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与三叉神经痛诊疗探讨

刘文波

关键词:颈椎病, 三叉神经痛, 综合措施, 中频电疗, 正骨推拿, 临床资料, 治疗, 诊治, 水针, 牵引, 患者, 报告
摘要:我们自1996年4月以来诊治颈椎病并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采用牵引正骨推拿、水针、中频电疗等综合措施治疗颈椎病,则三叉神经痛缓解至消失,说明三叉神经痛与颈椎病密切相关,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血清铜、阴道细菌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初探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血清铜的关系.方法对80例正常单胎分娩的孕妇,其中17例确诊为无明显诱因的胎膜早破(PROM).分娩前取阴道上1/3处分泌物涂片镜检,测定血清铜的含量.分娩后取胎膜观察病理改变,同时测定门诊孕早期孕妇血清铜50例.结果孕晚期妇女血清铜值明显高于孕早期,但胎膜早破组和正常组孕妇的血清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与血清铜无明显关系.

    作者:孙丽君;刁英;叶贵丹;郑艺;杨高巧;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

    我院1992年12月至1994年10月,对经临床或腹腔镜诊断为异位妊娠的3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勇;王萍玲;倪胜生;黄竹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青壮年脑出血21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50岁以下青壮年脑出血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男:女为2.5:1;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43.42±5.12岁;有高血压病史15例(病程5.69±3.61年)占71.42%,糖尿病史5例占23.81%,脑出血史3例,脑梗塞史2例;长期吸烟(5~12年,男性)12例,长期饮酒(3~21年,男性)9例;诱发因素:急性动态发病19例,静态发病2例;发病时间0.5~20小时,平均5.55±5.47小时.

    作者:曾君洋;毛世才;陈文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上腹部手术(尤其是胆道手术)时造成的胆管损伤,部分病人因损伤后未及时发现或手术方法不当产生严重后果.本文总结了1988年以来收治胆管损伤22例的外科治疗经验,就其诊治和预防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俊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无尿4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无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无尿病人49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经输尿管镜取石28例、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6例、输尿管镜配合ESWL治疗3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开放性手术取石12例,5例发生并发症.梗阻解除后34例(69.4%)病人肾功能在5~10天内恢复正常.结论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无尿的治疗应及早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尽量避免开放性手术取石.输尿管镜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原有慢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梗阻解除前滥用利尿剂者,预后较差.

    作者:赵兴奇;沈寅初;冯进;阎勇;许维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卵巢肿瘤中Fas抗原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Fas蛋白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卵巢良性、交界性腺瘤及腺癌组织各5例,免疫组化SP法染色,设阳性对照及空白对照.每例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5例腺瘤和5例交界性腺瘤均有Fas阳性表达,5例腺癌仅有1例有阳性表达,余4例Fas表达阴性.Fas蛋白表达计数分析,卵巢腺瘤与卵巢交界性腺瘤比较,P>0.05.卵巢腺癌与卵巢腺瘤,卵巢交界性腺瘤比较,P<0.05.结论Fas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及肿瘤发生发展有关,即Fas蛋白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作者:张玉庆;吴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有机磷与菊酯类混合剂的毒效研究

    杀虫剂的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常用的两种用药策略.由于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近十几年来的广泛使用,致使害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增长较快,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为提高杀虫剂的毒杀效果,降低经济成本,我室对混合剂的毒杀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亚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临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疱疹病毒群的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我院于1991年10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50例,现分析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梁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酸杆菌形态菌在诊断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价值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是由多种厌氧菌、Mobiluncus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约10~50%的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与体征[1].妊娠期阴道内过氧化氢阳性乳酸杆菌相对不足,有利于加德纳菌及一些厌氧菌的生长.因此,尽管妊娠期阴道低pH环境,同样会发生BV[2].为探讨妊娠期阴道内乳酸杆菌对BV发病的影响及其诊断价值,我们进行了下述研究

    作者:窦友莲;毛彩琳;杨光秀;黄德秀;夏曙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妊娠妇女血清铜、铁、锌含量的调查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血清中铜、铁、锌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新天WFX-Ⅱ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70名妊娠妇女和45名非妊娠妇女血清中的铜、铁、锌含量.结果妊娠妇女血清铜高于非妊娠妇女(P<0.001),而妊娠妇女血清锌低于非妊娠妇女(P<0.001),Cu/Zn比值妊娠妇女高于非妊娠者,血清铁及Fe/Cu比值,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妊娠妇女血清铜增高,且Cu/Zn比值也增高,提示妊娠妇女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另外妊娠妇女血清锌低于正常,说明妊娠妇女应补充锌剂.

    作者:周晓兰;张祥贵;刘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我院近十年来103株伤寒杆菌耐药的变迁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伤寒杆菌耐药性在不断变化和增强,临床上对治疗伤寒病的药物选择越来越棘手.为了解伤寒杆菌耐药性的变化,我们对我院在1989~1998年间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病的103例患者之伤寒杆菌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胡健;杨昌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急诊简介

    作者:姚洪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颈椎病与三叉神经痛诊疗探讨

    我们自1996年4月以来诊治颈椎病并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采用牵引正骨推拿、水针、中频电疗等综合措施治疗颈椎病,则三叉神经痛缓解至消失,说明三叉神经痛与颈椎病密切相关,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

    目的 探讨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院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供临床用药借鉴.方法对痰中分离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中的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年的病原菌分布已发生改变,虽然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肠杆菌仍居首位,但不动杆菌和其它非发酵菌呈逐年上升趋势.用12种抗生素,对钙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表示,钙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但对氧哌嗪青霉素、复达欣、氧氟沙星及氨基甙类的抗生素,仍保持较好的敏感性,敏感率为55.2~86.8%.结论虽然病原菌发生变迁,耐药情况严重,但仍有敏感的抗生素可选用.

    作者:续华;潘岚;向孙平;倪凤;柯毅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双上转肌麻痹的手术探讨

    双上转肌麻痹表现为用健眼注视时,患眼下斜视,伴有假性上睑下垂;用患眼注视时,健眼明显上斜.无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双上转肌麻痹,均极罕见.文献中多见双下转肌麻痹报道,双上转肌麻痹极少报道.我们先后治疗4例患者,采用多次分批手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英;杨夏;陈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龄SD大鼠脑和肝脏胞浆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细胞浆内的蛋白质既是细胞的结构组分,又是细胞的功能组分.随着年龄的变化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胞浆内蛋白质的含量也有所改变.金国琴等[1,2]报道SD大鼠5月龄和24月龄肝脏胞浆蛋白含量后者显著低于前者,但未见其他组织胞浆蛋白含量变化的报道.我们测定了幼年、成年和老年SD大鼠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肝脏细胞浆内蛋白质的含量,以观察其变化.

    作者:马小平;张小蕾;唐筑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多系统器官衰竭患者血清-氧化氮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与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Griess法测定52例MSOF患者,131例单一器官衰竭(SOF)患者和23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MSOF患者血清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OF患者中,心衰组、呼衰组、肝衰组和胃肠衰竭组血清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P<0.01,P<0.05,P<0.001),而肾衰组、血液系统衰竭组和中枢神经系统衰竭组血清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P<0.01,P<0.001);MSOF患者血清NO水平较SOF患者显著升高(P<0.05);随器官衰竭数目增多,NO水平有升高趋势,但相互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MSOF患者死亡组的NO水平较生存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NO是反映MSOF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杨国辉;董亚琼;闻心培;张晓蕾;王友琼;刘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77例聋儿40Hz听觉相关电位的临床应用

    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的应用拓宽了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检测频率范围,提高了聋儿残余听力的检出率[1].本文对77例聋儿(154耳)作了40HzAERP检测,并同时作ABR与之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幼勤;徐素琴;薛晓红;高白云;杨崇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情况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也是新生儿期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致新生儿死亡.有关HIE的发病情况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科于1997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50例HIE患儿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晓芬;张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疏风散热胶囊抗炎解热作用和毒性研究

    疏风散热胶囊为纯中药制剂,由金银花、忍冬藤、地黄、栀子等12味药物组成,经临床观察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热、消炎、抗病毒等功效.但其药理作用未见报道.为进一步证实该药的药理作用,我们对其进行了抗炎、解热等实验研究,报告如下.1材料

    作者:时京珍;莫艳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