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龙飞;张舟
目的:观察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 地塞米松组(0.150 mg/kg)、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11.80 g/L)、 中剂量组(5.90 g/L)、 低剂量组(2.95 g/L),药浴组40℃药水浴30 min/d,模型组和正常组40℃温水浴30 min/d.给药四周,采用致炎后足容积测量、 测定大鼠胸腺、 脾脏脏器系数、HE染色法观察致炎侧足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评价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AA大鼠原发性足肿胀度均有减轻,滑膜细胞增生、 炎细胞浸润、 关节软骨破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藏药浴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后,原发性足肿胀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踝关节病理形态有所改善,大鼠的胸腺、 脾脏系数有升高的趋势,提示该药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炎症程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类风湿关节具有抗炎消肿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静;张艺;杨花;央嘎;王天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藏医药除其完整而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外,其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其得以薪火相传,迄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藏医药的传承发展历经了口传心授、 师徒传承、 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探索构建合理的现代高校规模培养与传统师承教育优势互补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藏医人才,彰显藏医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
作者:泽翁拥忠;黄晓芹;德洛;降拥四郎;刚焕晨雷;杨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汪培国主任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水湿、湿热、 瘀血是重要致病因素,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根据多年用药经验,运用标本兼治治则,改善水肿症状,减少尿蛋白,增加血浆白蛋白,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汪培国;余顺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优化5种常用中药的总黄酮提取方法.方法:对比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不同超声提取时间下对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银杏叶和葛根适的乙醇提取浓度为50%,黄芩和陈皮适乙醇提取浓度为60%,与加热提取法相比,超声提取槐花和葛根的总黄酮提取量有所下降.结论:5种中药总黄酮提取适乙醇浓度不同,槐花和葛根总黄酮不建议长时间超声提取.
作者:张冬梅;陈慧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壮瑶药小槐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槐花的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槐花中鉴定出4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50%,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油成分有薄荷脑(12.06%)、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15%)、 己酸丁酯(5.66%)、 棕榈酸(24.40%)、 亚油酸(5.17%).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小槐花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甘洋萦;卢森华;梁爽;卢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当归生姜羊肉汤为药食两用之名方,具有补虚养血、 散寒止痛之功,主治血虚内寒所致腹中疞痛及产后腹痛等疾病.古今医家在不断挖掘其药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当归生姜羊肉汤作为药膳食疗的应用范围.笔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现将对其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等方面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刘倩;钟木英;卢少宁;廉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5种马兜铃属药材中马兜铃酸A、B、C、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正离子检测,定量离子对为马兜铃酸A:m/z359.1→298.1;马兜铃酸B:m/z 329.0→268.0;马兜铃酸C:m/z 345.2→282.0;马兜铃酸D:m/z 375.0→212.0;内标金合欢素:m/z 285.0→242.0.结果:马兜铃酸A在0.06~12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7);马兜铃酸B在0.055~11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0);马兜铃酸C在0.065~13μg/mL(r=0.996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马兜铃酸D在0.06~12μg/mL(r=0.9982)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马兜铃酸A、B、C、D平均加样回率分别为89.95%、92.06%、91.06%、92.18%,RSD分别为3.88%、3.97%、4.79%、4.76%.结论:该方法快速、 灵敏度高、 专属性好,可作为马兜铃属药材的一种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作者:丁慧;沈君子;费文静;钱勇;谢天培;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49例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性血液病(白血病)化疗患者98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予对照组化疗后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中药益髓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水平、 骨髓恢复增生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 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明显上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骨髓恢复增生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西药联合中药益髓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造血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建立白云参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硫酸-蒽酮溶液为显色剂,在589 nm处法测定白云参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0.0201~0.1005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式为Y=9.8159X+0.037,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RSD为0.4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靠,可用于白云参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唐新宗;胡松谋;王继陈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标准病例62例,实验组31例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对照组31例用碘甘油局部涂擦,根据试行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迅速消肿止痛.
作者:李冠磊;孙立荣;曹振刚;殷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药食同源是佤族医药的特色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佤族药食同源保健治疗方法的特点及主要内容,以期通过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代研究方法,传承发扬佤族药食同源保健的特色.
作者:陈眉;曲源;刘宝林;叶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 万方、 维普数据库,查找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检索筛选文献、 提取相关资料、 评价纳入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10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4.17,95%CI(2.68-4.68),P<0.00001].将治疗方法分为只应用小针刀及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两个亚组进行分析显示:只应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df=1,p=0.78].结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临床总有效率高,单一使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受本研究纳入原始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 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作者:陈志伟;李斌杰;李国福;王绍敏;郭子坤;王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三组,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现正相关性;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脑梗塞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其水平监测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刘健芳;陈达宏;李发茂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查阅近3年来小陷胸汤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治疗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同时针对目前小陷胸汤药理研究不足的弊端,整理概述近年小陷胸汤对动脉粥样硬化、 非小细胞肺癌等方面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浅析小陷胸汤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为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韩瑞伟;何礼;田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葫芦夜交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 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和使用葫芦夜交汤,治疗前、 治疗2周、4周后,使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并检测血清中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周、4周时,两组血清中NE、5-HT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S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葫芦夜交汤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肯定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血清中相关神经递质含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冬丽;徐宏;安红伟;周哲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药材鉴定的方法包括来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定,而性状鉴定是用感官(如眼看、手摸、 鼻闻、 口尝等)观察中药材性状特征的方法,具有简便、 快速、 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等特点,是中药鉴定中常用的鉴别手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鉴别中药材,性状鉴定尤为重要,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如何进行性状鉴定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值得探讨.
作者:向云亚;徐晶晶;鲍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 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炎症情况、 肺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IL-8、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VC、FEV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阎民利;王琰;李肖凌;侯兰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考察雏凤膏对MCF 10A的增殖1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雏凤膏对MCF 10A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雏凤膏对MCF 10A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及与生长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雏凤膏能明显促进MCF 10A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雏凤膏能明显加快MCF 10A从G1期向S期转换,增加S期细胞数目,上调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1、cdk2,下调p21的表达;雏凤膏还可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Erk的活化.结论:雏凤膏能显著促进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加快细胞周期转换、 促进EGFR/Erk通路活化有关,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乳头皲裂的药物.
作者:魏莹莹;朱智慧;杨波;赵华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VB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研究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活血补气祛痰汤,均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及左右侧椎动脉(VA)血流速度]、 生活质量(SF-36)分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前两组左侧VA、 右侧VA及B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左侧VA、 右侧VA及BA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前列腺癌是一种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王晞星教授在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前列腺癌以肾阴虚为本,湿热毒瘀为标,其中又以湿邪为主,辨证分为血虚湿热证、 阴虚内热证、 肝肾两虚证,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经验及用药特点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殷杰;王晞星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