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护理体会

雷德群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良性疾病, 治疗, 医疗单位, 效果满意, 护理体会, 胆囊息肉, 胆囊结石, 创伤小, 应用, 临床, 检查, 基层
摘要: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检查和治疗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基层医疗单位已逐步推广.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初探

    C型根管是一种较特殊的根管形态,其髓底根管口的排列是一个连续的C型,2个、3个或更多根管口相连成C型,常见于下颌第二磨牙[1].C型根管形态复杂且不规则,其多根管之间由细窄间隙连接,或存在大量管间交通,给根管预备、充填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章锦花;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叠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动态血压的特点、发生机制及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36例重叠综合征、30例COPD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PSG监测,记录24hMSBP、24hMDBP、24hMHR、dMSBP、dMDBP、dMHR、nMSBP、nMDBP、nMHR及AHI、L apnea、LSaO2、SaO2<90%时间.结果 重叠综合征24小时动态血压整体水平、白昼水平、夜间水平及AHI、L apnea、SaO2<90%时间较单纯COPD患者明显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LSaO2较单纯COPD患者明显下降;重叠综合征患者24hMSBP、24hMDBP、dMSBP、dMDBP、nMSBP、nMDBP与AHI、SaO2<90%时间呈正相关,与L SaO2呈负相关;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后,24小时动态血压整体水平、白昼水平、夜间水平及AHI、L apnea、SaO2<90%时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压昼夜节律改善;L S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结论 重叠综合征较单纯COPD患者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低氧明显;血压升高与呼吸暂停、夜间低氧有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重叠综合症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张湘燕;饶珊珊;刘维佳;冯端兴;刁晓源;叶贤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膜瘤手术6例护理体会

    脑膜瘤很常见,占颅内肿瘤的15.3%,仅次于胶质瘤[1].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脑膜瘤病人6例.经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邓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65例临床分析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对于非脱垂子宫需行此手术时,开腹子宫全切术(TAH)是传统的、基本的术式.

    作者:汪俊涛;纪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26例疗效观察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多数属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结果,也可作为癌症病人的首发临床表现.

    作者:王春峰;柏玉举;杨卫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膜结核球一例报告

    发生在胸膜腔内的球形结核病灶,称为胸膜结核球,在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鲜有报道.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为胸膜间皮细胞瘤或肺癌等.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胸膜结核球报道如下.

    作者:陈隽;董德琼;潘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苗药枳稿倒水提物对大鼠UC模型SOD MD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苗药枳稿倒水提物(Polygonum bistortaL, (PBL) enema)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TNBS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并用枳稿倒水提物(PBL)和生理盐水干预.分别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内二醛(MDA)含量以及病理学检查,并与正常及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作对照.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枳稿倒水提物(PBL)治疗组的SOD活性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溃疡性结肠炎组(P<0.01).病理学示枳稿倒水提物(PBL)治疗组结肠炎症有明显好转.结论 枳稿倒水提物(PBL)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永杰;曹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贵州省施秉县2006年伤害监测数据分析

    伤害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居死因顺序第五位[1].

    作者:刘涛;李凌;陈敏;熊美华;刘露霞;郭裕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治疗结直肠疾病6例报告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腹部外科的手术治疗已经近20年,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切除术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建军;王俊;田清明;吴锡;杨政杰;田雾;胡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16例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高血糖是糖尿病(DM)的标志,也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不良作用主要通过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近年来,血糖的过度波动对DM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作用受到高度关注.

    作者:王青;王培珊;向菲;李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艾氟隆膨胀止血海绵用于鼻腔鼻窦术后的临床观察

    鼻腔鼻窦手术后的止血,传统上多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其优点是经济实用效果可靠,但凡士林纱条填塞也有许多缺点,如填塞后鼻腔局部或头部疼痛及眼胀痛,鼻黏膜反应较重,抽取纱条时还会出现再次出血等,给手术后的患者增加痛苦.

    作者:吴欣华;漆一飞;程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对于部分长期服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如何调整服药剂量,血糖控制都不能达到较满意的结果.而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及观察表明,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优势日趋显著,它能有效控制血糖,且可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1].

    作者:刘妍;田进;梁贵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治疗继发性不孕症6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育前人工流产的增多,不孕症患者比例明显升高,继发性不孕症又以输卵管堵塞导致的不孕常见.

    作者:郭静;罗克燕;谢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管介入治疗宫颈妊娠一例报告

    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者称宫颈妊娠,极罕见,多见于经产妇,发病率为[1]1:2400~18000,占妊娠的0.01%~0.006%,占异位妊娠的0.15%.因宫颈缺乏足够的收缩力,流产时不能迅速排出妊娠产物,开放的血管不闭锁,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休克及DIC,且无腹痛,常危及患者生命[2].

    作者:姚远;蒋荣;吴永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科手术病例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外科诊疗技术的日益发展,外科手术作为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高科技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外科疾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诊疗方法,同时也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外科手术病例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作者:安文洪;向中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大肠癌22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复发、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疗以手术为首选,但单纯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增高,且多数一经临床诊断多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化疗在大肠癌治疗的地位日趋重要.

    作者:陈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诊处方中注射用药物配伍禁忌的临床探讨

    由于急诊治疗和抢救工作的需要,注射用药常常联合使用.多数药物联合使用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为抢救工作赢得时间.

    作者:聂浩鸿;胡克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6层CT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VR)及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技术进行扫描范围内脑血管三维成像,回顾性分析31例脑血管病患者CTA检查.结果 CTA检出脑血管异常30例,CTA检出颅内动脉瘤22例(共25个),动静脉畸形6例,硬脑膜动脉静脉瘘1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为92.3%,对脑血管病总符合率96.8%.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显示脑血管畸形的部位、范围、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情况.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高,能快速、安全、无创有效地诊断脑血管疾病,尤其适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及脑血管畸形出血等急症病人的筛选.

    作者:张体江;朱克文;范奇文;彭岚;关晶;骆科进;先正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例下肢远端动脉闭塞性疾病

    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所致的肢体远端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其输出道不佳,手术治疗难度大且远期效果不肯定,药物治疗亦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所以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很多患者长期被疾病的折磨甚至不得不面对截肢.

    作者:马思星;邓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1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椎管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手段[1].我科从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高颈段椎管内肿瘤14例,均经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