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娅;应露;施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经成为全世界常见的肝脏疾病,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有关,然而,其对健康的主要影响为导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本文对NAFLD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疾病进展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或T2D的风险评估以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莉;张福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患儿采用蒙脱石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效果,并分析免疫指标变化,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浙江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09/2015-08收治小儿腹泻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 vs 79.1%,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性状、退热、呕吐消失、腹痛缓解及粪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1 d±1.0 dvs 4.7 d±2.0 d;1.3 d±0.6 d vs2.7 d±0.8 d;1.2 d±0.4 d vs 2.5 d±0.9 d;1.2d±0.4 dvs 2.3 d±0.8 d;2.5 d±1.0 dvs 4.5d±1.3 d,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各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6 g/L±0.39 g/L vs 1.31 g/L±0.52 g/L;15.72 g/L±0.63 g/L vs 10.95 g/L±0.64 g/L;1.73±0.25 vs 1.38±0.25,P<0.05).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能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金娅;应露;施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样腺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部分临床医师认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多为良性,很少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但这可能导致误诊.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要拓宽思路,不能忽视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少见病因.
作者:唐光华;傅长来;单际平;蒋丹斌;朱建清;郑影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居癌症致死病的第4位.早期不易发现、预后差,因此需要寻找新型的分子标志物来提高早期诊断,并发现有效的治疗新靶点.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在蛋白质水平上更好的阐述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进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近年来,蛋白质组学通过提供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分析技术手段,在组织、血清、细胞等不同水平鉴定出多种结直肠癌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发现新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和临床药物治疗靶点.本文就近年来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黄会超;严璐;邵美英;陈主初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22个碱基的非编码小RNA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主要通过与mRNAs的3’-UTR区完全或不完全性结合,影响基因表达的转录和转录后调节,调节不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是miRNAs家庭的典型代表,miR-155功能的表达或异常不仅影响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而且对肿瘤的增殖和凋亡等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miR-155在肝脏的分化、形态和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相关.
作者:扈星;李昌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碱性神经酰胺酶(alkaline ceramidase,ACER)是神经酰胺酶(ceramidases,CDase)的一种,现已发现3种,分别是ACER1、ACER2、ACER3.碱性神经酰胺酶能催化水解神经酰胺(ceramide,Cer)生成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SPH),SPH进一步磷酸化生成1-磷酸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l-phosphate,S1P).Cer、SPH和S1P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的神经鞘脂代谢产物之一,ACERs通过催化SPH的产生、调控Cer和S1P的平衡,从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凋亡,并影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ACER的生化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细胞行为、相关疾病尤其是在肝癌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董明骏;江克清;何松青;金俊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肝硬化性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其对刺激迟钝的变力和变时反应、舒缩功能障碍、QT间期延长是导致应激状态下发生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肾上腺素能转导途径、气体信号分子、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与CCM发生发展有关.利钠肽、硫化氢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负荷试验有助于诊断.原位肝移植可能是治愈CCM的唯一方法,严重创伤、感染时强化心脏功能监测和处理是预防心血管意外的措施.抗心衰药物仅醛固酮拮抗剂对CCM有一定作用.中医药治疗CCM临床疗效有待验证.靶向治疗如硫化氢前体的补充为不能进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
作者:李云静;雷旭;殷华;柏杏丽;严文婷;杨光敏;桂兰兰;谭华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胃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原代培MSC,裸鼠先分为两组予以SGC7901、SGC7901+MSC皮下注射成瘤;待移植瘤体积达250-400mm3时,每组再分为化疗组[腹腔内注射5-氟尿嘧啶(5-fluorouridine,5-Fu)]及对照组(生理盐水,NS).4组具体分为:A组(SGC7901+NS),5只;B组(SGC7901+MSC+NS),5只;C组(SGC7901+Fu),5只;D组(SGC7901+MSC+Fu),5只.18 d(腹腔注射治疗9次)后处死,检测各组移植瘤的体积、瘤体质量及裸鼠的净质量,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SGC7901、SGC7901+MSC、SGC7901+5-Fu、SGC7901+MSC+5-Fu各组之间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裸鼠净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MSC增加了SGC7901的成瘤能力及5-Fu耐药性,但是在同等条件下SGC7901+MSC组裸鼠净质量明显高于SGC7901组.结论 MSC提高SGC7901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对5-Fu的耐药性,但同时也部分改善了移植瘤小鼠的营养状况.
作者:盛潇磊;袁睿;刘子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其发生率在各国和地区间差异很大,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中国肿瘤相关性死亡率中排第2位.针对肝癌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各大肝癌诊治中心的研究热点,其中对活化的Cdc42结合蛋白激酶1(activited Cdc42 kinase 1,ACK1)蛋白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在国内还是很少的.ACK1被发现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过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成为目前肿瘤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就ACK1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曾青山;谢斌辉;谢元康;王小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因长期服用胺碘酮所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2013-01/2015-12收治的278例服用胺碘酮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其中有183例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71.52岁±7.19岁.在每位患者服药前均查肝脏彩超,并采集静脉血化验肝功能情况,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y)谷氨酰胺转肽酶等确保排除了肝功能异常现象.在患者服药过程中,每2 wk检测患者上述各指标水平,同时每月复查患者肝脏彩超.结果 研究过程中,发现肝功能异常患者共计71例,其中男性48,女性23例;患者在服用胺碘酮之后的短期内即有转氨酶水平的变化,与药前相比,患者体内ALT的含量在2 wk内由15.08 U/L±1.17 U/L上升至102.27 U/L±1.72U/L,AST的含量在2 wk内由19.83 U/L±1.17U/L上升至125.27 U/L±1.72 U/L,其他各指标服药2 wk后均较服药前升高2倍以上.然而,以上指标各指标均在停药1 mo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本研究也对患者服药前、服药中及停药后3个时间段的肝脏彩超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肝脏彩超服药前后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但合并肝硬化患者肝脏彩超结果显示肝脏结果变化明显.结论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引起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且临床上个体表现有较大的差异,而在停药后,该异常现象可逐步自动恢复;然而当肝脏损伤发展为肝硬化时,停药后临床恢复情况欠佳.
作者:陈淑茜;何训;吕世文;雷莹;刘丽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3-07/2015-03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循证理论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ALT、TBA、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方面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8% vs 68.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在循证理论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揽月;汪淑香;赵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是指术者经特定的手辅助装置将非优势手伸入腹腔从而协助完成手术.因为有一只手协助手术操作,能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以前,HALS被认为是外科医生由传统开放手术向腹腔镜手术过渡的桥梁,而现在的观点,则把HLAS和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手术并列作为腹腔镜手术3种常规开展的临床手术方式.随着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和深入的开展,HALS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腹腔镜手术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作者:刘逸 刊期: 2016年第27期