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卫琴教授治疗胃癌经验

文清;程俊;郑卫琴

关键词:胃癌, 名医经验, 郑卫琴
摘要:介绍郑卫琴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郑老认为脾胃功能受损、 阴阳燥湿胶结、 气机升降失调、 水谷纳运失常是胃癌发生的病机关键,脾胃虚弱是胃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治疗上重视培本扶正,调补脾胃阴阳,只有脾胃阴阳调和,才能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纳运相得,从根本上治疗胃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院校中药性状鉴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材鉴定的方法包括来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定,而性状鉴定是用感官(如眼看、手摸、 鼻闻、 口尝等)观察中药材性状特征的方法,具有简便、 快速、 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等特点,是中药鉴定中常用的鉴别手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鉴别中药材,性状鉴定尤为重要,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如何进行性状鉴定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值得探讨.

    作者:向云亚;徐晶晶;鲍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 万方、 维普数据库,查找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检索筛选文献、 提取相关资料、 评价纳入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10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4.17,95%CI(2.68-4.68),P<0.00001].将治疗方法分为只应用小针刀及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两个亚组进行分析显示:只应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df=1,p=0.78].结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临床总有效率高,单一使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受本研究纳入原始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 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作者:陈志伟;李斌杰;李国福;王绍敏;郭子坤;王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UPLC-MS/MS检测马兜铃属药材中4种马兜铃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5种马兜铃属药材中马兜铃酸A、B、C、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正离子检测,定量离子对为马兜铃酸A:m/z359.1→298.1;马兜铃酸B:m/z 329.0→268.0;马兜铃酸C:m/z 345.2→282.0;马兜铃酸D:m/z 375.0→212.0;内标金合欢素:m/z 285.0→242.0.结果:马兜铃酸A在0.06~12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7);马兜铃酸B在0.055~11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0);马兜铃酸C在0.065~13μg/mL(r=0.996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马兜铃酸D在0.06~12μg/mL(r=0.9982)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马兜铃酸A、B、C、D平均加样回率分别为89.95%、92.06%、91.06%、92.18%,RSD分别为3.88%、3.97%、4.79%、4.76%.结论:该方法快速、 灵敏度高、 专属性好,可作为马兜铃属药材的一种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作者:丁慧;沈君子;费文静;钱勇;谢天培;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三组,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现正相关性;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脑梗塞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其水平监测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刘健芳;陈达宏;李发茂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汪培国主任辨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汪培国主任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水湿、湿热、 瘀血是重要致病因素,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根据多年用药经验,运用标本兼治治则,改善水肿症状,减少尿蛋白,增加血浆白蛋白,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汪培国;余顺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经方小陷胸汤临床应用及其药理研究概况

    查阅近3年来小陷胸汤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治疗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同时针对目前小陷胸汤药理研究不足的弊端,整理概述近年小陷胸汤对动脉粥样硬化、 非小细胞肺癌等方面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浅析小陷胸汤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为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韩瑞伟;何礼;田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玉屏风散联合四味温里散贴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味温里散贴脐联合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营卫不和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玉屏风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味温里散贴脐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3月内患儿复诊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优于对照组的76.6%(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G、IgM、IgA、C4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四味温里散贴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卫不和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龙飞;张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 地塞米松组(0.150 mg/kg)、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11.80 g/L)、 中剂量组(5.90 g/L)、 低剂量组(2.95 g/L),药浴组40℃药水浴30 min/d,模型组和正常组40℃温水浴30 min/d.给药四周,采用致炎后足容积测量、 测定大鼠胸腺、 脾脏脏器系数、HE染色法观察致炎侧足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评价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AA大鼠原发性足肿胀度均有减轻,滑膜细胞增生、 炎细胞浸润、 关节软骨破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藏药浴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后,原发性足肿胀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踝关节病理形态有所改善,大鼠的胸腺、 脾脏系数有升高的趋势,提示该药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炎症程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类风湿关节具有抗炎消肿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静;张艺;杨花;央嘎;王天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肠复康方对大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serum pharmacology)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原理探讨肠复康方对大肠多药耐药逆转机理.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的实验方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P-gp、LRP、MRP1及COX-2的表达.结果:肠复康方能够使相关蛋白P-gp、LRP、MRP1及COX-2的表达发生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复康在相当程度上会促使P-gp、LRP、MRP1、COX-2的表达呈下调的趋势,考虑可能与大肠癌多药耐药的逆转机理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陈铭;钱海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全血黏度、 纤维蛋白、ET水平较观察组高,总有效率、NO水平较观察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鲁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滴胞磷胆碱纳注射液和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指迷汤和子午流注开穴法,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均好转,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指迷汤合子午流注开穴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

    作者:胡伍毅;练春玲;张雄文;李志辉;蒙坤详;阮锦远;张金才;邹小霞;曾宗友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标准病例62例,实验组31例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对照组31例用碘甘油局部涂擦,根据试行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迅速消肿止痛.

    作者:李冠磊;孙立荣;曹振刚;殷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困脾证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PG)、 餐后2 h血糖(2h 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体质量指数(BMI)、 腰围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3.62%(44/47)高于对照组70.21%(33/47)(P<0.05);两组治疗前FPG、2h PG、HbA1c、BMI、 腰围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FPG、2h PG、HbA1c、BMI、 腰围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7/47)与对照组17.02%(8/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患者BMI及腰围,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显超;陈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3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养阴降浊汤并耳穴贴压,对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及HDL-C变化不明显,而观察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水平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较好,能较好调节患者糖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权胜;张智明;缪京翔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VB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研究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活血补气祛痰汤,均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及左右侧椎动脉(VA)血流速度]、 生活质量(SF-36)分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前两组左侧VA、 右侧VA及B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左侧VA、 右侧VA及BA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葫芦夜交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葫芦夜交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 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和使用葫芦夜交汤,治疗前、 治疗2周、4周后,使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并检测血清中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周、4周时,两组血清中NE、5-HT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S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葫芦夜交汤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肯定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血清中相关神经递质含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冬丽;徐宏;安红伟;周哲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傣医药在西双版纳州基层卫生工作中的现状与作用

    傣医药传承发展已有2500余年历史.傣医药是傣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傣族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是西双版纳州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医疗卫生资源、 优秀的文化资源、 重要的生态资源,为边疆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凭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西双版纳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双版纳州基层傣医药发展现状,结合当地民族文化、 资源优势,分析了傣医药在西双版纳州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

    作者:刀华丽;董宏;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西药联合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痹肿消汤治疗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活动期RA入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肿消汤.根据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本次不同药物RA治疗率,对比两组中医症候评分、 实验室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ESR及RF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13.8%(P<0.05).结论:痹肿消汤联合西药用于RA治疗,治疗效果得到提高,RF、ESR水平降低,患者症状改善好,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关则健;冯保斗;吴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抑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诊断为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加服黛力新,治疗组加服丹芪散和四逆散.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蒙哥马利抑郁量表积分、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积分、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蒙哥马利抑郁量表积分下降更明显,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上升更高,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方法结合能提高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有效缓解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亮;张元贵;林丰夏;宋银枝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五种常用中药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优化5种常用中药的总黄酮提取方法.方法:对比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不同超声提取时间下对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银杏叶和葛根适的乙醇提取浓度为50%,黄芩和陈皮适乙醇提取浓度为60%,与加热提取法相比,超声提取槐花和葛根的总黄酮提取量有所下降.结论:5种中药总黄酮提取适乙醇浓度不同,槐花和葛根总黄酮不建议长时间超声提取.

    作者:张冬梅;陈慧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