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及黄斑水肿

王鲜;王会艳;李志敏

关键词:Avastin, 临床治疗,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眼病, 主要因素, 眼科, 视力, 人类
摘要: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是损害人类视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且是眼科临床治疗的难点.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脑卒中75例危险因素分析

    青年卒中是多危险因素所致的疾病,高血压是青年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等与脑卒中发生相关,现就我院2005-01-2007-12收治18~45岁脑卒中7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晏华;张亚琴;肖小强;段广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2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自2009-01-07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患者采取在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共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强;杨天虎;蒋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小儿心肌病18例诊治体会及随访分析

    心肌病(CM)是小儿时期非常严重的疾病,并心力衰竭者占71%~90%[1],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早期诊断和长期规范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延长患儿的生存时间.为探讨小儿CM临床诊断和治疗观察的相关问题,结合我院儿科2005-03-2009-02收治的18例心肌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及黄斑水肿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是损害人类视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且是眼科临床治疗的难点.

    作者:王鲜;王会艳;李志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使用国产辛伐汀强化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附100例报告)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决定了随年龄增加血脂水平会发生变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之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的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增龄过程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相对稳定,但抗氧化能力减弱,老年人的血脂异常,多表现为TC和LDL-C水平轻中度增高,LDL-C致动脉粥硬化的作用增强[1].

    作者:李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一起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报告

    2005-11-17上午10:35分,我中心接到习水县土城镇卫生院电话报告,该镇红花村一村民家因操办丧事发生一起不同程度的头昏、呕吐、嘴唇发紫、四肢乏力、出汗、昏迷等中毒症状,可能是食物中毒.接电话后,中心立即派人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现就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显平;李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流行因素变化研究

    目的 了解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痛区流行因素变化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0年全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依据,分别在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较显著的病区(A类)和氟斑牙流行强度为中等的病区(B类),各抽取4个调查县.在A类病区调查县,每县抽取3个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较显著的病区乡,在B类病区调查县,每县抽取3个氟斑牙流行强度为中等的病区乡.在每个调查乡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每村随机抽取30户,入户回顾性调查上世纪50~90年代病区家庭地氟病流行因素,现况调查2007年病区家庭相同的地氟病流行因素.调查内容包括燃煤情况、燃煤方式、房屋结构、主食构成、食物干燥储存方法、食物加工前淘洗习惯.结果 原煤仍然是病区的主要生活能源;敞灶燃煤率、玉米食用比例、玉米和辣椒的敞煤火干燥储存率、草房拥有率与时间呈反比,铁炉拥有率、铁炉烟囱出屋率、大米食用比例、砖混房拥有率、居厨分开率、玉米和辣椒加工前淘洗率与时间呈正比.结论 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导致燃煤型地氟病发生的因素逐渐减弱,预防控制地氟病流行的相关措施和健康行为得到逐步落实和建立,但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及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A类病区的变化滞后于B类病区.

    作者:安冬;何平;李达圣;梁音;靳争君;胡晓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成人双(牙合)前突错颌畸形的临床观察(附36例报告)

    成人口腔环境较为复杂,(牙合)骨生长发育早已停止,并且由于很多成人不同程度患有牙周及颞下(牙合)关节方面的疾病,成人的牙列矫正一直是正畸的禁区.

    作者:郑之峻;罗倩云;由慧珠;李棋;马丽霞;王青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007-2008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和清镇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2003年,我国在部分省份开展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试点,2007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了64个区县开展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我省有2个市(区)成为国家级监测点,分别是红花岗区和清镇市,现已监测2年.本文对2个市(区)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赵鸿;王伟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长托宁用于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附40例报告)

    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药物可以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有利于保持患者术中及术后呼吸道的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

    作者:余廷志;尹力;李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生隐球菌ITS与IGS2基因的分类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ITS及IGS2基因片段对新生隐球茵各变种及基因型分类与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本课题前期研究结果及GenBank发表的基因序列资料,研究新生隐球菌3个变种的ITS和IGS2基因片段信息,用CLUSTERW软件构建以上两种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并进行分析,了解其亲缘关系.结果 对新生隐球茵各菌株ITS基因型的IGS2区域片段分析结果显示,IGS2基因片断具有丰富的变异和信息位点.同ITS基因序列比较显示,IGS2基因在亚种内也具有同步进化和变异的特征.结论 IGS2基因序列分析可作为新生隐球菌种间及种内基因分类鉴定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多种基因分类鏊定方法的联合应用,可更有效和准确地鉴定新生隐球茵并揭示其种内不同基因亚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

    作者:康颖倩;王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脑干邻区肿瘤摘除术的麻醉处理(附45例报告)

    脑干邻区肿瘤摘除术属于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如何安全、平稳的渡过手术期,术中麻醉管理十分重要,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和术后顺利恢复的前提.作者自2005-06-2008-07以来共施行脑干邻区肿瘤摘除术麻醉45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殷税香;章放香;陈定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CT室护理准备及配合体会

    CT室护理工作肩负着预约、登记、静脉注射、高压器使用、碘过敏试验、危重病人的观察抢救等工作.笔者根据科室多年实践经验,在护理31 200例病人的流程上进行了合理安排,认真准备,获得了高质量图象达到了诊断要求,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妮燕;袁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治疗进展

    鼻内镜鼻窦手术之前,上颌窦炎性或肿瘤病变,主要依靠经典上颌窦根治手术,即Caldwell-Luc术式,特点是通过唇龈切开经犬齿窝进入上颌窦[1].

    作者:彭易坤;程永华;李德宏;漆一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是急诊常见的危重急症,治疗不及时,常危及生命.传统采用阿托品治疗AOPP,其用量大、中毒率高.

    作者:郑罡;谢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附52例报告)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的常见病,也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NRDS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进口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王多德;石碧珍;李懿;陈敏;杨阳;陈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母细胞瘤6例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占80%以上,也是小儿常见腹膜后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何艳;邱建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婴儿颅骨骨囊肿7例临床分析

    2005-05-2009-04月我院共收治7例颅骨骨囊肿患婴.经我科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姚倍金;张利;刘窗溪;韩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614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就急性阑尾炎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886年FITZ首先命名,1887年MCBURNEY找出本病的外科手术治疗[1].

    作者:陈富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种抗原修复法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目的 采用微波加热、高温加热和酶消化进行组织抗原修复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三种抗原修复方法暴露抗原之间的区别,寻求佳的免疫组化方法.方法 微波修复组、高压加热组和酶消化组,各组用Envision试剂盒.检测Ki-67、CDla、CD 83、CD 3、CD 4、CD 8、CD 45 RO染色结果.结果 三种抗原修复方法有明显差异,高压加热佳,微波加热其次,酶消化效果差.结论 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方法经济、操作简单,适合大量标本使用.

    作者:刘宙;杨伟明;刘华庆;王超宇;赵洪远;邬江华;黄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