管插管后5 min且瑞芬太尼达到设定血浆靶浓度平衡(T1点)测定BRS.结果 R2组、R4组、R6组T1时点BRS较T0时点均显著降低(P<0.01),且T1时点R6组BRS低于R2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抑制BRS,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浆靶浓度为6 ng/mL的瑞芬太尼对BRS的抑制作用增加.

    作者:饶婷;高鸿;安裕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三踝骨折58例手术体会

    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躁关节骨折.治疗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术后踝关节功能.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8年5月对收治的58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兵;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颈椎病是指椎间盘的退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及体征[1].我科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对收治的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l 7分法)进行评价[2],在手术前后进行脊髓功能评分.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萍;邢维平;王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贵州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

    乳牙龋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由于乳牙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儿童龋齿病因的研究一直是各学者关注的问题.由口腔健康行为直接影响的口腔卫生状况是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马丽霞;冯萍;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乳膏预防全麻后留置导尿痛32例临床观察

    围术期施行留置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尤其是在大手术中,估计失血量较多、需要大量输液的手术中,常规行留置导尿术.留置导尿不仅可以解决术中、术后的排尿困难,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能反映循环及肾功能.但全麻术后留置导尿引起的疼痛和不适(Catheter 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作者:杨天虎;刘艳秋;曾祥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AO锁骨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6例报告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不甚理想,畸形愈合率高.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AO锁骨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子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

    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矢状窦,大脑镰旁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肿瘤常隐藏于脑组织下方,有时向双侧生长,占颅内脑膜瘤的17 %~20%[1],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术中既要妥善处理受累矢状窦和大脑镰,又要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及中央区脑组织,增加了手术全切肿瘤的难度.

    作者:余红;杨勇灵;陆斌;伍仕兵;张镇;陈初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硫酸镁治疗肾性脑病9例分析

    硫酸镁在治疗肾性脑病的作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尿毒症患者往往伴有镁潴留或镁缺乏的两面性,临床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尽管低镁能诱发患者的肾性脑病而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补镁能够治疗肾性脑病的某些神经精神症状,但对于尿毒症患者应用镁治疗肾性脑病中的神经精神症状,还应较为慎重.我们应用硫酸镁治疗肾性脑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感染20例原因分析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是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方法.随着手术技术和麻醉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得以保证,使剖宫产率逐渐增高,但手术后并发症仍严重影响产妇健康,尤其是术后感染,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后果,并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兆琴;杨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深静脉置管化疗后导致深静脉血栓5例护理体会

    深静脉置管术无论是经外周静脉还是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因其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的特点,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肖冬荚;陈曦;曾令秀;陈荣;黄碧;姜应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异氟醚复合麻醉在68例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因其先天心内畸形和病理生理变化,使其麻醉技术操作和管理的难度大为增加.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共完成68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榜勇;王海英;王钊;朱昭琼;张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及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对血压达标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联合卡维地洛10 mg每天2次共8周,观察血压达标情况及其对心率、糖脂代谢、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联合服药1周血压达标率46.66%,以后迭标率逐周递增,至第8周血压达标率迭93.88%(P<0.01),左室质量指数下降,二尖瓣E/A比值升高(P<0.05).用药前后心率、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降压有良好的达标率,并同时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刁晓艳;谷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8例报告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经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均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5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

    作者:杨作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目的 研究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共6例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类型为:房间隔缺损(ASD伴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VSD伴PDA1例.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为先行PDA封堵,再行ASD或VSD封堵.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及心电图检查,以后每年定期随访.结果 6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即刻均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较单纯型复杂,但如指征掌握恰当,治疗策略舍理,操作规范,同样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长海;杨天和;刘晓桥;谭洪文;梁晴;周松;李世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