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顶左侧法腹膜外剖宫产术320例疗效观察

杨宇箭

关键词:改良式, 腹膜外剖宫产术, 现报告如下
摘要:我院自2002年1月起开展改良式顶左侧法腹膜外剖宫产术3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全麻术后加强病房监护的临床观察

    采用全身麻醉及手术方式本身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可以延续到手术后一段时间,全麻术后患儿在儿科加强病房(PICU)中的生命支持对提高麻醉后患儿的安全性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对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入儿科加强病房监护的患儿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丽;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花清风藤中槲皮素的含量

    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为清风藤科清风藤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1].贵州产小花清藤为布依、苗族的民间药,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的功效[2].槲皮素为该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其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优劣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作者:刘易蓉;梁光义;张永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抗原SEA对两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不同活化作用的探讨

    目的研究超抗原SEA(葡萄球菌肠毒素A)对C57BL/6小鼠和昆明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不同活化作用.方法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采用MTT法;细胞因子IL-2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双抗夹心法).结果超抗原SEA对C57BL/6小鼠和昆明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但对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活化作用强于对昆明种小鼠.结论超抗原SEA对体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与其浓度、刺激时间及小鼠的种类有关.

    作者:余德厚;陆洪光;程波;吴承龙;汪宇;牟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35例报告

    近年来射频消融(RFCA)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根治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它具有对心肌损伤小、不累及周围组织、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用RFCA成功治疗8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室旁路参与的室上速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李杰;袁正强;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120例疗效观察

    蕲蛇酶是从福建武夷山中药蕲蛇毒中提取的一种酶制剂,属于凝血酶样酶(TLES),经动物和临床应用证实有显著抗凝、降纤作用.2000~2005年我院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枝;夏双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52例为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和70例健康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进行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测定.分析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高血压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结果(1)脑梗死组DD基因型频率(27.5%)和D等位基因频率(49.4%)与正常对照组(15.7%,40.7%)比较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32.7%,53.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无明显关联性,但与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有关,可增加高血压脑梗死的发病危险.

    作者:罗玉福;杨长路;田桂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7例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病毒多见,约占90%以上[1].清开灵(冻干)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解除高热之功效.为观察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我们对47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气管内支架安置术5例报告

    随着外周血管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支架治疗各种非血管腔道狭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气道狭窄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是影响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气管狭窄的内支架治疗,能迅速有效地改善通气功能,保证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现将我院2000~2005年行支架安置术的5例气管狭窄病人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韦华;朱明星;莫元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342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3年5月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4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十一酸睾酮、康力龙与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住院的35例MDS患者使用十一酸睾酮、康力龙与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红;张晓梅;唐天兰;黄毅;吴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核确诊HIV感染5例报告

    结核是HIV感染病人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在结核低流行的国家和地区,HIV感染已成为发生结核的高风险因素.我国是结核高发国家,了解HIV感染对结核发生的影响将有利于及时诊治合并HIV感染的结核病人和筛查合并结核的HIV感染病人.

    作者:刘水青;杨卫民;刘银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鼠脑缺血预处理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新生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分钟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组新生鼠不同时点海马CA1区脑组织BDNF的动态变化及3组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脑组织病理改变:预缺血组病理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轻.(2)BDNF表达: 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BDNF表达在再灌注后3h开始增高,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与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天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新生鼠脑缺血预处理早期可诱导海马CA1区BDNF表达和合成增加,对防止再次严重的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有关.

    作者:彭洪军;曹云涛;刘华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抑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群,西方国家患病率高达20%~40%[1].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科门诊1/3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精神因素在其发病、发展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0例FD合并精神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韩健梅;白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ECLIA与IRMA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对比研究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进甲状腺代谢的糖蛋白类激素,其水平测定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亢、甲低、亚临床甲亢灵敏的标志物,也是首选的检测指标[1].也受体内血清中FT3、FT4反馈抑制,是一个典型的负反馈调节系统[2].本实验采用全自动酶促放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TSH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攀;刘毅;杨尚旭;王聚;李彬;李正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贵州省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现状研究报告

    贵州省曾是我国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省份之一,自1988年起开展消灭脊灰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常规免疫,连续开展强化免疫,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水平等各方面工作,至1994年发生后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以后,已连续11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

    作者:刘航;俞浩;张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磁共振诊断3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体会

    头颅海绵状血管瘤(Cavemous angioma,CA)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生率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脑内型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我们对35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钟平;李德炯;谢惠琴;宋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分析

    2000~2003年作者应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叶天士治疗胃脘痛探析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指南>)中,治疗胃脘痛医案甚多,除<胃脘痛>本门所辑44案外,尚见于<脾胃>、<木乘土>等篇章中,计有67案之多.其辩证论治,多有独创,立法处方,条理井然,实补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现就其治疗特点探析如下.

    作者:廖家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5例报告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不断普及,LC胆管损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发生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OC)[1],如何防治LC胆管损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我院1998~2004年施行的LC2 463例,发生胆管损伤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祖明;李果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贵州省内镜清洗消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内镜诊疗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由于内镜的价位相对较高,部分医院内镜的配置难以满足病人需要.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设施缺乏,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是造成经血传播疾病的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安全.2004年12月5日省卫生厅组织了贵州省省级医院感染专家组,对贵州省六所省级综合医院的胃镜、肠镜、腹腔镜、纤支镜、喉镜等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夏贵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