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与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杨华;刘健;孙业忠;刘窗溪;韩国强;陈益民;高方友

关键词: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 显微外科, 血管内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76例可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共检出66例动脉瘤(共72个动脉瘤),根据影像结果拟定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治疗方案.结果76例可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普通脑血管造影和DSA检查49例,显示脑动脉瘤的阳性率为81.6%;行3D-DSA检查27例,清楚显示动脉瘤的阳性率为96.3%,共检出66例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组36例,完全夹闭31例(86.1%),死亡2例(5.6%),并发症5例(1.39%).血管内治疗组23例,完全栓塞者19例(82.6%),90%以上栓塞2例,载瘤动脉闭塞2例,并发症2例(0.87%),无死亡病例.66例动脉瘤中有7例未治疗.结论3D-DSA能够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动脉瘤的检出率,清楚显示脑动脉瘤的立体形态、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对指导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纵隔巨大畸胎瘤一例

    患者男性,20岁,学生,因右侧胸痛、咳嗽半年余,于2000年9月20日入院.患者于同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胸痛、干咳、全身乏力、间断发热,体温高达39°C,肌注抗生素一周后症状减轻,继续坚持上学.于5月初右胸痛加重并感胸闷,活动后明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作者:麻正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应用葡萄糖利尿作用对输尿管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诊断主要依赖X线检查,但如结石阴影与骨骼重叠或X线不显影的结石,则诊断极为困难.超声检查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且操作方便、无创、无痛苦.通过口服50%的葡萄糖溶液20ml,并饮水300~500ml,能排除肠腔气体干扰,改变声阻抗,使输尿管扩张,在尿液的衬托之下,可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宋玲;龚明;余本英;韩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泪道探通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道阻塞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疾病,常并发慢性泪囊炎.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1],以建立鼻引流道为基本治疗原则.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1年2月,应用泪道探通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道阻塞42例52眼,随访3~6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秉民;赵海;涂宏刚;娄晓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与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76例可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共检出66例动脉瘤(共72个动脉瘤),根据影像结果拟定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治疗方案.结果76例可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普通脑血管造影和DSA检查49例,显示脑动脉瘤的阳性率为81.6%;行3D-DSA检查27例,清楚显示动脉瘤的阳性率为96.3%,共检出66例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组36例,完全夹闭31例(86.1%),死亡2例(5.6%),并发症5例(1.39%).血管内治疗组23例,完全栓塞者19例(82.6%),90%以上栓塞2例,载瘤动脉闭塞2例,并发症2例(0.87%),无死亡病例.66例动脉瘤中有7例未治疗.结论3D-DSA能够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动脉瘤的检出率,清楚显示脑动脉瘤的立体形态、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对指导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华;刘健;孙业忠;刘窗溪;韩国强;陈益民;高方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结核分枝杆菌Ag85B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Ag85B编码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定向克隆入pcDNA3.1(+)中.采用脂质体法将pcDNA/Ag85B转染COS-7细胞,采用RT-RCR、ELISA和斑点印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扩增出Ag85B基因,经双向DNA序列测定,与Genbank注录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经检测证实,该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cDNA/Ag85B质粒,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作者:骆旭东;朱道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意比舒乳膏中曲安奈德和硝酸益康唑的含量

    意比舒乳膏为外用药,用于湿疹性霉菌病、轮廓性湿疹、顽癣、环状疱疹等.其主成分为曲安奈德和硝酸益康唑,原标准中只有曲安奈德的含量测定[1],而另一主成分硝酸益康唑为定性检查.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两种成分的含量[2].

    作者:成文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和血生化测定的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已有报道,但该病各期血细胞与血生化测定的相关性报道甚少.为了探讨不同类型、不同病期HFRS患者血细胞的变化规律及与血清酶和肾功能的相关性,现将我院收治的86例HFRS患者的血细胞及主要血生化检测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苏毅;陈应华;周安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胆道血供损伤及胆道被误扎后的临床病理变化(附8例报告)

    由于胆囊切除术的普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本文就胆道血供受损和肝外胆道被误扎后的临床病理变化结合病例进行探讨.

    作者:张忠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一例

    患者李某某,女,29岁,住院号42448,以停经36+4周伴上腹不适,眼睛发黄2天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近期无肝炎病接触史,无血液病史.查体:T37°C,P100次/min,BP120/74mmHg,神清表情淡漠,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无明显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作者:弓玛丽;曹莉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火把花根片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48例疗效观察

    结节性红斑容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加以根治.我科从1995年起应用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制药厂生产的火把花根片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节性红斑26例,均随访半年以上,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艳;晏文;瓦庆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水平及进一步检验本院监测系统的效果,对2001年6月27日全院同期危险人群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安文洪;谭家琴;曹隆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秋水仙碱对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秋水仙碱对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猪血清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ig秋水仙碱12周,监测尿羟脯氨酸,实验结束后测血清生化指标、肝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做肝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秋水仙碱能改善肝细胞病变,减少肝细胞坏死,汇管区胆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减少,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胶原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1),尿羟脯氨酸排出量显著增加(P<0.01);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0.01);肝脏指数显著减小(P<0.05);总蛋白、白蛋白和白球比值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秋水仙碱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胶原降解,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谢娟;张惠娜;黄能慧;李诚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体会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常见[1].现将我院1996~1999年间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蒋成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危重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分析

    小儿危重病例(非甲状腺疾病)可引起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且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观察了28例危重患儿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美;刘代勋;王怡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小儿胸壁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患儿,男性,7个月.右胸侧壁包块进行性增大7个月入院.住院体查:右侧胸壁自腋后线至乳头内侧,上自第三肋间,下至第十肋间,见一巨大的包块,触之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软,易移动,有囊性波动感.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胃镜检查在诊断小儿再发性腹痛中的价值(附79例分析)

    随着小儿消化道内镜技术的逐步普及,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现率逐渐增加,约占慢性再发性腹痛患者的三分之一[1].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选择小儿再发性腹痛79例,在排除肠道寄生虫、肠痉挛、急慢性肠炎及其它疾病后行胃镜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靳蓉;朱莉;庞勤辉;李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人结核分枝杆菌hsp70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人结核分枝杆菌hsp70 DNA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人结核分枝杆菌hsp70 DNA疫苗免疫雄性BALB/c小鼠,8周后,用结核杆菌H37Ra进行攻击8周,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小鼠血清IFN-γ、IL-2的含量,并计数小鼠肝、肺活细菌数.结果hsp70 DNA疫苗免疫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为3.24±0.57,与对照组(2.63±0.47)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腹腔巨噬细胞培养释放NO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较对照组高26%.免疫小鼠其血清IFN-γ量为981.40pg/ml,与对照组(565.90pg/m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小鼠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经hsp70 DNA疫苗免疫的小鼠受结核杆菌攻击后其肺、肝脏结核杆菌数较对照组少.结论人结核分枝杆菌hsp70 DNA疫苗免疫小鼠后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刺激IFN-γ、IL-2的分泌,说明此疫苗能诱导CD4+Th1和CD8+ CIL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小鼠能抵抗结核杆菌的攻击.

    作者:胡佳杰;文学明;肖爱清;黄海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结核病人血清TGF-β1、IFN-γ的检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干扰素γ(IFN-γ)在结核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IISA法测定61例结核病人TGF-β1、IFN-γ水平,并用16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结核组血清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复治组高于初冶组(P<0.05).结核组血清IFN-γ低于对照组(P<0.005),TGF-β1与IFN-γ呈负相关(r=-0.415,P<0.001).结论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TGF-β1增高,IFN-γ减低,可能引起免疫功能失衡,是导致结核病的发病因素之一.TGF-β1越高,IFN-γ越低,病情越重.

    作者:姚红梅;董德琼;杨渝浩;孙显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急、危害大的周围血管外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即可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坏死,甚至可能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终发生肺梗塞死亡.近年此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22例,2例因急性肺栓塞死亡,其中20例经介入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达100%.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潘扬;马思星;袁平;冯昌宗;周石;唐家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阴性症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对4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阴性症状采用自知力量表(SAUMD)、BPRS、SANS和SAPS进行定量评估,并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阴性症状量表总积分和该量表情感平淡、意志缺乏、注意障碍以及兴趣缺乏分量表积分与自知力评分相关(r=0.70~0.80),差异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与阴性症状的改善有关,但阴性症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自知力的全面恢复.

    作者:罗环跃;刘红霞;左杨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